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9080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9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将连杆与打开杆容易且可靠地连结的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门锁装置(10)具备:弹键机构(38);能够移动至不可操作弹键机构(38)的锁定位置且能够移动至可操作弹键机构(38)的开锁位置的连杆(50);与连杆(50)连结的打开杆(65),在门锁装置(10)中,连杆(50)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打开杆(65)连结的连结部(51);向与连结部(5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57),打开杆(65)具备能够旋转地与连杆(50)的连结部(51)连结的连杆动作部(66);与连杆动作部(66)之间划分出卡止槽(74)的连杆保持臂(71),在连杆(50)位于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的动作范围内时,突出片(57)位于卡止槽(74)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将连杆与打开杆容易且可靠地连结的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门锁装置(10)具备:弹键机构(38);能够移动至不可操作弹键机构(38)的锁定位置且能够移动至可操作弹键机构(38)的开锁位置的连杆(50);与连杆(50)连结的打开杆(65),在门锁装置(10)中,连杆(50)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打开杆(65)连结的连结部(51);向与连结部(51)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57),打开杆(65)具备能够旋转地与连杆(50)的连结部(51)连结的连杆动作部(66);与连杆动作部(66)之间划分出卡止槽(74)的连杆保持臂(71),在连杆(50)位于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的动作范围内时,突出片(57)位于卡止槽(74)内。【专利说明】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
技术介绍
车辆用的门锁装置除了具备能够与车身侧的撞针卡合或脱离的弹键机构之外,还具备锁定机构。锁定机构通过上锁操作移动到不能操作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通过解锁操作移动到能操作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门锁装置具备金属制的连杆作为锁定机构的一部分。在连杆的端部通过折弯加工而设有连结脚部。另外,在将门把手的操作经由连杆向弹键机构传递的打开杆上设有连结孔部。连杆与打开杆通过将连结脚部插入连结孔部来连结。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门锁装置中,存在连杆与打开杆的连结容易脱落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200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连杆与打开杆简单且可靠地连结的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门锁装置具备:弹键机构,其能够与撞针卡合或脱离;连杆,其通过上锁操作而移动至不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通过解锁操作而移动至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在开锁位置对门把手进行打开操作时,所述连杆解除所述弹键机构与所述撞针的卡合;打开杆,其与所述连杆连结,与所述门把手的操作连动地转动,而使所述连杆移动,所述连杆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所述打开杆连结的连结部、向与所述连结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所述打开杆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所述连杆的所述连结部连结的连杆动作部、与所述连杆动作部之间划分出卡止槽的连杆保持臂,在所述连杆位于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的动作范围内时,所述突出片位于所述卡止槽内。在将连杆的连结部与打开杆的连杆动作部连结时,连杆相对于打开杆的姿态处于动作范围外。由此,突出片未与连杆保持臂抵接,能够容易地将连杆与打开杆连结。在将连结部与连杆动作部连结之后,连杆相对于打开杆的姿态变更到动作范围内,而将突出片插入卡止槽中。由此,通过突出片与连杆保持臂抵接,由此能够防止连杆从打开杆沿轴线方向脱落。即,一旦将连结部与连杆动作部连结,则通过突出片与连杆保持臂的干涉,就能可靠地维持连结状态。优选的是,所述连杆保持臂具备:与所述连杆动作部连续且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基部;从所述基部向与所述轴线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保持片。优选的是,在所述连杆的所述连结部和所述打开杆的所述连杆动作部中的任一方形成有圆形孔,在另一方形成有穿过所述圆形孔的轴。优选的是,在所述圆形孔的周围设有沿着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立起部。通过利用翻边加工来设置立起部,由此无需复杂的定位就能将连结部与连杆动作部容易地嵌合而连结起来。