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及具有所述结构的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42057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30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包括外门槛总成和内门槛总成,所述外门槛总成与所述内门槛总成焊接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外门槛总成或所述内门槛总成上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从所述第一空腔开始向着后下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将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结构的汽车驾驶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满足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漏液要求,又能防止汽车驾驶过程中的雨水、砂石进入门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包括外门槛总成和内门槛总成,所述外门槛总成与所述内门槛总成焊接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外门槛总成或所述内门槛总成上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从所述第一空腔开始向着后下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将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了采用上述结构的汽车驾驶室。本技术既满足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漏液要求,又能防止汽车驾驶过程中的雨水、砂石进入门槛。【专利说明】一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及具有所述结构的驾驶室
本技术涉及车身领域,具体涉及车身的漏液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门槛是连接侧围总成下部与地板总成的结构件。由于门槛位于车身底部,经常受到污泥和雨水的侵蚀,要求门槛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能。为了提高强度,一般的汽车门槛采用的是内、外门槛总成(也被称为门槛本体和加强板)的两板式结构,两板之间焊接并且形成空腔。为保证车身在涂装过程中电泳液的排出,需要在空腔区域设计漏液结构,漏液结构是驾驶室在涂装车间车身洗涤、磷化及电泳时液体进入及流出的通道,一般位于车身几个零件形成封闭腔的焊接搭接处。漏液结构要求车身在进出液体池时车身内的液体能充分排出,不能有积液现象出现,并且排液速度要能满足工艺的节拍要求,同时满足车辆行驶时进入门槛内空腔的雨水排出。一般的漏液结构采取的是槽或者孔的方式。在图3至图5中示出的现有技术一中,采用的是漏液槽23,但该漏液槽23为竖直方向设置,行驶过程中容易导致地面的雨水和砂石通过该竖直漏液槽23进入门槛空腔24内部,引起门槛区域锈蚀和异响。在图6至图7示出的现有技术二中,采用的是漏液孔26,漏液孔26是设置在楔形凸台25上,在增加了门槛的刚度、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门槛底部密封胶的喷涂难度,但是在漏液孔26下方,内、外门槛总成22、21之间容易产生积液区域,如图7中示出的IV部位,该部位IV是在冲压楔形凸台25后不可避免的,这显然不利于电泳、洗涤等过程中的液体排出,也容易造成雨水、砂石进入空腔24后聚集在空腔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既满足车身制造过程中的排液问题,也能够解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雨水、砂石进入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包括外门槛总成和内门槛总成,所述外门槛总成与所述内门槛总成焊接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外门槛总成或所述内门槛总成上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从所述第一空腔开始向着后下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将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连通。优选地,所述漏液槽与水平方向成45°至60°角。优选地,所述漏液槽通过冲压形成。优选地,所述漏液槽的下端冲压形成楔形凸台。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汽车驾驶室,既满足车身制造过程中的排液问题,也能够解决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雨水、砂石进入问题。一种汽车驾驶室,包括侧围总成、外门槛总成、内门槛总成和地板总成,所述侧围总成与所述外门槛总成焊接连接,所述内门槛总成与所述地板总成焊接连接,所述外门槛总成与所述内门槛总成焊接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外门槛总成或所述内门槛总成上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从所述第一空腔开始向着后下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将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连通。优选地,所述内门槛总成上焊接有前地板加强梁和后地板加强梁,所述地板总成与所述前地板加强梁、所述后地板加强梁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侧围总成与所述外门槛总成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由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漏液槽是从空腔开始向着后下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将第一空腔与外部连通,因此在车身制造过程中,液体能够进出第一空腔而无积存,同时在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外部的雨水和砂石相对车身来说都是向着后方飞溅,因此漏液槽的延伸方向使得雨水和砂石无法通过漏液槽进入空腔,解决了腐蚀问题和噪声问题。进一步地,漏液槽与水平方向成45°至60°角,漏液槽通过冲压形成,加工方便。进一步,在漏液槽的下端冲压形成楔形凸台,既提高了门槛的刚度、强度,又不会形成积液区域。进一步地,前、后地板加强梁能够提高驾驶室结构强度。进一步地,侧围总成与外门槛总成之间形成的第二空腔同内门槛总成与外门槛总成之间形成的空腔共同提高了抗碰撞性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汽车驾驶室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图1中的门槛总成的爆炸图;图3是现有技术一中的汽车门槛漏液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的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沿图4中的A-A线的剖视图;图6是现有技术二中类似于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沿图6中的B-B线的剖视图;图8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图2中的内门槛总成的R向视图;图9是图8中的I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图8中的II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上图中标记说明:侧围总成1、门槛总成2、地板总成3、后地板加强梁4、前地板加强梁5、外门槛总成21、内门槛总成22、漏液槽23、第一空腔24、楔形凸台25、漏液孔26、第二空腔27。【具体实施方式】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定义从车尾至车头的水平方向为前、以车顶至地面的垂直方向为下。参考图1,在汽车驾驶室中,侧围总成I与门槛总成2焊接连接,地板总成3也与门槛总成2焊接连接,门槛总成2位于驾驶室底部。参考图2,门槛总成2包括外门槛总成21和内门槛总成22,两者焊接连接。外门槛总成21用于与侧围总成I焊接连接,内门板总成22用于与地板总成3焊接连接。并且优选在内门板总成22上焊接有前地板加强梁5和后地板加强梁4,两加强梁与地板总成3焊接连接,起到结构加强作用。结合图3、图4,可见在现有技术一中,漏液槽23为垂直方向设置。参考图5,在现有技术一中,外门槛总成21与内门槛总成22焊接连接后在两者之间形成了第一空腔24。此时垂直方向设置的漏液槽23虽然能够满足汽车制造过程中的漏液要求,但在行驶过程中,外部环境的积水或者砂石容易由漏液槽23进入第一空腔24,尤其是砂石进入第一空腔24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会在第一空腔24内滚动而造成噪音。参考图6,与图4不同的是,在现有技术二中,先在内门槛总成22上冲压出一个楔形凸台25,然后在楔形凸台25上开漏液孔26,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在增加了门槛总成2的刚度、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门槛底部密封胶的喷涂难度。参考图7,与图5不同的是,在现有技术二中,侧围总成I与外门槛总成21之间还形成了第二空腔27,第二空腔27与第一空腔24共同提高了驾驶室的防碰撞性能。同时从图7可见,当采用漏液孔26的结构时,在漏液孔26的下方,外门槛总成21与内门槛总成22焊接连接后的IV部位形成了积液区,造成了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电泳液、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雨水等的积存,容易造成腐蚀。同时结合图6可见,要冲压出楔形凸台25,则该IV部位必然存在积液区,因为如果楔形凸台25的下边缘与外部贯通,则楔形凸台25本身成为了现有技术一中的漏液槽23。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地想象,在接下来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既能够采用图5中的外门槛总成21与内门槛总成22形成第一空腔24的结构,也能够同时采用图7中的侧围总成I与外门槛总成21形成第二空腔27的结构,因此不再详述。结合图8、图9、图10。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门槛总成2采用了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门槛漏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门槛总成和内门槛总成,所述外门槛总成与所述内门槛总成焊接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第一空腔,所述外门槛总成或所述内门槛总成上设置有漏液槽,所述漏液槽从所述第一空腔开始向着后下方向倾斜延伸从而将所述第一空腔与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慧朱纪成李晓明王香廷葛广凯王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