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871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7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模,包括内模箱体、三台螺旋升降机、丝杆组件、摇手、第一运动板、第二运动板、直线轴承和脚轮,所述内模箱体底部安装有四个脚轮,第一运动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内模箱体的后侧面上,第二运动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内模箱体的底部;所述两个螺旋升降机固定在内模箱体的后侧面上,控制宽度方向,一个螺旋升降机固定在内模箱体的底部上,控制上下方向;所述螺旋升降机之间以及螺旋升降机与丝杆组件采用连接套连接,丝杆组件的末端安装有摇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内腔的宽度和盖板的高度,工装涨开与收拢顺畅,涨紧后具有自锁功能,操作方便省力、定位精度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内模,包括内模箱体、三台螺旋升降机、丝杆组件、摇手、第一运动板、第二运动板、直线轴承和脚轮,所述内模箱体底部安装有四个脚轮,第一运动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内模箱体的后侧面上,第二运动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内模箱体的底部;所述两个螺旋升降机固定在内模箱体的后侧面上,控制宽度方向,一个螺旋升降机固定在内模箱体的底部上,控制上下方向;所述螺旋升降机之间以及螺旋升降机与丝杆组件采用连接套连接,丝杆组件的末端安装有摇手。本技术能够准确定位内腔的宽度和盖板的高度,工装涨开与收拢顺畅,涨紧后具有自锁功能,操作方便省力、定位精度高。【专利说明】内模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能够准确定位内腔宽度和盖板高度的一种内模机构。
技术介绍
在产品组对工装过程中,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载具或其他机械设备实现待加工产品的定位与运输,尤其是一些设备的内腔结构的工装过程中,传统的方式每一工步实现一个方向的定位,操作繁琐,不能实现整个工装的同步涨开与收拢,工作效率低,工装到位后容易出现尺寸偏差定,位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内模机构,能够准确定位内腔的宽度和盖板的高度,工装涨开与收拢顺畅,涨紧后具有自锁功能,操作方便省力、定位精度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箱体、三台螺旋升降机、丝杆组件、摇手、第一运动板、第二运动板、直线轴承和脚轮,所述内模箱体底部安装有四个脚轮,第一运动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内模箱体的后侧面上,第二运动板通过直线轴承安装于内模箱体的底部,第一运动板和第二运动板的运动由都直线轴承导向;所述两个螺旋升降机固定在内模箱体的后侧面上,控制宽度方向,一个螺旋升降机固定在内模箱体的底部上,控制上下方向;所述螺旋升降机之间以及螺旋升降机与丝杆组件采用连接套连接,丝杆组件的末端安装有摇手,摇手摇动螺旋升降机带动第一运动板和第二运动板达到组对的尺寸,同时可保证三个螺旋升降机同时运动。内模箱体配有四个重型脚轮,单个脚轮可承受500KG的冲击力,内模箱体在使用中可不断承受外夹油缸2吨作用力的冲击,螺旋升降机的最大载荷为2.5吨。作为改进,所述螺旋升降机固定于螺旋升降机固定座上,并通过螺丝将螺旋升降机固定座固定在内模箱体上。作为改进,所述控制上下方向的螺旋升降机置于两个控制宽度方向的螺旋升降机之间。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运动板和第二运动板上均设有四个导杆,直线轴承套于相应位置的导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能够准确定位内腔的宽度和盖板的高度,定位精度不低于±0.5mm ;(2)采用机械的方式实现工装的涨开和收拢,涨开与收拢顺畅,涨开到指定位置工作时,内涨工装与伸缩腔立板完全贴合;(3)涨紧后具有自锁功能,不会出现自动收拢现象,涨紧过程操作方便省力,到位后不出现尺寸偏大或者偏小的现象;(4)整个内模自身具有足够的钢性,在外夹紧时不发生变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模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运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运动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螺旋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