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及使用其的模板缝纫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5010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缝纫机械,具体为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和至少两个调节装置。压紧架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气缸连接,压紧架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复数个凹轮,凹轮与模板的导轨配合,用于压紧模板,调节装置与凹轮位于压紧架的同一侧,调节装置的甲端固定于压紧架的侧面上,调节装置的乙端可滚动地压在模板上,且调节装置的乙端与调节装置的甲端可转动固定。因而调节装置的乙端可以有效地将模板的受力及时传递给调节装置的甲端,再由调节装置的甲端传递给压紧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避免模板和压紧架抵触导致缝的路径错位而报废,并降低装配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缝纫机械,具体为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本技术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和至少两个调节装置。压紧架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气缸连接,压紧架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复数个凹轮,凹轮与模板的导轨配合,用于压紧模板,调节装置与凹轮位于压紧架的同一侧,调节装置的甲端固定于压紧架的侧面上,调节装置的乙端可滚动地压在模板上,且调节装置的乙端与调节装置的甲端可转动固定。因而调节装置的乙端可以有效地将模板的受力及时传递给调节装置的甲端,再由调节装置的甲端传递给压紧架。本技术有效避免模板和压紧架抵触导致缝的路径错位而报废,并降低装配精度。【专利说明】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及使用其的模板缝纫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缝纫机械,具体为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1和图2可知,现有技术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包括台板1,机头3,操作面板4,电控箱5,模板6,压紧装置以及齿轮箱56。其中,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55、气缸57和导柱60。压紧架55直接压在模板6的导轨上,压紧架55设有压紧架侧向延伸段66,在压紧架侧向延伸段66的端部设有向下的折弯65。其工作原理是模板6放到位后,启动机器,4个气缸57首先带动4个导柱60,再由4个导柱60带动压紧架55的往下压,压紧架55压紧模板6后,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开始工作。当缝纫程序结束,由气缸57带动导柱60,再带动压紧装置6的压紧架7离开模板6的导轨。采用压紧装置55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模板6在缝的过程中最上面的一片往上翘从而影响缝的质量。压紧装置的压紧架55在侧向设有压紧架侧向延伸段66,在压紧架侧向延伸段66的端部设有向下的折弯65。折弯65用于防止模板6在缝的过程中上面的一片往上翘,但折弯65的端部与模板6存在一定间隙。而使用模板缝纫的面料有时是两片,有时是多片一起缝。而面料有的薄,有的厚。而在缝制羽绒服,模板中备缝纫的材料厚度无法估算,如果缝制的面料较薄,因折弯65与模板有间隙,还是会导致最上面的一片会上翘;如果缝制的面料较厚,那防止模板6上翘的折弯65的端部就会直接与模板6接触,造成模板6在运动时摩擦力增大,极易造成模板6与X向的传动系统打滑,导致缝的路径错位而报废。再者,由于4个导柱60是直接与气缸57连接,固需在压紧装置上设置4个安装孔,齿轮箱56上的设有4个导向孔,因而4个导柱60和4个气缸57安装时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压紧装置才能顺畅的上下运动。也导致对导柱60和气缸57的安装精度要求非常高,任何一个地方装配精度达不到,都能导致导柱60卡死或者虽然能动但摩擦力会很大,从而导致气缸,4个导向孔上的导套和4个导柱60寿命大大减少,并经常发生气缸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避免模板和压紧架抵触导致缝的路径错位而报废,以及降低装配精度要求,提高导柱上下运行流畅度,提高气缸实用期限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和至少两个调节装置。所述压紧架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气缸连接,所述压紧架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复数个凹轮,所述凹轮与模板的导轨配合,用于压紧所述模板,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凹轮位于所述压紧架的同一侦牝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固定于所述压紧架的侧面上,所述调节装置的乙端可滚动地压在所述模板上,且所述调节装置的乙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可转动固定。因而所述调节装置的乙端可以有效地将所述模板的受力及时传递给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再由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传递给所述压紧架。