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5712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正癸烃190‑200、直链十一碳烯烃65‑75、含氢硅油190‑200、羟基硬脂酸15‑20、氢氧化锂4‑6、PE载体树脂45‑55、色母粒5‑7、高密度聚乙烯60‑70、全氟聚醚0.6‑1、二氧化钛2.3‑3、聚四氟乙烯微粉2.8‑3.5、三聚磷酸钠0.4‑0.5、植物淀粉2.4‑3、棕榈蜡1‑1.4、去离子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使用范围广发,而且具有优良的介电性、绝缘性、热稳定性、防震性和润滑性,能够更加全面的保护通信光缆、电缆设备,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芯管
,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
技术介绍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发展最快的是信息产业,信息的传递中光缆是最重要的通路,因为只有光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大量的信息,还不会受干扰、不会失密,中国近几年电讯事业的迅速发展已经跨越了从电缆通讯到光缆的历史发展阶段,从民用到军用,从电话到多媒体都进入光纤通讯时代,相应地也很大的推动了塑料光缆护套管道的发展。光缆通常埋在地下,为有效的保护光缆,通常在光缆外部加一保护套管,在光缆管道化过程中,最先使用的管材为钢管、水泥管、PVC管和双壁波纹管,使用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穿缆中管道内壁的润滑问题,用上述管材施工时一般采用涂覆润滑剂的办法,即在穿缆前先将液体的润滑剂涂覆在管材内壁,但由于重力的作用,使润滑剂不能均匀分布于管材内壁,且在穿缆时还会被前段干燥的缆线带走,因此在穿缆时无论选用牵引法还是吹起法,润滑问题都直接影响穿缆的长度和速度,采用这些方法都大大增加了人工和资源费用的增加。硅芯管摩擦因素较小,管接头少、施工快捷、不需外加大管保护,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由于内壁硅芯层为永久的固体润滑剂层,摩擦性能保持不变,缆线在管内可反复抽取,不会剥落、脱离,耐老化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所以硅芯光缆管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硅油润滑脂中研究较多者为甲基硅油润滑脂,由于二甲基硅油的稠化性能较差,与有机材料的相容性也差,所以,甲基硅油润滑脂存在润滑性能欠佳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烃基改性硅油润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诸国建采用含氢硅油与线性α烯烃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烃基改性硅油,再将其与12羟基硬脂酸进行皂化反应,制备出烃基改性硅油润滑脂,结果表明在相近黏度下,烃基改性硅油的油膜强度比甲基硅油的大,润滑性更好,烃基改性硅油的折射率比甲基硅油高,更接近矿油、脂肪及有机物,与它们的相容性更好,透明性更高,但是烧结负荷与甲基硅油接近,没有提高,并且耐候性、耐氧化性和耐溶剂等特性一般,降低了使用领域,为了使硅油润滑脂能够在硅芯管中得到很好的利用,本专利技术在其基础上对其拓展改性,使制备的硅芯管能够满足如今光纤对硅芯管的要求,积极做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正癸烃190-200、直链十一碳烯烃65-75、含氢硅油190-200、羟基硬脂酸15-20、氢氧化锂4-6、PE载体树脂45-55、色母粒5-7、高密度聚乙烯60-70、全氟聚醚0.6-1、二氧化钛2.3-3、聚四氟乙烯微粉2.8-3.5、三聚磷酸钠0.4-0.5、植物淀粉2.4-3、棕榈蜡1-1.4、去离子水适量。所述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由下列具体步骤制备制成:(1)将正癸烃和直链十一碳烯烃搅拌混合均匀,升高温度至120℃,反应3-4h,然后缓慢加入含氢硅油及适量的氯铂酸,继续升高温度至130-140℃,搅拌反应6-8h,反应结束后除去低沸物,得到烯烃改性的硅油备用;(2)将植物淀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打浆,待形成均匀浆体后加入二氧化钛和棕榈蜡超声处理20-40min,超声频率为40kHz,温度为50-60℃,超声结束后加入全氟聚醚和三聚磷酸钠,研磨搅拌40-50min后冷冻干燥粉碎成粉末后备用;(3)将羟基硬脂酸、配方量1/3的步骤(1)制备的改性硅油加到反应釜中,升高温度至80-90℃,搅拌使羟基硬脂酸全部溶解,再升高温度至90-110℃,加入氢氧化锂,皂化反应1-2h,反应完毕,升高温度至120-140℃脱水,并在不断升温中陆续加入1/3的烃基改性硅油,当温度升高到200-220℃时,停止加热,再加入剩余的烃基改性硅油,使釜内温度迅速降到120-140℃,加入步骤(2)制备的产物,搅拌反应自然冷却至<100℃时出料,研磨、脱气、备用;(4)将PE载体树脂、步骤(3