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部件、喷射装置、输送管及其制造、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628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液体输送管的端部安装连接部、同时在该连接部内设置可以改变液体流向的流路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步骤,准备具有尖端部和圆弧部的销子,所述尖端部的剖面与所述液体输送管的所述流路的剖面大致相同,所述圆弧部从尖端部开始以大致同一剖面弯曲成圆弧形状;插入步骤,从液体输送管的至少一端向流路内插入销子的尖端部;配置步骤,配置模具,使其包围液体输送管的至少一端;成型步骤,在配置液体输送管和销子的模具内,填充树脂,外部成型连接部;脱模步骤,将模具从液体输送管和连接部上脱模,将销子从液体输送管中拔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供给部件、液体喷射装置、安装方法、液体输送管、以及液体输送管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具有挠性、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液体流动的流路的液体供给部件、液体喷射装置、安装方法、液体输送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公知的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喷墨式记录装置。在这种喷墨式记录装置中,通过从设置在滑架的记录头中吐出墨滴,同时沿着导引部件移动该滑架,由此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进行记录。在这种喷墨式记录装置中,还公开了在本体框架内具备多个油墨收容体、并将该油墨收容体和滑架连接于油墨供给管,通过该油墨供给管向记录头供给油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和2)。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中,该油墨供给管包括由弹性体形成的带状的五个弹性部件、两个薄膜件、以及两个连接部件。在油墨供给管上,在将这五个弹性部件分别以相等间距且平行配置的状态下,夹入于两个薄膜部件中,通过焊接该薄膜部件,从而形成四个流路。并且,油墨供给管通过在该弹性部件的两端部分别固设具有与该四个流路连通的连通孔的连接部,由此形成扁平带状且具有挠性的管。在这样构成的油墨供给管中,通过将设在其两端部的连接部分别连接于各个滑架和油墨收容体,由此可以从油墨收容体向滑架的记录头供给油墨。并且,在记录时,油墨供给管可以随着滑架的移动而弯曲。并且,作为公知的喷墨打印机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二色成型以及嵌入成型的方法(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068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6809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157092号公报另外,作为上述部件的一例的输送液体的液体输送管,包括整体具有挠性、并设置了多个流路的液体输送管(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及5)。并且,作为制造该液体输送管的方法,公知的有挤压成型(例如,参考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8-41180号公报(图4)专利文献5日本实开平6-746号公报(图1)专利文献6日本特公平7-2362号公报(图1和图8) 但是,专利文献1的油墨供给管是在两端部插入分别成型的连接部。另外,专利文献2的油墨供给管是在端部通过热焊接接合分别成型的连接部。因此,增加了部件数量,并增加了组装工序。另一方面,与专利文献3的二色成型或嵌入成型同样,在使用模具在油墨供给管的端部上外部成型连接部时,存在成型连接部的树脂进入到油墨供给管的流路内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4的液体输送管具有用平板形状的连结部连接圆筒形的单管的形状。但是,该液体输送管由于具有平板形状的连结部,随着流路数目的增加,连结部的数目也增加,因此存在整体大型化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5的液体输送管不通过平板形状的连结部设置多个流路。但是,该专利文献只记载有一体形成液体输送管,而没有记载如何形成。并且,在该专利文献的附图中示出的液体输送管由于形成流路的树脂的厚度较薄,因此液体在流路中通过时,易从液体向外部蒸发水蒸气。另外,专利文献6的制造方法是通过从设置在构成流路的部位的孔中吹出气体,由此挤压成型设有多个流路的液体输送管。