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新明专利>正文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9751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11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物料输送设备。设备该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控制的闭合机构,每个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I和窗口II,窗口I和窗口II上均设有加强板,加强板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该设备特别适合为不适宜人工送料的反应器送料,且实现了原料的原始形态送料,满足了不同生产的要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0001 ]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提供了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化学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物料垂直方向的运送,如在反应釜顶端投料等方式,一般可以采用传送带的形式提成物料的垂直高度,达到送料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管路连接,利用泵的力量将物料提高到目标高度的方式,但是上述这些方式中,传送带适用于细碎的固体物料送料,但是对于较大体积的物料则难以有很好的效果,且由于传送带连续转动,只适合需要连续送料的反应器,且反应器的进料端必须为开口设置才能应用传送带,对于某些需要密封送料的反应器,传送带就不适合使用了 ;而且部分设备进料一端温度较高或为其他不适合人工操作的环境,现有的送料机构也无法满足这部分设备的送料需要;而管路输送一般仅用于液体输送,对于固态物料,特别是具有一定形状和提及的固体物料,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且管路输送受限于泵的能力,物料的输送高度和输送量均受到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特别较大体积固体物料输送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可实现大体积固定物料输送设备。本技术所述的物料输送设备该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内筒体,所述的内筒体中心设置有转轴,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开口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控制的闭合机构,每个开口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对应的窗口 I和窗口II,窗口 I和窗口 II上均设有加强板,加强板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所述的外壳为双层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后,只需将较大体积的物料送至远离反应器一端外壳的窗口上,内筒体在转轴的带动下开始转动,当内筒体转动到使开口与窗口 I对应时,物料通过开口进入到料仓内,之后料仓继续随内筒体转动,此时,开口处的闭合机构与固定的密封件发生碰触,随着内筒体的转动逐渐闭合,起到了封闭开口的作用,避免物料外泄,当内筒体转动到该料仓连接的开口与外壳另一侧的窗口 II对应时,开口处的闭合机构在弹力机构的作用下打开,料仓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窗口排出进入反应器或其他设备,从而实现较大体积物料的送料。其中所采用的弹力机构可以选自弹簧等部件。其中内筒体筒壁与转轴之间通过辐条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转轴带动内筒体转动,且辐条起到了对内筒体的支撑作用,为了达到最为稳定的效果,一般可在转轴的两端各设置一层辐条与内筒体连接。内筒体上可以设置一个开口并对应一个料仓,也可根据具体送料的要求设置多个开口及其对应的料仓,只需这些开口的大小和位置均与外壳上的窗口 I和窗口 II对应即可。窗口 I和窗口 II上设有加强板,保证外壳上窗口部分的结构强度,防止由于内筒体的转动与外筒体之间的摩擦导致窗口部分的变形。所述加强板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且该密封件一直与内筒体的筒壁接触以起到密封的效果,同时之所以将密封件设置在加强板上,是由于加强板能够给予固定密封件足够的支撑作用,使其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所述的料仓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使料仓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有一个负角度,这样当进料时就可以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落入料仓中;当转至壳体另一侧时则又利用物料自身的重力送出料仓中进入反应器或其他设备中。设备继续运转,闭合机构在窗口 II处的固定密封件的作用下再次闭合。为了保证闭合机构闭合后内筒体可以顺利转动,闭合机构的外部为曲面状,当其闭合时,与内筒体曲面完全吻合密闭。为了保证闭合机构受力均匀过渡,本技术靠近闭合机构一侧的固定密封件上设有凸起,凸起与闭合机构的接触面也设计为曲面结构,闭合结构在凸起的作用下实现闭合。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可以设置转轴的转动间隔,当每个开口与窗口对应时则控制转轴停止转动一定时间,便于更好的进料或出料。由于物料进入料仓后,料仓的质量会有较大的提闻,因此为了提闻料仓的稳定性,所述的料仓与内筒体固定连接。在内筒体由窗口 I向窗口 II的运转过程中,为了避免闭合机构被打开只是物料外泄,外壳与内筒体之间设有挡块,始终使得闭合机构处于关闭状态。由于外壳为双层结构,同时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热风进口和热风出口,这样就使得外壳的双层结构形成了一个热风腔,通过该热风腔可以对内筒体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源,对内筒体内的物料进行预热;所述的外壳外侧还设置有保温层,这样可以保证壳体内的温度恒定,防止热量的损失,提高热风的利用效率。所述的窗口 I和窗口 II上设有的加强板贯穿外壳和保温层。综上所述,采用这种设计的物料输送设备,物料通过外壳的窗口和内筒体上的开口进入料仓并随内筒体转动,当转动到外壳另一侧的窗口时,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窗口送出实现物料的输送,而且在整个输送过程中物料始终处于密闭状态,这种设备特别适合为不适宜人工送料的反应器送料,且实现了原料的原始形态送料,满足了不同生产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为保温层,2为外壳,3为内筒体,4为开口,5为窗口 I,6为辐条,7为热风出口,8为转轴,9为窗口 II,10为料仓,11为热风进口,12为固定的密封件,13为加强板,14为凸起,15为弹力机构,16为闭合机构,17为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物料输送设备,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内筒体3,所述的内筒体3中心设置有转轴8,内筒体筒壁与转轴8之间通过辐条6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 4,开口 4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15控制的闭合机构16,每个开口 4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10,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 4对应的窗口 15和窗口 119,窗口 15和窗口 119上均设有加强板13,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 ;所述的外壳2为双层结构。所采用的弹力机构为弹簧。所述的料仓10倾斜向下的设置在内筒体内,且与内筒体固定连接。外壳2与内筒体3之间设有挡块17。靠近闭合机构15 —侧的固定密封件12上设有凸起14。所述的外壳2上设置有热风进口 11和热风出口 7。所述的外壳2外侧设置有保温层I。所述的加强板13贯穿外壳2和保温层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内筒体(3),所述的内筒体(3)中心设置有转轴(8),内筒体筒壁与转轴(8)之间通过辐条(6)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4),开口(4)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15)控制的闭合机构(16),每个开口(4)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10),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4)对应的窗口I(5)和窗口II(9),窗口I(5)和窗口II(9)上均设有加强板(13),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所述的外壳(2)为双层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料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固定的圆桶状外壳(2),外壳(2)内设置有内筒体(3),所述的内筒体(3)中心设置有转轴(8),内筒体筒壁与转轴(8)之间通过辐条(6)连接,内筒体筒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4),开口(4)处设有通过弹力机构(15)控制的闭合机构(16),每个开口(4)内侧的内筒体内连接有料仓(10),所述外壳(2)左右两侧筒壁上各设置有一个与内筒体开口(4)对应的窗口 I (5)和窗口 II (9),窗口 I (5)和窗口 II (9)上均设有加强板(13),加强板(13)靠近内筒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的密封件(12);所述的外壳(2)为双层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明牛斌牛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