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头及印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500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印字沉淀物附着造成的印字浓度降低的热敏头。在从一侧向另一侧移动的热敏纸(S)上印字的热敏头(39)具备:形成于陶瓷基板(43)的局部区域上,蓄积流入的热的釉层(150);比釉层(150)上的中心偏向所述一侧配置,选择性地对被按压相接的热敏纸(S)进行加热,从而使所述热敏纸所含有的发色剂熔融的发热电阻(140),在比所述发热电阻(140)靠所述另一侧的釉层(150)上,形成有由所述发热电阻(140)加热的热敏纸(S)滑动的平滑面(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敏头及印字装置,其对利用热能而反应的热敏纸选择性 地进行加热,由此进行印字。
技术介绍
作为印字装置的一种,公知的有热敏印字机。热敏印字机具备在陶瓷 基板上直线地配置有通过通电而选择性地发热的微小发热体的热敏头。该 热敏头采用了通过选择性地熔融热敏纸的发色层上含有的发色剂而在热 敏纸上印字的热敏发色方式。在利用该热敏发色方式进行印字的热敏头 中,如下述特许文献l所述,作为蓄热层发挥功能的釉层设置于微小发热 体的下部。釉层有在陶瓷基板的大致整个面形成釉层的平面釉类型、和 限定于微小发热体的周边部而成膜的局部釉类型两种。近年来,在使微小 发热体高速响应而高速印字的情况下,高速散热性优异,因此广泛采用能 够避免因微小发热体的残留热而产生拖尾现象的局部釉类型。另外,热敏纸的构成为,在纤维质的基纸上积层有底涂层,在该底涂 层上还积层有发色层。底涂层具有提高热敏纸的平滑度的功能,还有冷却 而固定己熔融的发色剂的功能。专利文献1:特开平7-137317号公报但是,近年来,公知的是,作为廉价的热敏纸,多采用不具备底涂层 的热敏纸,熔融的发色剂在冷却固定前被分离,发色剂熔融物等的印字沉 淀物例如附着于与釉层上的微小发热体邻接的台阶区域而堆积。这样的印字沉淀物如图8所示,表示印字浓度的OD (Optical Density)值随着附着 量增大而降低,印字变薄,因此,存在印字品质降低的问题。另外,所述 的打印机希望是紧凑型的,必须尽可能抑制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印机,其具备热敏头,其对热 敏纸进行印字;辊,其经由所述热敏纸与所述热敏头对置配置,且输送所 述热敏纸,所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所述热敏头具备基板;蓄热层,其 形成于所述基板的局部,蓄积流入的热;发热体,其形成于所述蓄热层上,熔融所述热敏纸含有的发色剂,所述发热体配置于比所述蓄热层上的中心 靠热敏纸输送方向上游侧。根据该专利技术,发热体配置于比蓄热层的中心靠热敏纸输送方向上游 侧,因此,由发热体加热的热敏纸一边与蓄热层接触一边徐徐冷却,从而, 在热敏纸中含有的发色剂从熔融状态冷却的过程中产生的印字沉淀物徐 徐生成,并且,印字沉淀物不会附着于一个部位而堆积,因此可以避免由 印字沉淀物造成的印字品质的降低。另外,由于蓄热层自身的大小不变化, 因此能够维持现有的打印机的尺寸,并且能够抑制成本。另外,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发热体的热敏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 所述蓄热层上,形成有与所述热敏纸抵接的平行于所述基板的面。由此, 由于可以从热敏纸更平滑地脱离,因此,印字沉淀物不会附着于一个部位 而堆积,从而可以避免印字沉淀物造成的印字品质的降低。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的宽度为1.5mm以上。通过在该值的 范围内构成,适度的蓄热效果和印字沉淀物的附着量降低,能够在品质不 劣化的情况下进行印字。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层的厚度为一定。由此,由发热体加热 的热敏纸的发色层面一边与蓄热层上可靠地接触一边徐徐冷却,因此可以 实现能高速印字且维持印字品质的印字装置。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在与所述热敏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 向上排列。由此,可以实现能高速印字且维持印字品质的印字装置。