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控制装置、调温方法以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8780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7:26
基于用户预先设定的优先度,分配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并对剩余量再基于优先度分配。因此,用户通过根据例如办公大楼的工作空间等用途来设定室内单元(30A~30C、40)的优先度,从而能够根据使用目的来高效地利用热泵系统(10)。而且,对于余下的室内单元,通过根据优先度分配室外单元的剩余容量,能够在室外单元的冷却容量的范围内高效地利用各室内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泵系统、控制装置、调温方法以及程序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系统、控制装置、调温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介绍
在办公大楼等大规模建筑物中导入的空调系统中,针对每个楼层、或者针对楼层的每个分区配置的多个室内单元经由制冷剂配管与设置于屋顶等的室外单元连接。由此,构成在室内的空气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泵。在这种多室型的空调系统中,多个室内单元相对于室外单元并联连接。因此,室外单元的容量(能力)基于与该室外单元连接的室内单元的容量的合计值(合计容量)来决定。然而,在室外单元的容量比室内单元的合计容量小的情况下,存在着难以按照室内单元所要求的流量向各室内单元供给制冷剂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例如,需要下述等处理:向要求制冷剂最多的室内单元优先供给制冷剂,而将制冷剂的剩余部分分配并供给到余下的室内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24224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装置中,优先向要求制冷剂最多的室内单元供给制冷剂。因此,向其他室内单元供给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在一部分的室内存在着舒适性受损的情况。而且,在室外单元与调温对象之间构成由多个制冷循环构成的级联制冷循环的情况下,当调温对象要求的热量变化时,难以修正向该调温对象供给的热量。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根据由用户指定的优先程度而高效地对调温对象调温。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热泵系统具备:多个室内单元,其在调温对象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其在外部气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循环系统,其使制冷剂在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和所述室外单元之间循环;调整构件,其设置于各所述室内单元,用于调整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流入所述室内单元的制冷剂的量;输入构件,其用于输入对所述室内单元设定的优先度;以及控制构件,其控制所述调整构件来分配制冷剂,以在基于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各自的所述调温对象的调温目标温度和所述调温对象的当前的温度求得的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各自所需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合计超过能从所述室外单元向所述第一循环系统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情况下,使所述室内单元所需的流量的制冷剂从所述优先度高的所述室内单元起依次向所述室内单元供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例如在由用户输入室内单元对应的优先度后,根据该优先程度来向室内单元分配制冷剂。由此,能够高效地对调温对象调温而无损于用户的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热泵系统的框图。图2是示出热泵系统的配管系统的框图。图3是示出热泵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4是控制装置的框图。图5是示出由控制装置执行的一连串的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热泵系统的框图。图7是示出室内单元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8是示出由控制装置执行的一连串的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作为一例设置于办公大楼100的热泵系统10的框图。办公大楼100具有三个工作空间A1、A2、A3和热水供给室B1。并且,热泵系统10具有:室内单元30A~30C,其配置于办公大楼100的工作空间A1~A3;室内单元40,其配置于热水供给室B1;以及室外单元20,其配置在办公大楼100的屋顶。各室内单元30A~30C、40通过用于使制冷剂循环的循环系统50与室外单元20连接。图2是示出热泵系统10的配管系统的框图。如图2所示,室外单元20具有热交换器23、压缩机21、四通阀22。上述各部经由制冷剂配管26连接。热交换器23例如是具有导热管和散热翅片以及用于使散热翅片冷却的电动风扇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23在热泵系统10进行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在热泵系统10进行制热运转时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压缩机21例如是具备变频电机的容积式压缩机。该压缩机21压缩制冷剂并向四通阀22排出。四通阀22是用于切换在热交换器23流动的制冷剂的方向的阀。该四通阀22以下述方式进行切换:在热泵系统10进行制冷运转时使制冷剂向箭头Aa所示的方向循环,在热泵系统10进行制热运转时使制冷剂向箭头Ab所示的方向循环。另外,作为制冷剂,采用氯氟烃R410A。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室外单元20设置在办公大楼100的屋顶,在经由作为第一循环系统的循环系统50供给的制冷剂与外部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单元30A是用于冷却或加热作为调温对象的室内空气的装置。如图2所示,室外单元30A具有热交换器31和膨胀阀32。热交换器31和膨胀阀32通过制冷剂配管35串联连接。热交换器31具有与上述的热交换器23同样的结构。该热交换器23在流过该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和室内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阀32是作为用于调整在热交换器31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调整构件发挥作用的电动膨胀阀。该膨胀阀42例如具备阀和调整该阀的开度的步进电机。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室内单元30A例如设置于办公大楼100的工作空间A1的顶壁。并且,室内单元30A在经由循环系统50供给的制冷剂和工作空间A1的内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单元30B、30C具有与上述的室内单元30A同样的结构。这些室内单元30B、30C分别设置于办公大楼100的工作空间A2、A3的顶壁。