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72005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02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它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它的电池BT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1脚相连,电池BT的负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2脚、第三电阻R3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4脚、第一电容C2一端、第二电容C3一端、单片机U1的20脚、蜂鸣器LS1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LED串联,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3脚、单片机U1的40脚、运算放大器U2的7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3脚与第二电阻R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单片机U1的1脚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强电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以判断强电电路有无漏电情况,非接触式检测,避免触电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它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它的电池BT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1脚相连,电池BT的负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2脚、第三电阻R3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4脚、第一电容C2一端、第二电容C3一端、单片机U1的20脚、蜂鸣器LS1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LED串联,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3脚、单片机U1的40脚、运算放大器U2的7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3脚与第二电阻R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单片机U1的1脚相连。本技术可以通过强电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以判断强电电路有无漏电情况,非接触式检测,避免触电危险。【专利说明】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大于36V的非安全电压在家居生活中早已随处可见,有时强电漏电会带来一些无法挽回的后果,但墙体里的强电路往往难以用接触式仪表进行测量,所以一个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是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可以通过强电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测,以判断强电电路有无漏电情况,手持式装置,非接触式检测,避免触电危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电池、单片机、运算放大器、三端稳压芯片、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三电阻,电池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的I脚相连,电池的负极与三端稳压芯片的2脚、第三电阻一端、运算放大器的4脚、第一电容一端、第二电容一端、单片机的20脚、蜂鸣器一端相连,第三电阻与发光二极管串联,发光二极管正极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的3脚、单片机的40脚、运算放大器的7脚相连,运算放大器的3脚与第二电阻相连,运算放大器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与单片机的I脚相连,运算放大器的6脚通过反馈电阻与单片机的I脚相连,第二电容、第一电容另一端分别与晶振的I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的18脚和19脚也分别与晶振的I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的28脚、27脚、32脚和39脚分别与蜂鸣器另一端、第三二极管正极、第二二极管正极和第一二极管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负极、第二二极管负极和第一二极管负极相连。所述的单片机为单片机12C5A60S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手持式装置,非接触式检测,避免触电危险。【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包括电池BT、单片机U1、运算放大器U2、三端稳压芯片U3、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电阻Rl-第三电阻R3,电池BT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I脚相连,电池BT的负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2脚、第三电阻R3 —端、运算放大器U2的4脚、第一电容C2 —端、第二电容C3 —端、单片机Ul的20脚、蜂鸣器LSl —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LED串联,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3脚、单片机Ul的40脚、运算放大器U2的7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3脚与第二电阻R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Rl与单片机Ul的I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6脚通过反馈电阻Rf与单片机Ul的I脚相连,第二电容C3、第一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l的I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Ul的18脚和19脚也分别与晶振Yl的I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Ul的28脚、27脚、32脚和39脚分别与蜂鸣器LSl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7正极、第二二极管D6正极和第一二极管D5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7负极、第二二极管D6负极和第一二极管D5负极相连。所述的单片机Ul为单片机12C5A60S2。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电源部分采用9v电池进行供电,将9v送入三端稳压器7805进行稳压,5v的电压给运算放大器和增强型单片机12C5A60S2供电;测量探头和线路之间可看做一个大电容,只要有电流流过,就会有微弱的电变化,将这个微弱的电信号送入精密运放0P07进行放大,精密运放0P07芯片是一种低噪声,非斩波稳零的双极性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精密运放0P07具有非常低的输入失调电压(最大为25 μ V),所以0Ρ07在很多应用场合不需要额外的调零措施,利用0Ρ07构成1+RF/R1的同向比例放大电路,放大倍率为51倍,0Ρ07放大后的信号送入增强型单片机12C5A60S2的Pl.0 口,利用片内10位数模转换对电压值进行采样,给测量电路加36V基准电压对数模转换的判断门限进行校准,实际测量中,如果检测到高于36ν的非安全电压,第三二极管D7闪烁,蜂鸣器LSl鸣响提示强电线路存在绝缘问题。实施例1:设备正常工作,发光二极管D5闪烁,输入信号经过精密运放0Ρ07的衰减以后,送入增强型单片机12C5A60S2进行测量,片内AD经过转换后单片机判断电压在阀值以下,发光二极管D6闪烁,提示绝缘度良好。实施例2:设备正常工作,发光二极管D5闪烁,输入信号经过精密运放0Ρ07的衰减以后,送入增强型单片机12C5A60S2进行测量,片内AD经过转换后单片机判断电压在阀值以上,发光二极管D6闪烁,提示绝缘度良差,电路存在漏电危险。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BT)、单片机(Ul)、运算放大器(U2)、三端稳压芯片(U3)、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电阻(Rl)-第三电阻(R3),电池(BT)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I脚相连,电池(BT)的负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2脚、第三电阻(R3) —端、运算放大器(U2)的4脚、第一电容(C2) —端、第二电容(C3) —端、单片机(Ul)的20脚、蜂鸣器(LSI) —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LED)串联,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3脚、单片机(Ul)的40脚、运算放大器(U2)的7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3脚与第二电阻R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Rl)与单片机(Ul)的I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6脚通过反馈电阻(Rf)与单片机(Ul)的I脚相连,第二电容(C3)、第一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l)的I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Ul)的18脚和19脚也分别与晶振(Yl)的I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Ul)的28脚、27脚、32脚和39脚分别与蜂鸣器(LSI)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7)正极、第二二极管(D6)正极和第一二极管(D5)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7)负极、第二二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接触式绝缘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BT)、单片机(U1)、运算放大器(U2)、三端稳压芯片(U3)、发光二极管(LED)、第一电阻(R1)‑第三电阻(R3),电池(BT)正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1脚相连,电池(BT)的负极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2脚、第三电阻(R3)一端、运算放大器(U2)的4脚、第一电容(C2)一端、第二电容(C3)一端、单片机(U1)的20脚、蜂鸣器(LS1)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与发光二极管(LED)串联,发光二极管(LED)正极分别与三端稳压芯片(U3)的3脚、单片机(U1)的40脚、运算放大器(U2)的7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3脚与第二电阻R2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2脚通过第一电阻(R1)与单片机(U1)的1脚相连,运算放大器(U2)的6脚通过反馈电阻(Rf)与单片机(U1)的1脚相连,第二电容(C3)、第一电容(C2)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1)的1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U1)的18脚和19脚也分别与晶振(Y1)的1脚和2脚相连,单片机(U1)的28脚、27脚、32脚和39脚分别与蜂鸣器(LS1)另一端、第三二极管(D7)正极、第二二极管(D6)正极和第一二极管(D5)正极相连,第三二极管(D7)负极、第二二极管(D6)负极和第一二极管(D5)负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常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