但是,在该制造方法中,因为改变从某一个孔中吹出的气体的压力,决定整个管的剖面形状,所以,外形形状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安装方法,是在具有挠性、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液体流动的流路的液体输送管的两端的至少一端上安装连接部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准备步骤,准备具有尖端部的销子,所述销子的剖面与液体输送管的流路的剖面大致相同;插入步骤,从液体输送管的至少一端向流路内插入销子的所述尖端部;配置步骤,配置模具,使其包围插入了销子的尖端部的液体输送管的至少一端;成型步骤,在配置液体输送管和销子的所述模具内,填充树脂,外部成型连接部;脱模步骤,将模具从液体输送管和连接部上脱模,将销子从液体输送管中拔出。由此,以包围液体输送管的端部成型连接部时,可以防止树脂进入到液体输送管的流路内,同时可以将连接在液体输送管的流路设置到连接部上。在上述的安装方法中,在脱模步骤之后,还包括焊接密封部件的焊接步骤,密封部件将拔出了销子的穴密封,并在连接部上形成流路。由此,在外部成型的连接部中,可以自由地设置流路。在上述的安装方法中,在插入步骤之前,还包括挤压步骤,通过挤压成型液体输送管,液体输送管包括中空的内层部和外层部,内层部形成所述流路,外层部的熔点小于所述内层部的熔点,并通过连接部所包含的材料覆盖内层部;在成型步骤中,可以在小于内层部的熔点的温度下,外部成型树脂。由此,可以防止液体输送管的内层部受热变形,同时提高液体输送管与连接部之间的粘接性。在上述的安装方法中,所述液体输送管包括多个流路;在准备步骤中,还准备并列连接多个销子的连接销;在插入步骤中,将连接销的多个销子的尖端部分别插入到液体输送管的流路内。由此,在具有多个流路的液体输送管的端部上,可以容易成型具有与这种流路连接的多个流路的连接部。在上述的安装方法中,销子具有从尖端部开始以大致相同的剖面弯曲为圆弧形状的圆弧部;在脱模步骤中,将销子沿着圆弧形状的方向拔出。由此,在连接部可以设置改变液体流向的流路。在上述的安装方法中,液体输送管可以为热可塑性弹性体。并且,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液体输送管。在上述的安装方法中,连接部可以为聚丙烯。并且,连接部可以为聚乙烯。另外,连接部可以为热可塑性弹性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液体供给部件,包括液体输送管,其具有挠性,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液体流动的流路;连接部,设于液体输送管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上,并包括一端连接于液体输送管的流路、另一端与外部连接的流路。连接部包括沟槽部,在其一端上与液体输送管的所述流路连接,并且一面敞开;本体部,其一体形成,包括连通沟槽部的另一端和外部的外部连通部;密封部件,密封沟槽部的敞开的一面。在连接部中,沟槽部、密封部件、外部连通部形成流路。由此,可以容易构成与其他流路的连接形状。在上述的液体供给部件中,液体输送管包括多个流路,连接部包括与液体输送管的多个流路分别连接且与其数目相同的流路。由此,在液体供给部件中,可以将多种液体从一端向另一端供给。在上述的液体供给部件中,在连接部的外部连通部中,多个流路中的至少一个流路包括贯穿流路,贯穿流路与沟槽部的另一端连接,并贯通本体部直至沟槽部的敞开一面的内面;多个流路中的其他的流路包括连接流路,连接流路从沟槽部的另一端开始连接至配置有液体输送管的面的内面。由此,可以在连接部的不同面与外部之间的空隙中流动液体。在上述的液体供给部件中,液体输送管还包括中空的内层部和外层部,内层部形成流路,外层部的熔点小于内层部的熔点,并通过连接部所包含的材料覆盖内层部,由此,可以防止液体输送管的内层部受热变形,并提高液体输送管和连接部之间的粘接性。在上述的液体供给部件中,连接部还具有连接液体输送管和沟槽部的流路,流路弯曲为圆弧形状。由此,可以从液体输送管的流路开始在连接部内圆滑地弯曲形成圆弧状的流路。因此,在与液体输送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可以连接外部,从而可以提高密封性,同时,可以防止液体输送管内的气泡停留在连接部的流路内。在上述的液体供给部件中,液体输送管可以为热可塑性弹性体。并且,可以通过挤压成型液体输送管。在上述的液体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方法,是在具有挠性、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之间具有液体流动的流路的液体输送管的所述两端的至少一端安装连接部的安装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步骤,准备具有尖端部的销子,所述销子的所述尖端部的剖面与所述液体输送管的所述流路的剖面大致相同;    插入步骤,从所述液体输送管的所述至少一端向所述流路内插入所述销子的所述尖端部;    配置步骤,配置模具,使其包围插入了所述销子的所述尖端部的所述液体输送管的所述至少一端;    成型步骤,在配置所述液体输送管和所述销子的所述模具内,填充树脂,外部成型所述连接部;    脱模步骤,将所述模具从所述液体输送管和所述连接部上脱模,将所述销子从所述液体输送管中拔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淳金谷宗秀野泽泉有贺义晴齐藤和行上村夏树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