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8083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所述驱动滚筒(1)的外周面(2)上设置有多个片状的耐磨片(3),耐磨片(3)具有与驱动滚筒相对应的外弧形曲面,以使耐磨片(3)的整个外弧形曲面与输送带形成面接触,可使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更高,可以达到0.3以上,从而使该驱动滚筒能够承担更远距离、更大输送量以及更高提升高度的物料输送,即使在湿汽、水及其他物质落入的场合,该驱动滚筒也能维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保证了在特殊工况下钢带输送机的稳定安全运行,从而使驱动滚筒的磨损降到最低,提高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煤排渣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燃煤电站锅炉正逐步采用干式排渣系统进行排渣。干式排渣主要是利用钢带输送机将炉底灰渣输送到高位,并于渣仓或者渣库中储存起来,以进行后续输送或直接卸料。钢带输送机中,输送钢带具有耐高温的特性,是炉渣输送的主要载体,其中,输送钢带由丝网以及设置在所述丝网上部的耐高温钢板组成,而丝网则由钢丝制网条和串条编织而成,这样,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通过设置在钢带输送机内部的驱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摩擦力带动输送钢带运行。而现有技术中驱动滚筒的外周表面是光滑的,使得这样的输送机仅能适用于距离近,输送量小及提升高度底的钢带输送工况。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1942268U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中,驱动滚筒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网状排布的突起点,每个突起点适于卡入输送钢带的丝网的网条格内,以对输送钢带在传动过程中进行卡定限位,从而满足输送距离比较远、输送量比较大且渣仓入口设置在高位的输送需求。但本申请人在实践中发现,上述专利文献的驱动滚筒的表面设置的突起点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为0.2-0.25,不利于承担长距离,大输送量,高提升高度的物料输送,容易引起打滑和磨损,特别是当在水、湿气比较大,或者油污染的情况下,滚筒表面设置突起点的驱动滚筒的摩擦力呈现严重下滑,极其容易引起打滑,而在频繁出现打滑现象时,滚筒磨损较大,使其寿命显著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较低,不适于远距离输送,易打滑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满足长距离、大输送量以及高提升高度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所述驱动滚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片状的耐磨片,耐磨片具有与驱动滚筒相对应的外弧形曲面,以使耐磨片的整个外弧形曲面与输送带形成面接触。耐磨片沿着驱动滚筒的周向方向成阵列布置或人字型布置。耐磨片为由铁基体、铜基体、铁-铜基体、镍基体、或钨基体粉末冶金材料制得的耐磨片。磨片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与驱动滚筒连接。磨片为由陶瓷粉末冶金材料制得的耐磨片。磨片通过粘结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与驱动滚筒连接。所述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还包括固定套装在驱动滚筒外表面上的耐磨套筒,耐磨套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耐磨片。耐磨套筒为铁基体、铜基体、铁-铜基体、镍基体、钨基体或陶瓷粉末冶金材料制得的套筒。耐磨片的厚度为2mm-20mm。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驱动滚筒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耐磨片,而耐磨片具有与驱动滚筒的外圆周形状相对应的外弧形曲面,以在驱动滚筒与输送钢带配合时,可使耐磨片的整个外弧形曲面与输送带形状面接触,这样,可使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更高,可以达到0.3以上,从而使该驱动滚筒能够承担更远距离、更大输送量以及更高提升高度的物料输送,此外,即使在湿汽、水及其他物质落入的场合,该驱动滚筒也能维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保证了在特殊工况下钢带输送机的稳定安全运行,从而使驱动滚筒的磨损降到最低,提高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驱动滚筒上的耐磨片采用铁基体、铜基体、铁-铜基体、镍基体、钨基体或陶瓷粉末冶金材料,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两者之间在特殊工况下出现打滑现象。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表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的外周面的展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滚筒,2-外周面,3-耐磨片,4-外弧曲面,5-转轴,6-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2所示,所述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1,从其基本结构来讲,其和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滚筒相同,都可以是圆柱形滚筒,该驱动滚筒1安装在转轴5上,在驱动滚筒1的外周面2上设置有多个片形状的耐磨片3,耐磨片3具有与驱动滚筒相对应的外弧形曲面4,以使耐磨片3的整个外弧形曲面4能够与输送带6形成面接触。这样,通过耐磨片3与输送带6之间的面接触,可使驱动滚筒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更高,可以达到0.3以上,从而使该驱动滚筒能够承担更远距离、更大输送量以及更高提升高度的物料输送,此外,即使在湿汽、水及其他物质落入的场合,该驱动滚筒也能维持稳定的摩擦系数,保证了在特殊工况下钢带输送机的稳定安全运行,从而可有效避免驱动滚筒和输送带之间的打滑,使驱动滚筒的磨损降到最低,提高使用寿命。进一步,如图2所示,多个耐磨片3沿着驱动滚筒1的周向方向成阵列布置或人字型并延伸地布置在驱动滚筒1的外周面2上,但需要理解的是,多个耐磨片3的布置方式并不限于此,其也可以成菱形方式布置,只要能够实现耐磨片的外弧形曲面与输送带之间面接触即可。一种实施例中,耐磨片3为由铁基体、铜基体、铁-铜基体、镍基体、或钨基体粉末冶金材料制得的耐磨片,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两者之间在湿汽、水等特殊工况下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地,由金属基体的粉末冶金材料制得的耐磨片3通过焊接方式与驱动滚筒不可拆卸的连接,或者通过螺栓连接方式与驱动滚筒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局部更换磨损过渡的耐磨片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耐磨片3为由陶瓷粉末冶金材料制得的耐磨片,同样地,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系数,防止两者之间在湿汽、水等特殊工况下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地,耐磨片3通过粘结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与驱动滚筒可拆卸地连接,以方便局部更换磨损过渡的耐磨片3。在其他实施例中,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还包括固定套装在驱动滚筒1外表面上的耐磨套筒(图中未显示),该耐磨套筒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所述耐磨片3,也就是说,在该耐磨套筒的外周面上,一体形成有耐磨片3,当然,耐磨片3与耐磨套筒的材料相同。该耐磨套筒可通过现有的方式,例如焊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筒(1)的外周面(2)上设置有多个片状的耐磨片(3),耐磨片(3)具有与驱动滚筒相对应的外弧形曲面,以使耐磨片(3)的整个外弧形曲面与输送带形成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滚筒(1)
的外周面(2)上设置有多个片状的耐磨片(3),耐磨片(3)具有与驱动滚
筒相对应的外弧形曲面,以使耐磨片(3)的整个外弧形曲面与输送带形成
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特征在于,
耐磨片(3)沿着驱动滚筒的周向方向成阵列布置或人字型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特征在
于,耐磨片(3)为由铁基体、铜基体、铁-铜基体、镍基体、或钨基体粉末
冶金材料制得的耐磨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钢带输送机的驱动滚筒,其特征在于,耐
磨片(3)通过焊接方式或螺栓连接方式与驱动滚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玮陈贤飞马履翱张晶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富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