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4263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其包括冷却水通道、中部水冷板、热管组合、边框及散热模组。热管组合包括若干呈直杆状的第一热管和若干大致呈‘几’字形的第二热管,若干第一热管和若干第二热管交错排列。第二热管具有顶部、位于顶部两侧的两底部及连接在顶部和两底部之间的两连接部,顶部和两底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连接部沿竖直方向上延伸。边框包括两长边框和位于两长边框之间的两短边框,两长边框和两短边框围成一矩形收容空间。每一长边框设有上排插孔和下排插孔,若干第一热管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上排插孔内,若干第二热管的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下排插孔内。中部水冷板和散热模组设置在热管组合与一短边框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其包括冷却水通道、中部水冷板、热管组合、边框及散热模组。热管组合包括若干呈直杆状的第一热管和若干大致呈‘几’字形的第二热管,若干第一热管和若干第二热管交错排列。第二热管具有顶部、位于顶部两侧的两底部及连接在顶部和两底部之间的两连接部,顶部和两底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连接部沿竖直方向上延伸。边框包括两长边框和位于两长边框之间的两短边框,两长边框和两短边框围成一矩形收容空间。每一长边框设有上排插孔和下排插孔,若干第一热管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上排插孔内,若干第二热管的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下排插孔内。中部水冷板和散热模组设置在热管组合与一短边框之间。【专利说明】机房节能降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的热管组合。
技术介绍
当前所有的IT机柜和电气柜都需要散热,由于热源发热量的差异,小功率发热量的机柜仅需要将机柜内部的热量排到设备外部,再通过机柜外部的空调将空气降温即可,以达到机柜内电子器件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温度。但随着IT机柜和电气柜的内部发热量越来越大,上述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机柜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工作,由此发展了以下五种冷却方式:1,大功率空调对机柜的精确送风,将冷风强制性的送入设备附近,冷空气在被动的被吸入柜体;2,大幅度提高机柜工作空间的制冷冗余量,以保证合理的环境温度;3,在柜体上安装制冷设备,直接给柜体热空气进行冷却;4,在柜体上安装独立风道,将热风引流到室外进行水冷却,再将冷却后的空气送进室内;5,将机柜工作空间以外的冷却水源直接接入柜体的热交换器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以上五种冷却方式对应存在的缺陷如下:1,在米用精确送风方式时,冷气的利用效率仍然很低,大量的冷风不能有效使用,使得空调的制冷效率低下,在机柜内电子器件工作的不同时间段仍不能完全避免局部“热岛”现象的发生;2,大幅度提高制冷冗余量,带来的是大量的能源消耗,大幅度增加机柜的运行成本;3,在柜体上直接安装制冷设备带来初期投资的大量增加和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的隐患;4,安装独立风道再进行空水热交换带来的是设备工作空间内部的复杂风道管的施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设备工作空间是不允许进行此类施工的;5,冷却水直接接入机柜的热交换器,该冷却水管道需要尽可能的接近设备柜体内部的核心部件,外部的高压冷却水如发生泄露,会给设备正常工作到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冷凝水,需要对冷凝水做完善的处理。根据上述对现有冷却技术的分析,各种冷却方式都会在一定情况下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鉴于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机房节能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这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空间得到了最大化利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其包括冷却水通道、中部水冷板、热管组合、边框及散热模组,所述热管组合包括若干呈直杆状的第一热管和若干大致呈‘几’字形的第二热管,若干第一热管和若干第二热管交错排列,所述第二热管具有顶部、位于顶部两侧的两底部及连接在顶部和两底部之间的两连接部,所述顶部和两底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边框包括两长边框和位于两长边框之间的两短边框,两长边框和两短边框围成一矩形收容空间,每一长边框设有上排插孔和下排插孔,若干第一热管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上排插孔内,若干第二热管的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下排插孔内,所述中部水冷板和散热模组设置在热管组合与一短边框之间。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由于热管组合包括若干呈直杆状的第一热管和若干大致呈‘几’字形的第二热管,若干第一热管和若干第二热管交错排列,这样设置的机房节能降温装置能最大化的对冷却水通道降温,并且便于冷却水管的布置,使得空间最大化利用。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如下: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模组包括第一散热模组和第二散热模组,所述中部水冷板位于第一散热模组和第二散热模组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和第二散热模组均由若干散热片堆叠形成。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短边框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安装槽,所述中部水冷板的底部设有穿槽。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通道具有穿置部、第一包围部、第二包围部及第三包围部,所述穿置部穿过安装槽和穿槽。进一步地,所述穿置部位于第一热管下侧和第二热管的两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一包围部和第二包围部分别包围在两短边框的外侧,所述第三包围部包围在一长边框的外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机房节能降温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机房节能降温装置的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第二热管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边框的立体图。图6是图3所示散热片的立体图。图7是图2所示中部水冷板的立体图。图8是图1所示中部水冷板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其中:1.冷却水通道,10.穿置部,11.第一包围部,12.第二包围部,13.第三包围部,15.进水管头,16.出水管头,2.中部水冷板,21.穿槽,22.通槽,3.热管组合,31.第一热管,32.第二热管,321.顶部,322.底部,323.连接部,4.边框,41.长边框,411.上排插孔,412.下排插孔,413.竖直部,414.外延伸部,415.框口,42.短边框,421.安装槽,43.矩形收容空间,5.散热模组,50.散热片,501.平板部,502.圆环,503.通孔,51.第一散热模组,52.第二散热模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为符合本技术的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其包括冷却水通道1、中部水冷板2、热管组合3、边框4及散热模组5。如图3和图4所示,热管组合3包括若干呈直杆状的第一热管31和若干大致呈‘几’字形的第二热管32,若干第一热管31和若干第二热管32交错排列。第二热管32具有顶部321、位于顶部321两侧的两底部322及连接在顶部321和两底部322之间的两连接部323。顶部321和两底部32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连接部323沿竖直方向上延伸。连接部323与顶部321和底部322均圆滑过渡连接。第一热管31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第一热管31与第二热管32的顶部321齐平。如图5所示,边框4包括两长边框41和位于两长边框41之间的两短边框42。两长边框41和两短边框42围成一矩形收容空间43。中部水冷板2、热管组合3及散热模组5收容在收容空间43内。每一长边框41设有上排插孔411和下排插孔412,若干第一热管31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41的上排插孔411内,若干第二热管32的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41的下排插孔412内。每一长边框41具有竖直部413和分别自竖直部413顶部和底部向外延伸出的两个外延伸部414,竖直部413和两个外延伸部414围成一框口 415。上排插孔411和下排插孔412设置在竖直部413上。两个长边框41背对设置,并沿一轴线中心对称设置。两个短边框42底部中间位置分别设有一安装槽421,且两个短边框42的两个安装槽421对应设置。如图2、图3和图6所不,散热模组5包括第一散热模组51和第二散热模组52。第一散热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房节能降温装置,其包括冷却水通道、中部水冷板、热管组合、边框及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合包括若干呈直杆状的第一热管和若干大致呈‘几’字形的第二热管,若干第一热管和若干第二热管交错排列,所述第二热管具有顶部、位于顶部两侧的两底部及连接在顶部和两底部之间的两连接部,所述顶部和两底部均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连接部沿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边框包括两长边框和位于两长边框之间的两短边框,两长边框和两短边框围成一矩形收容空间,每一长边框设有上排插孔和下排插孔,若干第一热管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上排插孔内,若干第二热管的末端安装在两长边框的下排插孔内,所述中部水冷板和散热模组设置在热管组合与一短边框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勇王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科普尔电子散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