另外,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配置为,通过所述辊的轴中心的相对于所 述热敏头的基板的垂线和所述热敏头交叉的位置位于比形成有所述发热 体的位置靠所述热敏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由此,可以提高印字沉淀物的除 去效果,可以避免印字沉淀物造成的印字品质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印字装置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外观结构的 立体图;图2是盖框架打开状态的打印机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3是盖框架关闭状态的打印机机构部的立体图; 图4是打印机机构部的侧剖面图;图5是从打印机机构部的侧面方向看到的热敏头的图;图6 (a)是从压纸巻轴方向看到的热敏头的俯视图,(b)是热敏头的 剖面图,(c)是另一例的热敏头的剖面图;图7 (a)是表示印字像的拖尾量相对于釉层厚度的倾向的图,(b)是 表示印字沉淀物的附着量相对于釉层体积的倾向的图,(c)是表示印字附 着量相对于釉层宽度的倾向的图;图8是表示印字浓度相对于印字沉淀物附着量的倾向的图。符号说明1、打印机2、面板3、上壳体4、下壳体5、上部盖6、刀具盖7、开放按钮8、打印机机构部9、盖开放杆10、盖框架11、、自动切断机组件12.、引线组13、主体框架14、支轴15、 盖部16、中继基板17、巻筒纸支架18、 压纸巻轴19、 压纸巻轴齿轮20、 压纸巻轴轴承21、 槽部22、 送纸传递齿轮23、 送纸电动机24、 近端检测器么J、 X寸fq26、 促动器27、 狭槽28、 底面29、 背面30、 纸检测器31、 孔32、 可动刀 32a、孔 32b、孔33、 固定刀34、 叶片遮光器35、 遮光器弹簧38、 槽部39、 热敏头40、 头支轴41、 头按压板42、 弹簧43、 陶瓷基板44、 盖检测器45、 引导斜面部46、 连接器47、 散热板48、导入部50、支承槽部 130、环氧模 135、玻璃环氧基板 140、发热电阻 150、釉层 160、保护膜 P、平滑面 S、热敏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热敏头的打印机1的外观结构的立体图。 该打印机1为热敏打印机,适用于应用于POS系统等的收据打印机等。该 打印机1使用巻筒状的热敏纸S (图4),由在该热敏纸S上打印信息的打 印机机构部8 (图2)、用于将印字的热敏纸S切断的纸切断部及用于收容 保持热敏纸S的巻筒纸收容部等构成。打印机机构部8 (图2)固定于由树脂构成的下壳体4上,侧面部及 后方部被上壳体3覆盖,其前方部分由面板2覆盖。另外,在面板2的上 部配置有纸切断部。该纸切断部被刀具盖6覆盖,该刀具盖6可以向箭头 A方向滑动而拉出。另外,在上壳体3的另一侧设置有开放按钮7,该开放按钮7用于在 取出热敏纸S时驱动内部的盖开放杆9而使内部的盖框架10 (图2)转动。 在此,盖框架10 (图2)与上部盖5结合。而且,向箭头B方向按下开放 按钮7时,盖开放杆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解开锁定机构,上部盖5向箭 头C方向打开,由此,巻筒纸支架17 (图2)露出。图2及图3是表示打印机机构部8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盖框架10 打开状态的打印机机构部8的立体图,图3是盖框架10闭合状态的打印 机机构部8的立体图。打印机机构部8具有在由金属等构成的主体框架13上开闭自如的 盖框架IO、收容可动刀32及其驱动装置的自动切断机组件11。在这种情况下,未切断热敏纸S时,可动刀32被收容于自动切断机组件11的内部, 可动刀32的刃部不露出。这时,可动刀32处于所谓的待机位置。与可动刀32剪刀状交叉的固定刀33以与自动切断机组件11对置的 方式配置于盖框架10上。在固定刀33的上部设置有叶片遮光器34。叶片 遮光器34被遮光器弹簧35向覆盖固定刀33的刃部的方向施力,但是, 如图3所示,在闭合盖框架10的状态下,叶片遮光器34的一部分与设置 在主体框架13上的卡合部抵接,叶片遮光器34仅在开放方向能够提升。 由此,构成为固定刀33的刃部露出,可动刀32移动时,可交叉成剪刀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印机,其具备:    热敏头,其对热敏纸进行印字;    辊,其经由所述热敏纸与所述热敏头对置配置,且输送所述热敏纸,    所述打印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热敏头具备:    基板;    蓄热层,其形成于所述基板的局部,蓄积流入的热;    发热体,其形成于所述蓄热层上,熔融所述热敏纸含有的发色剂,    所述发热体配置于比所述蓄热层上的中心靠热敏纸输送方向上游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光平中岛聪小薮晃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