这些室内单元30B、30C分别在经由循环系统50供给的制冷剂和工作空间A2、A3的内部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单元40是用于冷却或加热作为调温对象的自来水的装置。如图2所示,室内单元40具有热交换器41、膨胀阀42。热交换器41和膨胀阀42通过制冷剂配管35串联连接。热交换器41是板式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41在通过供水泵60流过该热交换器41的自来水和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膨胀阀42是用于调整在热交换器41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的电子式膨胀阀。该膨胀阀42例如具备阀和调整该阀的开度的步进电机。如图1所示,如上所述地构成的室内单元40设置于办公大楼100的热水供给室B1。并且,室内单元40在经由循环系统50供给的制冷剂和在自来水管61流动的自来水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例如从自来水管61流到热水供给器的自来水被预热。如图2所示,构成循环系统50的制冷剂配管50a、50b与构成室外单元20的制冷剂配管26通过接头24、25连接。并且,制冷剂配管50a、50b与构成室内单元30A~30B的制冷剂配管35通过接头33、34连接。而且,构成循环系统50的制冷剂配管50a、50b与构成室内单元40的制冷剂配管47通过接头43、44连接。由此,构成室内单元30A~30C和室内单元40相对于室外单元20并联连接的热泵式的制冷循环。图3是示出热泵系统1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3所示,热泵系统10的室外单元20具有室外控制单元120。室外控制单元120与室内单元30A~30C、40进行通信,从室内单元30A~30C、40取得表示后述的优先度P(n)和要求量Q的信息(要求量信息)。并且,室外控制单元120根据取得的要求量信息驱动压缩机21。该室外控制单元120具有控制装置201和驱动装置202。图4是控制装置201的框图。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201是具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201a、主存储部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泵系统、控制装置、调温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系统,其具备:多个室内单元,其在调温对象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其在外部气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循环系统,其使制冷剂在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和所述室外单元之间循环;调整构件,其设置于各所述室内单元,用于调整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流入所述室内单元的制冷剂的量;输入构件,其用于输入对所述室内单元设定的优先度;以及控制构件,其控制所述调整构件来分配制冷剂,以在基于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各自的所述调温对象的调温目标温度和所述调温对象的当前的温度求得的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各自所需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合计超过能从所述室外单元向所述第一循环系统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情况下,使所述室内单元所需的流量的制冷剂从所述优先度高的所述室内单元起依次向所述室内单元供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泵系统,其具备:多个室内单元,其在调温对象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单元,其在外部气体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第一循环系统,其使制冷剂在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和所述室外单元之间循环;调整构件,其设置于各所述室内单元,用于调整从所述第一循环系统流入所述室内单元的制冷剂的流量;输入构件,其用于输入对所述室内单元设定的优先度;以及控制构件,其控制所述调整构件来分配制冷剂,以在多个所述室内单元各自所需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合计超过能从所述室外单元向所述第一循环系统排出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情况下,使所述室内单元所需的流量的制冷剂不按照所述室内单元所需的制冷剂的流量而是从所述设定的优先度高的所述室内单元起依次向所述室内单元供给,所述室内单元具备:第二循环系统,其用于使与在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循环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循环;压缩机,其使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制冷剂循环;第一热交换构件,其通过在所述第一循环系统的制冷剂与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作为所述第二循环系统的蒸发热源发挥作用;以及算出构件,其基于流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一次侧温度以及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的二次侧温度来求得所述第一热交换构件所需的热量,算出由该求得的热量所规定的对所述室外单元要求的要求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构件根据所述室内单元要求的制冷剂的流量的比来分配所述制冷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构件控制所述调整构件以向所述设定的优先度最高的所述室内单元供给该室内单元所要求的流量的制冷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构件将向所述设定的优先度最高的所述室内单元供给该室内单元所要求的流量的制冷剂后的剩余制冷剂分配给其他所述室内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将所述剩余制冷剂与其他所述室内单元所要求的比对应地分配。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循环系统,在多个所述室内单元所要求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合计超过从所述室外单元排出的制冷剂的最大流量的情况下,与多个所述室内单元所要求的制冷剂的流量的合计为从所述室外单元排出的制冷剂的最大流量以下时相比,使从所述室外单元排出的制冷剂的热量增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算出构件基于流入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压力求得所述一次侧温度,基于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求得所述二次侧温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中,所述算出构件使用基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航祐高下博文川越智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