例如,所述连结部具备:朝向所述打开杆突出且穿过所述打开杆的圆形孔的圆柱形的轴部;在所述轴部的周围与所述轴部形成在同心圆上的圆筒形的周壁;设置在所述轴部与所述周壁之间且与在所述圆形孔的周围形成的立起部嵌合的环状槽。优选的是,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高度比所述周壁的轴线方向高度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具备:连杆;杆,其与所述连杆连结,使所述连杆转动,所述连结结构是将所述连杆与所述杆连结的结构,其中,所述连杆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所述杆连结的连结部;向与所述连结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所述杆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所述连杆的所述连结部连结的连杆动作部;与所述连杆动作部之间划分出卡止槽的连杆保持臂,当所述连杆位于在所述杆的旋转方向上移动的动作范围内时,所述突出片位于所述卡止槽内。【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能够将连杆与打开杆容易地连结,且一旦将连杆与打开杆连结后,就能够可靠地维持连杆与 打开杆的连结状态。【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第一配设部的主视图。图3是外壳和防护块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连杆的侧视图。图4B是连杆的后视图。图4C是连杆的仰视图。图5A是外部打开杆的主视图。图5B是外部打开杆的仰视图。图6A是表不连杆与外部打开杆的关系的立体图。图6B是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连杆与外部打开杆的关系的立体图。图7A是表示配设在防护块上的开锁位置的锁定机构及打开机构的主视图。图7B是表示配设在防护块上的锁定位置的锁定机构及打开机构的主视图。图8A是表不将连杆与外部打开杆连结了的状态的主视图。图SB是表示将连杆与外部打开杆连结而使连杆处于动作范围的状态的主视图。图8C是图8B的C-C线剖视图。【符号说明】I 撞针38弹键机构50 连杆51连结部55 轴部(轴)57突出片65外部打开杆(打开杆)66连杆动作部69 圆形孔70立起部71连杆保持臂72弯曲部(基部)73保持片74卡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至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门锁装置10。门锁装置10安装在车辆的门(未图示)的内部,在相对于车身关闭的状态下保持门。门锁装置10能够切换为可打开门的开锁状态和不可打开门的锁定状态。参照图1、图3,外壳11为树脂制,具备俯视下呈L字形状的外壳主体14、分别安装在外壳主体14上的防护块25及罩构件34。外壳主体14具备在门的与铰链相反侧的端部的内侧配置的第一配设部15和沿着门配置的第二配设部17。在第一配设部15安装防护块25,该防护块25由基体板31覆盖。在第二配设部17安装罩构件34。第一配设部15由防护块25的内表面侧覆盖。在第一配设部15的下侧设有对防护块25的第一轴支承部26 (参照图3)的前端部进行保持的保持孔16。在第二配设部17配设切换机构79。在第二配设部17的上部设有钥匙转动件配设孔18和钥匙杆支承轴部19。在钥匙杆支承轴部19的下侧,在与第一配设部15相邻的位置处设有切换杆支承部20。在切换杆支承部20的下侧设有蜗轮配设部21。在蜗轮配设部21的侧方相邻地设有电动机配设部22。参照图1、图3,防护块25为树脂制,在与门的铰链相反侧的外侧面上配设弹键机构38,在与外侧面相反的内侧面上配设锁定机构42和打开机构64。在防护块25的外表面侧的上部设有拨叉配设部28,在中央设有卡爪杆配设部29。如图3所示,在防护块25的内表面侧的上部设有锁定板支承部37。在防护块25的内表面侧的下部设有释放杆配设部36、前端插入保持在保持孔16中的第一轴支承部26。第一轴支承部26形成为具有沿着与锁定机构42的连杆50的后述的进退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轴)的圆筒状。打开机构64的外部打开杆65能够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轴支承部26 (参照图7A)。在第一轴支承部2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锁装置及连杆与杆的连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锁装置,其具备:弹键机构,其能够与撞针卡合或脱离;连杆,其通过上锁操作而移动至不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锁定位置,通过解锁操作而移动至能操作所述弹键机构的开锁位置,在开锁位置对门把手进行打开操作时,所述连杆解除所述弹键机构与所述撞针的卡合;打开杆,其与所述连杆连结,与所述门把手的操作连动地转动,而使所述连杆移动,所述连杆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所述打开杆连结的连结部、向与所述连结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突出片,所述打开杆具备能够旋转地与所述连杆的所述连结部连结的连杆动作部、与所述连杆动作部之间划分出卡止槽的连杆保持臂,在所述连杆位于锁定位置与开锁位置之间的动作范围内时,所述突出片位于所述卡止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芥川胜利山崎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有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