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5267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4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设置于外壳两端的公头及母头;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线及若干个第二导线;每个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公头的插针头电连接,每个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母头的插孔头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每个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转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可活动的电连接线,每个电连接线可活动的连接于一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所述电连接线的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转接器可以灵活的手动插接,实现接线协议迅速的切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设置于外壳两端的公头及母头;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线及若干个第二导线;每个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公头的插针头电连接,每个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母头的插孔头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每个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转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可活动的电连接线,每个电连接线可活动的连接于一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所述电连接线的缺口。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器可以灵活的手动插接,实现接线协议迅速的切换。【专利说明】一种转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尤其涉及用于电子设备之间的电连接的转接器。
技术介绍
转接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连接设备,其用于将两个电子设备进行电连接。随着汽车制造业对自动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设备的控制程度、标准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使得设备的通讯、信号、电源等线路的对接普遍采用转接器,如市面上常用的D-sub转接器、MIL转接器、MDR转接器、FCN转接器,其使得相应的设备的对接越来越简单、方便。但是,由于每个厂家生产出来的设备不一样,其对转接器要求的协议也不一样,所以每个厂家的相应设备通常都有自己专用的电缆转接器,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例如:台达A2系列的伺服驱动器进行RS232通讯连接,伺服驱动器侧的通讯协议为1(GND)、2(TXD)、4(RXD);松下A5系列的伺服驱动器进行RS232通讯连接,则伺服驱动器侧的通讯协议为I(GND),3 (TXD) ,4 (RXD);富士 Samrt 5系列的伺服驱动器进行RS232通讯连接,则伺服驱动器侧的通讯协议为2 (GND),3 (TXD) >4 (RXD);三菱MR-J2S系列的伺服驱动器进行RS232通讯连接,则伺服驱动器侧的通讯协议为l(GND)、12 (TXD) ,2 (RXD)。所以,每个品牌的伺服驱动器的连接方式通常都不一样。然而,目前的转接器的结构通常是固定的,即目前转接器与其两侧的电子设备的电连接方式通常是固定的,其通常只能支持一种通信协议,所以目前的转接器的应用受到较大的局限。例如,当工作人员在现场调试且现场需要针对多种伺服驱动器进行调试时,工作人员很难备齐每种伺服驱动器所需的电缆转接器,以致工作人员经常需要再临时增加其它的转接器,这样既费时也耗费资源。可以理解的是,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技术相关的背景信息,可能构成或不构成所谓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转接器只能适用于一种通信协议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灵活的手动插接,从而给不同的设备的连接线接口提供多种接线协议的转接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设置于外壳两端的公头及母头;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线及若干个第二导线;每个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公头的插针头电连接,每个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母头的插孔头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每个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转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可活动的电连接线,每个电连接线可活动的连接于一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所述电连接线的缺口。在上述转接器中,所述缺口呈圆形。在上述转接器中,若干个第一导线相互平行的设置于电路板上,若干个第二导线相互平行的设置于电路板上,且每个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每个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预留的间隙的长度相同。在上述转接器中,每个第一导线的另一端及每个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上均电连接有接线柱。在上述转接器中,所述电连接线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接线柱电连接的电连接片,所述电连接片套接于所述接线柱上。 在上述转接器中,所述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均为铜箔层。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器,其通过在外壳上设置一可供用户操作电连接线的缺口,且电连接线可活动的连接于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之间,所以,用户可以通过电连接线灵活的将不同的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电连接起来,进而决定了与第一导线电连接的公头的哪些插针头以及与第二导线电连接的母头的哪些插孔头与转接器两侧的电子设备电连接,即其使得转接器上插针头及插孔头与两侧的电子设备连接的端子不同,进而转接器可以支持不同的协议以连接两侧的电子设备。所以,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转接器两端进行灵活的插接,以给不同的设备的连接线接口提供各种接线协议,其使得用户只需要一个连接器即可实现多种连接方式,进而大大提高了逐转接器的通用性及便利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转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转接器的透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中电连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台达伺服驱动器进行RS232通讯连接示意图;图5是松下伺服驱动器进行RS232通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内的电路板20、和设置于外壳10两端的公头30及母头40。电路板20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线50及若干个第二导线60 ;每个第一导线50的一端与公头30的插针头31电连接,每个第二导线60的一端与母头40的插孔头41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50的另一端与每个第二导线60的另一端之间预留有间隙;转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可活动的电连接线70,每个电连接线70可活动的连接于一第一导线50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导线60的另一端之间,且外壳10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电连接线70的缺口 80。所以,当某根第一导线50的另一端与某根第二导线60的另一端之间没有连接电连接线70时,具有间隙的该第一导线50与该第二导线60之间电断开,当某根第一导线50的另一端与某根第二导线60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电连接线70时,该第一导线50与该第二导线60之间电连接,由于该第一导线50的一端与公头30的插针头31电连接且该第二导线60的一端与母头40的插孔头41电连接,所以当将公头30及母头40与外界的两个电子设备电连接时,转接器可以通过该第一导线50及该第二导线60实现电连接。进一步的,由于外壳10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电连接线70的缺口 80,且电连接线70可以活动,所以,用户可以改变电连接线70的连接方式,即用户可以调整电连接线70实际与哪些第一导线50及第二导线60电连接,进而用户可以改变转接器的公头30的插针头31及母头40的插孔头41与外界的电子设备的哪些导线(或PIN针)电连接。当转接器与外界的两个电子设备中不同的端子电连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电路板、和设置于外壳两端的公头及母头;电路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线及若干个第二导线;每个第一导线的一端与公头的插针头电连接,每个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母头的插孔头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每个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预留有间隙;所述转接器还包括若干个可活动的电连接线,每个电连接线可活动的连接于一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一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之间,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供用户操作所述电连接线的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平程平恒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