6为螺旋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丝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参照附图f图7,内模,包括内模箱体1、三台螺旋升降机2、丝杆组件3、摇手4、第一运动板5、第二运动板6、直线轴承7和脚轮8,所述内模箱体I底部安装有四个脚轮8,第一运动板5通过直线轴承7安装于内模箱体I的后侧面上,第二运动板6通过直线轴承7安装于内模箱体I的底部,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的运动由都直线轴承7导向;所述两个螺旋升降机2固定在内模箱体I的后侧面上,控制宽度方向,一个螺旋升降机2固定在内模箱体I的底部上,控制上下方向;所述控制上下方向的螺旋升降机2置于两个控制宽度方向的螺旋升降机2之间;所述螺旋升降机2之间以及螺旋升降机2与丝杆组件3采用连接套连接,丝杆组件3的末端安装有摇手4,摇手4摇动螺旋升降机2带动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达到组对的尺寸,同时可保证三个螺旋升降机2同时运动,准确定位内腔的宽度和盖板的高度,涨紧后具有自锁功能,不出现自动收拢现象,到位后不出现尺寸偏大或者偏小的现象。内模箱体I配有四个重型脚轮8,单个脚轮8可承受500KG的冲击力,内模箱体I具有足够的刚性,在使用中可不断承受外夹油缸2吨作用力的冲击,不发生变形;螺旋升降机2的最大载荷为2.5吨。所述螺旋升降机2固定于螺旋升降机固定座10上,并通过螺丝将螺旋升降机固定座10固定在内模箱体I上,牢固可靠。所述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上均设有四个导杆11,直线轴承7套于相应位置的导杆11上,两块运动板的运动均由直线轴承7来导向,实现工装的涨开与收拢。【权利要求】1.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箱体(I)、三台螺旋升降机(2)、丝杆组件(3)、摇手(4)、第一运动板(5)、第二运动板(6)、直线轴承(7)和脚轮(8),所述内模箱体(I)底部安装有四个脚轮(8),第一运动板(5)通过直线轴承(7)安装于内模箱体(I)的后侧面上,第二运动板(6)通过直线轴承(7)安装于内模箱体(I)的底部,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的运动由都直线轴承(7)导向;所述两个螺旋升降机(2)固定在内模箱体(I)的后侧面上,控制宽度方向,一个螺旋升降机(2)固定在内模箱体(I)的底部上,控制上下方向;所述螺旋升降机(2)之间以及螺旋升降机(2)与丝杆组件(3)采用连接套(9)连接,丝杆组件(3)的末端安装有摇手(4),摇手(4)摇动螺旋升降机(2)带动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达到组对的尺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升降机(2)固定于螺旋升降机固定座(10 )上,并通过螺丝将螺旋升降机固定座(10 )固定在内模箱体(I)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上下方向的螺旋升降机(2)置于两个控制宽度方向的螺旋升降机(2)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上均设有四个导杆(11),直线轴承(7)套于相应位置的导杆(11)上。【文档编号】B23P19/00GK203679651SQ201320840354【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刘智豪, 张鹏, 陈波 申请人: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内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模箱体(1)、三台螺旋升降机(2)、丝杆组件(3)、摇手(4)、第一运动板(5)、第二运动板(6)、直线轴承(7)和脚轮(8),所述内模箱体(1)底部安装有四个脚轮(8),第一运动板(5)通过直线轴承(7)安装于内模箱体(1)的后侧面上,第二运动板(6)通过直线轴承(7)安装于内模箱体(1)的底部,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的运动由都直线轴承(7)导向;所述两个螺旋升降机(2)固定在内模箱体(1)的后侧面上,控制宽度方向,一个螺旋升降机(2)固定在内模箱体(1)的底部上,控制上下方向;所述螺旋升降机(2)之间以及螺旋升降机(2)与丝杆组件(3)采用连接套(9)连接,丝杆组件(3)的末端安装有摇手(4),摇手(4)摇动螺旋升降机(2)带动第一运动板(5)和第二运动板(6)达到组对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豪张鹏陈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华恒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