)制备的产物和聚四氟乙烯微粉一同加到混炼型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温度为195-205℃,制成硅芯管母粒,然后和色母粒、高密度聚乙烯以及其余剩余物质通过三台挤出机同步挤压复合,通过真空冰箱以及浸泡冷却水箱对挤压复合后的管材进行冷却定型,计米打印,牵引并卷曲即可得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采用α烯烃与含氢硅油硅氢加成反应制备出共聚型烃基改性硅油,并且以其作为基础油,与羟基硬脂酸进行皂化反应,加入锂皂制成了改性硅油润滑脂,利用全氟聚醚很好的润滑性、耐磨和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对二氧化钛等改性,使其作为润滑脂增强相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提高了润滑脂的耐热、耐候、润滑和高温稳定等性能,扩大了应用范围,再利用润滑脂和PE载体树脂等制成母粒,润滑性好、耐热性高、减磨效果高,不粘冲,并且便于贮存,节约空间,然后和高密度聚乙烯联合挤出定型,制备的硅芯管成型效果好,成品率高,稳定性好,本专利技术不但使用范围广发,而且具有优良的介电性、绝缘性、热稳定性、防震性和润滑性,能够更加全面的保护通信光缆、电缆设备,值得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由以下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备制成:正癸烃190、直链十一碳烯烃65、含氢硅油190、羟基硬脂酸15、氢氧化锂4、PE载体树脂45、色母粒5、高密度聚乙烯60、全氟聚醚0.6、二氧化钛2.3、聚四氟乙烯微粉2.8、三聚磷酸钠0.4、植物淀粉2.4、棕榈蜡1、去离子水适量。所述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由下列具体步骤制备制成:(1)将正癸烃和直链十一碳烯烃搅拌混合均匀,升高温度至120℃,反应3h,然后缓慢加入含氢硅油及适量的氯铂酸,继续升高温度至130℃,搅拌反应6h,反应结束后除去低沸物,得到烯烃改性的硅油备用;(2)将植物淀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打浆,待形成均匀浆体后加入二氧化钛和棕榈蜡超声处理20min,超声频率为40kHz,温度为50℃,超声结束后加入全氟聚醚和三聚磷酸钠,研磨搅拌40min后冷冻干燥粉碎成粉末后备用;(3)将羟基硬脂酸、配方量1/3的步骤(1)制备的改性硅油加到反应釜中,升高温度至80℃,搅拌使羟基硬脂酸全部溶解,再升高温度至90℃,加入氢氧化锂,皂化反应1h,反应完毕,升高温度至120℃脱水,并在不断升温中陆续加入1/3的烃基改性硅油,当温度升高到200℃时,停止加热,再加入剩余的烃基改性硅油,使釜内温度迅速降到120℃,加入步骤(2)制备的产物,搅拌反应自然冷却至<100℃时出料,研磨、脱气、备用;(4)将PE载体树脂、步骤(3)制备的产物和聚四氟乙烯微粉一同加到混炼型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造粒,温度为195℃,制成硅芯管母粒,然后和色母粒、高密度聚乙烯以及其余剩余物质通过三台挤出机同步挤压复合,通过真空冰箱以及浸泡冷却水箱对挤压复合后的管材进行冷却定型,计米打印,牵引并卷曲即可得到。对实施例制备的硅芯管进行性能测定,结果如下:摩擦因数:0.12;拉伸强度(MPa):35;断裂伸长率(%):408;抗裂强度(MPa):4;耐酸腐蚀性(40%浓硫酸,24h):无明显腐蚀现象;耐碱腐蚀性(40%氢氧化钠,24h):表面无明显腐蚀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正癸烃190‑200、直链十一碳烯烃65‑75、含氢硅油190‑200、羟基硬脂酸15‑20、氢氧化锂4‑6、PE载体树脂45‑55、色母粒5‑7、高密度聚乙烯60‑70、全氟聚醚0.6‑1、二氧化钛2.3‑3、聚四氟乙烯微粉2.8‑3.5、三聚磷酸钠0.4‑0.5、植物淀粉2.4‑3、棕榈蜡1‑1.4、去离子水适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正癸烃190-200、直链十一碳烯烃65-75、含氢硅油190-200、羟基硬脂酸15-20、氢氧化锂4-6、PE载体树脂45-55、色母粒5-7、高密度聚乙烯60-70、全氟聚醚0.6-1、二氧化钛2.3-3、聚四氟乙烯微粉2.8-3.5、三聚磷酸钠0.4-0.5、植物淀粉2.4-3、棕榈蜡1-1.4、去离子水适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绝缘性能好的硅芯管,其特征在于,由下列具体步骤制备制成:(1)将正癸烃和直链十一碳烯烃搅拌混合均匀,升高温度至120℃,反应3-4h,然后缓慢加入含氢硅油及适量的氯铂酸,继续升高温度至130-140℃,搅拌反应6-8h,反应结束后除去低沸物,得到烯烃改性的硅油备用;(2)将植物淀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打浆,待形成均匀浆体后加入二氧化钛和棕榈蜡超声处理20-40min,超声频率为40kHz,温度为50-60℃,超声结束后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徽一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