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孔孔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234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插座。一种可以在不同的插座之间通用的五孔孔型模块五孔孔型模块,包括双极插套、三极插套、顶端敞开的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和三个导电片插套,双极插套包括第一N极插套和第一L极插套,三极插套包括第二N极插套、第二L极插套和E极插套,E极插套位于第一N极插套和第一L极插之间,三个导电片插套中的第一个同第一N极插套和第二N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二个同第一L极插套和第二L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三个同E极插套连接在一起,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都位于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内。解决了现有的多位插座中的五孔孔型不能够通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一种可以在不同的插座之间通用的五孔孔型模块五孔孔型模块,包括双极插套、三极插套、顶端敞开的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和三个导电片插套,双极插套包括第一N极插套和第一L极插套,三极插套包括第二N极插套、第二L极插套和E极插套,E极插套位于第一N极插套和第一L极插之间,三个导电片插套中的第一个同第一N极插套和第二N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二个同第一L极插套和第二L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三个同E极插套连接在一起,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都位于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内。解决了现有的多位插座中的五孔孔型不能够通用的问题。【专利说明】 五孔孔型模块
本技术涉及电源插座,尤其涉及一种五孔孔型模块。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为电器提供电源接口的电气设备,也是住宅电气设计中使用较多的电气附件,它与人们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使用时插座位置固定不变的称为固定插座,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移动的为移动插座或拖线板。插座中的孔形有双孔孔型(供双极插头插入的插座孔)、三孔孔型(供三极插头插入的插座孔)和五孔孔型(又称万能插座孔,即同一时刻可以且只能供双极插头和三极插头中的一个插头插入的插座孔)。为了满足同时插入多个插头的需要,设计出了多位插座,在中国专利号为2010206562334、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7月6日、名称为“一种带保护门防水的移动插座”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多位插座。现有的五孔孔型在多位插座的设置方式为构成五孔孔型的电极插套(共有5个)以焊接、铆接或一体结构的方式固定在插座导电片上,插座插套之间直接通过插座外壳进行定位于固定,因此现有的多位插座中的五孔孔型的结构形式存在以下不足:五孔孔型不能够在不同布局的多位插座之间通用、制约了插座自动化生产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在不同的插座之间通用的五孔孔型模块,解决了现有的多位插座中的五孔孔型不能够通用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五孔孔型模块,包括双极插套、三极插套、顶端敞开的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和三个穿出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底壁的导电片插套,所述双极插套包括第一 N极插套和第一 L极插套,所述三极插套包括第二 N极插套、第二 L极插套和E极插套,所述E极插套位于所述第一 N极插套和第一 L极插之间,所述三个导电片插套中的第一个同所述第一 N极插套和第二 N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二个同所述第一 L极插套和第二 L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三个同所述E极插套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都位于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内。使用时,根据插座的需要将对应数量的本技术以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开口端朝向插座面板的方式固定在插座外壳内,然后使插座导电片插在导电片插套中,导电片插套弹性夹持在插座导电片上而实现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同插座导电片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片插套仅包括一对沿水平方向分布的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包括夹持段,所述夹持段远离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的一端设有倾斜段,所述一对弹性夹片的倾斜段之间形成插入口,所述三个导电片插套的插入口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三个导电片插套沿插入口宽度方向错开。