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09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托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和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储液室形成构件,其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连通和与供液源连通的储液室开口和液体连通通道槽。所述储液室开口和液体连通通道槽设置在所述储液室形成构件的相同第一表面中,并被共同的膜构件覆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其上安装了液体喷射头和副罐的托架的液体喷射 装置,其中液体从布置在主单元的一侧上的供液源通过供液通道供应到副 罐的储液室,液体存储在储液室中,且存储在储液室中的液体供应到液体 喷射头。
技术介绍
用于从喷嘴喷射液体的各种类型的液体喷射装置是已知的。典型的一 种是喷墨记录装置。如日本早期公开No. 2001-232808和日本早期公开No. 2002-211003中所示,作为喷墨记录装置的典型例子的喷墨打印机朝向诸如记录纸之类的 记录介质喷射墨滴以记录图像或字符。由于商业使用等的目的对于处理诸如"AO"幅面的大记录纸的打印机 和/或对于处理大量打印操作的打印机,由于墨水的消耗量较大,所以需要 容纳大量的墨水。此外,在能用许多彩色墨水打印的打印机中,需要容纳 各个彩色墨水。这样,诸如墨罐或墨盒之类的可以容纳大量墨水的供墨源 布置在打印机的主单元处。墨水从供墨源通过供墨管供应到记录头。在上述构造中,为了稳定地将墨水供应到记录头,副罐安装在托架 上。传统地,为每种墨水安装每个副罐。从供墨源通过供墨管供应的墨水 临时地存储在副罐的储墨室中,并接着供应到记录头。优选地,储墨室的 一部分由弹性间隔形成。在该情况中,弹性间隔可以吸收由托架的主扫描 操作引起的墨水的压力波动,因此稳定了墨水到记录头的供应。在此处,为了积极地促进装置的紧凑化和成本的降低,优选的是喷墨 记录装置的部件制造为尽可能小。如果独立的副罐安装在托架上用于各种 墨水,那么取决于墨水种类的数量,部件种类的数量和部件的数量将比较 多,其不利于成本的降低。此外,组装步骤的数量也较多。此外,如果每 个供墨管连接到每个副罐,那么全部供墨管占用较大的空间,且其连接操 作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关注于前述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开发了本专利技术。此专利技术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其中大大简化副罐的构造且其中大大改善副罐中 压力波动的吸收功能。此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托 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多个头供液端口和多个喷 嘴;和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副罐构件,其具有分别与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所 述多个头供液端口连通的多个储液室开口;其中所述副罐构件形成为单个 一体的构件;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中的每个由具有预定面积的弹性间隔关闭以形成储液室;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副罐构件中的多 个液体连通通道连通;且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副罐构 件外侧处的多个副罐供液端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所述多个储液室形成在所述单个副罐构件中,无需 将所述多个储液室形成为分离组件,其有效地简化了构造。例如,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是在一侧开口并在相对一侧具有底部的开 口。在该情况中,优选的是全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设置在副罐构件的一侧 上。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的开口表面位于共同的平面中。在这种情况中,全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可以由共同的弹性间隔关 闭。在该情况中,由一个步骤完成弹性间隔的布置,因此促进了制造步骤 的简化。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中每个的一部分可以由形成在所述副罐构件中 的液体连通通道开口和关闭所述液体连通通道开口的弹性间隔形成。在该情况中,例如,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开口可以形成为平行的 槽。在该情况中,容易形成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开口。此外,优选的是全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和全部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 道开口由共同的弹性间隔关闭。在该情况中,由弹性间隔的一个布置步骤 完成所述多个储液室的形成和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的形成,因此促进了 制造步骤的简化。可选地,全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可以由共同的第一弹性间隔关闭, 且全部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开口可以由共同的第二弹性间隔关闭。弹性间隔可以粘附地接合到副罐构件以形成储液室和液体连通通道。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多个副罐供液端口聚集在一起。在该情况中,诸 如形成供液通道的供液管之类的构件连接到聚集并布置在一个位置处的副 罐供液端口,因此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用于连接它们所需的空间。这样,与 其中供液管连接到独立布置的多个副罐中的每个的现有技术相比,副罐可 以制得更紧凑。此外,优选的是关闭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中的每个的所述弹性间隔布 置为与所述主扫描方向平行。在该情况中,当副罐构件在主扫描方向上向 前和向后移动时,由储液室中的液体的惯性质量引起的惯性力不直接作用 在弹性间隔上。即,弹性间隔可以通过其弹性特性维持吸收正常范围内压 力波动的功能。具体地,当在主扫描范围的端部处反转移动方向时,副罐 迅速减速且该惯性力相对大地作用在其上。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 可以维持弹性间隔的正常功能。此外,其也有利于提高弹性间隔自身的寿 命。此外,优选的是关闭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中的每个的所述弹性间隔基 本水平布置。在该情况中,可以使得储液室在相对于弹性间隔垂直的方向 上的深度制造得更小,因此可以使副罐在垂直方向上的尺度尽可能小。这 样,可以减少托架附近所需的占用空间。可选地,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是在相对两侧均开口的通开口。在该情 况中,弹性间隔布置在用于一个储液室的两个位置处。这样,弹性间隔的 有效面积可以制造得尽可能大,因此使得储液室的体积尽可能小。这样,副罐可以制造得紧凑,其有效地减少所需空间和成本。在该情况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的一侧上的开口表面位 于共同的第一平面中,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的另一侧上的开口表面位于 共同的第二平面中,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互相平行。在这种情况中,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的一侧上的开口表面可以由共 同的第一弹性间隔关闭,且在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的另一侧上的开口表面 可以由共同的第二弹性间隔关闭。在该情况中,弹性间隔对每侧的布置由 一步完成,促进了制造步骤的简化。可选地,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 动的托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其具有多个头供液端口和多个喷嘴;和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副罐构件,其具有分别与所述液体喷射头 的所述多个头供液端口连通的多个储液室开口;其中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 中的每个由具有预定面积的弹性间隔关闭以形成储液室;所述多个储液室 开口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副罐构件中的多个液体连通通道连通;所述多个液 体连通通道分别与设置在所述副罐构件外侧处的多个副罐供液端口连通, 且所述多个副罐供液端口聚集在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诸如形成供液通道的供液管之类的构件连接到聚集并布 置在一个位置处的副罐供液端口,因此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用于连接它们所 需的空间。这样,与其中供液管连接到独立布置的多个副罐中的每个的现 有技术相比,副罐可以制得更紧凑。例如,所述弹性间隔由合成树脂膜形成。例如,所述合成树脂膜是聚 亚苯基硫化物膜或聚酰亚胺膜。这些膜具有抵抗液体的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并具有适于液体压力波动的顺应性功能。此外,所述储液室和所述液体连通通道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阀机 构,所述阀机构由液体减少引起的负压打开。此外,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副罐构件,包括分别与液体喷射头的多个头供液端口连通的多个储液室开口;分别与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连通的多个液 体连通通道;和分别与所述多个液体连通通道连通的多个副罐供液端口; 其中所述多个储液室开口中的每个由具有预定面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喷射装置,包括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托架,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液体喷射头,和安装在所述托架上的储液室形成构件,其具有与所述液体喷射头连通和与供液源连通的储液室开口和液体连通通道槽,其中所述储液室开口和液体连通通道槽设置在所述储液室形成构件的相同第一表面中,并被共同的膜构件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泉义弘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