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为一个压力调节杆,所述调节装置的乙端包括扭簧、浮动连接板以及轴承;所述压力调节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压紧架的侧面上,所述压力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浮动连接板一端可转动连接,所述浮动连接板的另一端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用于压设在所述模板上。通过所述调节装置的所述轴承与所述模板直接接触,避免了所述压紧架直接与所述模板接触;因而当所述模板被向上顶时,所述模板即将其受到的向上力通过与其接触所述轴承传导给所述浮动连接板,通过所述浮动连接板再由与之连接的所述扭簧传导给所述压力调节杆,最后由所述压力调节杆传导给所述压紧架,所述压紧架受到向上的力后即被向上顶起,固所述压紧架被顶起的高度与所述模板的相当。由于所述模板和所述压紧架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力,该力的大小由所述扭簧的扭力决定,因而,只要控制好所述扭簧的扭力,即可保证所述模板将受力有效传递给所述压紧架。所以,不管缝的面料有多厚,模板都不会翘。此外,所述压紧装置与所述模板通过多个轴承接触,当所述模板运动的时产生的摩擦力非常小,从而既能保证模板不会上翘又不会造成很大的摩擦力。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导柱和连接件,导柱的上端与所述压紧架的下端固定,导柱的下端部设有环槽,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纵截面呈T型;所述连接件的底部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头部开设有T型槽,所述导柱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件的头部配合固定,使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置于所述T型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件的头部配合,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置于所述T型槽内且与所述T型槽保持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个数至少2个。一般采用2个,如果全自动模板缝纫机较大,也可适当多采用几个,如3、4等。本技术所述导柱与所述气缸的连接方式由现有技术的直接连接转换为间接连接。即所述导柱的下端设有环槽,所述连接件的头部开设有T型槽,所述导柱的下端部与所述连接件的头部配合固定,使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置于所述T型槽内。且所述导柱的下端部置于所述T型槽内且与所述T型槽保持有间隙,所述间隙一般在0.2MM至2MM之间,但间隙不限于此,可依据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机器规模大小调整,可以比0.2MM小,也可比2MM大。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所述气缸数量和所述导柱数量减小了,因而本技术所述导柱固定在所述压紧架为一条直线较现有技术4个导柱固定在压紧架上为一条直线安装容易,且加工精度也降低了许多。其次,本技术由于所述导柱和所述气缸采用了间接连接,且连接处所述导柱和所述气缸之间设有间隙,降低了所述气缸和所述导柱的装配精度的要求,所述气缸也不会因为直接与所述导柱连接而受到横向的拉力使所述气缸磨损加快。导柱导套也不会受所述气缸横向的拉力而导致摩擦力增大而使所述导柱导套磨损太快。因而,即使是所述导柱装配中不到位,因为有着所述间隙的存在,导柱也可滑动顺畅,从而,大大地改善了压紧装置运动顺畅度并延长了各个零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过程中模板不会翘,且压紧架升降自如的全自动模板缝纫机。本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包括装设于机架上缝纫装置、中央处理及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模板以及压紧装置;所述模板上设有供所述压紧装置定位的导轨;所述机架包括架子和台板,所述台板固定于架子上,所述驱动装置、缝纫装置及中央处理及控制装置均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X向驱动机构和Y向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模板的运行;所述缝纫装置包括机头,用于对模板的缝纫;所述中央处理及控制装置包括电控箱和操作面板,用于对缝纫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模板缝纫机的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架,所述压紧架的下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气缸连接,所述压紧架的一侧面上固定有复数个凹轮,所述凹轮与模板的导轨配合,用于压紧所述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凹轮位于所述压紧架的同一侧,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固定于所述压紧架的侧面上,所述调节装置的乙端可滚动地压在所述模板上,且所述调节装置的乙端与所述调节装置的甲端为转动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宏金伟能任连余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宏顶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