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所述缝纫机压脚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纵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底板包括前端和后端,所述割面线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刃口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割面线装置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刀片刃口伸出连接杆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割面线装置主要结构仅一刀片,并且设置于侧面平整的压脚连接杆,方便加工,且占用空间小。刀片刃口背对操作者,加之刀片可转动收置于对应凹槽中,使得无论是缝纫中割断面线时,还是装卸、调节压脚时都十分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切割缝纫中面线的装置,尤其涉及ー种微型的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
技术介绍
缝纫机完成一次缝纫作业时,需要将面线和 底线剪断。目前厂家一般会在大众的家庭缝纫机机头上设置割刀或剪刀,方便使用者自行手动切线。在机头上设置割刀对于切线虽然方便,但缝线拉扯的距离较长,多次以后会造成缝线的浪费,増加更换底线的次数。中国专利CN01274401. 8公开了ー种“带割线器的缝纫机压脚”,其将割刀安装在压脚上,割刀向内弯曲,内沿制成刀刃。如此,虽然减少了缝线的拉扯距离,但此种割刀形状较难成型,始终处在缝纫时手指的活动范围内,本身又不带护罩,容易对手指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占用空间小,安全性高的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所述缝纫机压脚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纵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底板包括设有针孔或过针缺ロ的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所述割面线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刃ロ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割面线装置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刀片刃ロ伸出连接杆侧面。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刀片伸出连接杆侧面,并且刀片的ー边与所述连接杆侧面通过合页连接。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刀片的刃ロ设于刀片上近于所述压脚后端的ー侧。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连接杆侧面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合页设置在凹槽内,刀片及设置于刀片ー侧的合页在刀片平面内的整体轮廓小于凹槽。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凹槽纵向延伸,所述合页设置于凹槽内近于压脚底板的一端。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连接杆侧面,凹槽近于压脚底板的一端,设有ー柱状支撑块。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连接杆侧面,凹槽远离底板的一端,设有ー固定挡片,所述固定挡片平行于连接杆侧面,且一端与连接杆侧面轴连接,所述挡片一端转轴到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轴到最近凹槽端的距离。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ー步包括所述支撑块为三棱柱状,三长方形侧面中,ー侧面平行于连接杆侧面,另ー侧面垂直于连接杆侧面。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割面线装置主要结构仅一刀片,并且设置于侧面平整的压脚连接杆,方便加工,且占用空间小。刀片刃ロ背对操作者,加之刀片可转动收置于对应凹槽中,使得无论是缝纫中割断面线时,还是装卸、调节压脚时都十分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割面线装置在压脚上的位置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局部在刀片收置时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局部在刀片打开时的侧面放大示意图中1、底板,2、刀片,3、连接杆,4、合页,6、凹槽,8、支撑块,10、挡片,12、挡片转轴,21、刃ロ,31、连接杆右侧面。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附图说明图1-3所示,本技术的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所述缝纫机压脚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板I和设于底板I上纵向延伸的连接杆3,所述底板I包括前端和后端,底板I上设有针孔或过针缺ロ,所述底板I上近于针孔或缺ロ的一端为前端。设由底板前端向后端,其左侧为左,右侧为右,垂直于底板向连接杆ー侧方向为上,相反方向为下,所述上下左右方向仅为描述方便,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结构、形状、安装位置等得限定。 所述割面线装置设于所述连接杆3上,包括一个带有刃ロ 21的长方形刀片2,所述刀片2伸出连接杆侧面。所述刀片2的短边与所述连接杆右侧面31通过合页4连接。所述连接杆右侧面31上设有长方形状凹槽6,凹槽6长边垂直于底板I。所述合页4设置在凹槽6内下端,平行于凹槽6短边。所述刀片2及合页4在刀片2平面内的整体轮廓略小于凹槽6,与凹槽6型配合。所述刀片2的刃ロ 21设于刀片2后侧长边。在所述连接杆右侧面31上,凹槽6下方,设有一三棱柱状支撑块8。所述支撑块8包括三长方形侧面,其中ー侧面平行于连接杆侧面31,另ー侧面垂直于连接杆侧面31,与所述凹槽6下端端面齐平。在所述连接杆右侧面31上,凹槽6上方,设有ー固定挡片10,所述固定挡片10平行于连接杆侧面31,且一端与连接杆侧面31轴连接,转轴12垂直于连接杆侧面31,所述挡片10 —端转轴12到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轴12到凹槽6上端的距离。由于所述刀片2的短边与所述连接杆右侧面31通过合页4连接,且支撑块8的一侧面与凹槽6下端端面齐平,故刀片2可绕合页4轴转动至受到支撑块8阻挡而保持刀片2平面垂直连接杆侧面31的状态,即处在刀片2的工作位置,加之刃ロ 21设置在刀片2后侦牝割线时将面线绕到刀片2后侧刃ロ 21处向前拉,可以更容易的割断,同时减少通常在刀片2前侧活动的操作者的手指触碰刃ロ 21而误伤的概率。又因为所述割面线装置设于连接杆右侧,对于普通的操作者来说,更加顺手,也提高安全性。刀片使用完毕后,可将其转动推入所述凹槽中6,转动挡片转轴12,利用挡片10将刀片2限制在凹槽6内,起到收置刀片2的效果,进ー步提高安全性,尤其是装卸压脚时的安全性,还能减小占用空间。刀片2与凹槽6下端连接,使得只需设置一小巧的支撑块8即可实现刀片2工作位置的固定,简化结构。 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 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祥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所述缝纫机压脚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纵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底板包括设有针孔或过针缺ロ的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所述割面线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刃ロ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割面线装置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刀片刃ロ伸出连接杆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伸出连接杆侧面,并且刀片的ー边与所述连接杆侧面通过合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的刃ロ设于刀片上近于所述压脚后端的ー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侧面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合页设置在凹槽内,刀片及设置于刀片ー侧的合页在刀片平面内的整体轮廓小于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纵向延伸,所述合页设置于凹槽内近于压脚底板的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侧面,凹槽近于压脚底板的一端,设有ー柱状支撑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侧面,凹槽远离底板的一端,设有ー固定挡片,所述固定挡片平行于连接杆侧面,且一端与连接杆侧面轴连接,所述挡片一端转轴到另一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转轴到最近凹槽端的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ー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为三棱柱状,三长方形侧面中,ー侧面平行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缝纫机压脚割面线装置,所述缝纫机压脚包括横向延伸的底板和设于底板上纵向延伸的连接杆,所述底板包括设有针孔或过针缺口的前端,另一端为后端,所述割面线装置包括一个带有刃口的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割面线装置设于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刀片刃口伸出连接杆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隆泰喷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