能够使插座导电片(有L极导电片、N极导电片和N极导电片共计三根)能够设计为直杆形,从而便于插座导电片保持通用性(即插座导电片制作为长条、根据插座的规格而截取对应长度即可)和制作时的方便性。插座组装时插座导电片是以宽度方向竖置(竖向是指插座的厚度方向)的状态压向导电片插套而实现连接的,使得自动化组装插座的过程中机械手夹持插座导电片时方便;插座组装好插座导电片是处于沿宽度方向竖置的状态,使得相邻的导电片之间的间隙距离变大、提高了电气绝缘性能、安全性更高。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段设有锁止孔。本技术和插座导电片连接在一起后不会产生脱离现象,能够提高本技术和插座导电片之间的电气连接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片插套外围设有一对沿弹性夹片分布方向分布的绝缘的支撑块,所述导电片插套位于所述一对支撑块之间,所述支撑块连接在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的底壁外表面上,所述支撑块远离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底壁的端部超出所述导电片插套。设置支撑块,使得五孔孔型模块底盒能够对插座外壳起到支撑作用,从而能够提高插座的整体抗压能力;支撑块还能对插座导电片和双孔模块部导电片插套的连接处起到电气和机械防护作用,使得本技术使用时的电器安全性和可靠性好。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沿所述插入口长度方向的两端都超出所述导电片插套。对插座导电片和导电片插套的连接处的电气和机械防护更好。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块朝向所述导电片插套一侧的表面上设有避让槽,所述倾斜段的自由端位于所述避让槽内。能够提高插座导电片插入导电片插套中时的方便性且紧凑性好。作为优选,插座包括插座外壳,插座外壳包括插座面板,插座面板内表面设有圆柱形固定销,所述五孔模块底盒内设有同所述固定销紧配合的多边形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位于所述第一隔离腔、第二隔离腔和第三隔离腔三者之间。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通过固定销配合插座面板内表面上的多边形连接孔来将本技术和插座面板固定在一起,使得插座在工序之间转移时本技术不会同插座面板之间产生移位。该配合方式进行连接时省力方便。连接孔的该位置关系还能够起到增加隔离腔之间的绝缘强度和机械强度的作用。本技术还包括对向设置的N极基片和L极基片,所述N极基片的一端设有第一N极夹片、另一端设有第二 N极夹片,第一 N极夹片和第二 N极夹片都位于N极基片远离L极基片的一侧,N极基片朝向所述L极基片的一侧同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抵接在一起,第一 N极夹片和N极基片围成所述第一 N极插套,第二 N极夹片和N极基片围成所述第二 N极插套,所述L极基片的一端设有第一 L极夹片、另一端设有第二 L极夹片,第一 L极夹片和第二 L极夹片都位于L极基片远离N极基片的一侧,L极基片朝向所述N极基片的一侧同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抵接在一起,第一 L极夹片和L极基片围成所述第一 L极插套,第二L极夹片和L极基片围成所述第二 L极插套。拔插插头的过程中插套之间的位置不会产生偏移,使得插套之间的位置能够长期保持对应的设计精度。无论新旧插头都能够轻松省力地插入到插孔中(多次使用的双极插头即旧插头的一对插销的末端分开距离会大于设计要求,插入时张开电极插套的力较大,本结构中插套中受力的壁为夹片、而夹片能够相对于基片弹性张开的,所以能够起到省力的效果)。本技术还包括盖在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顶端的五孔孔型模块盖板,所述五孔孔型模块盖板设有外露于插座外壳的五孔孔型模块面板,所述五孔孔型模块面板和五孔孔型模块盖板之间形成环形定位台阶。提高本技术的美观性的同时能够保持插座自动组装时的方便性。本技术还包括五孔孔型模块扣位,所述五孔孔型模块扣位包括设置于五孔孔型模块盖板的倒勾和设置于五孔孔型模块底盒的扣孔,所述倒勾钩接在所述扣孔内,所述扣孔沿五孔孔型模块盖板和五孔孔型模块底盒的分布方向贯通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制作组装本技术时方便,使得本技术也能够进行自动化组装。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实现了五孔孔型在不同布局的多位插座中的通用,为插座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无需焊接或铆接,使得自动化生产插座时更为方便。【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孔孔型模块,包括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所述双极插套包括第一N极插套和第一L极插套,所述三极插套包括第二N极插套、第二L极插套和E极插套,所述E极插套位于所述第一N极插套和第一L极插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端敞开的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和三个穿出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底壁的导电片插套,所述三个导电片插套中的第一个同所述第一N极插套和第二N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二个同所述第一L极插套和第二L极插套连接在一起、第三个同所述E极插套连接在一起,所述双极插套和三极插套都位于所述五孔孔型模块底盒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卫军王军江朝军
申请(专利权)人:公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