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9013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18 14:09
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它由釜体和安装在釜体内的搅拌器构成,特别之处是:所述搅拌器为组合结构,它包括搅拌轴,在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锚,在搅拌轴的中部设有中部搅拌桨,中部搅拌桨两端分别设有折流板,在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所述搅拌锚、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相对搅拌轴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吡虫啉脱溶过程不发生釜底沉积,同时可确保搅拌均匀,减少脱溶时间,使物料水分更小,收率更高,阻力减小,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消除了釜底物料沉积,使放料顺畅,提高了脱溶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样适用于相关物料搅拌的场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它由釜体和安装在釜体内的搅拌器构成,特别之处是:所述搅拌器为组合结构,它包括搅拌轴,在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锚,在搅拌轴的中部设有中部搅拌桨,中部搅拌桨两端分别设有折流板,在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所述搅拌锚、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相对搅拌轴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采用本技术,在吡虫啉脱溶过程不发生釜底沉积,同时可确保搅拌均匀,减少脱溶时间,使物料水分更小,收率更高,阻力减小,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消除了釜底物料沉积,使放料顺畅,提高了脱溶效率。本技术同样适用于相关物料搅拌的场合。【专利说明】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尤其是吡虫啉生产中用于脱溶工序的脱溶釜搅拌>J-U ρ?α装直。
技术介绍
吡虫啉是一种烟碱类超高效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安全等特点。吡虫啉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脱溶工序,该工序将部分溶剂通过水汽升温提留出釜外。目前,在吡虫啉脱溶工序中所使用的脱溶釜内设置锚式搅拌器,这种传统设备如图4所示,其结构设计存有如下问题:1、锚式搅拌器的锚叶距离釜底的距离较大,只能脱到距釜底30厘米以上的溶剂,30厘米以下由于搅拌器长度问题无法达到,而使釜内残留溶剂比较多,物料易在釜底沉积,堵塞放料口,严重影响脱溶效率;2、锚式搅拌器的锚叶设置在搅拌轴下部,位于釜内中部和上部的物料不易被搅拌到,导致物料搅拌不充分;3、脱溶后的吡虫啉比较稠,呈糊状,原搅拌锚的高度为I米,搅拌时搅拌阻力过大,容易烧电机,造成设备损失,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搅拌效果好、搅拌阻力小且可减少设备损坏的用 于脱溶釜的搅拌装置。本技术所述问题是由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它由釜体和安装在釜体内的搅拌器构成,特别之处是:所述搅拌器为组合结构,它包括搅拌轴,在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锚,在搅拌轴的中部设有中部搅拌桨,中部搅拌桨两端分别设有折流板,在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所述搅拌锚、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相对搅拌轴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上述脱溶釜搅拌装置,所述中部搅拌桨的桨叶平行于搅拌轴,所述两折流板相对搅拌轴轴线倾斜30°。上述脱溶釜搅拌装置,所述搅拌锚底部与釜底间距为50毫米,搅拌锚高度为550毫米。上述脱溶釜搅拌装置,所述上部搅拌桨的桨叶平行于搅拌轴。本技术针对解决普通脱溶釜锚式搅拌器存在的搅拌不充分、搅拌阻力大等问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吡虫啉脱溶的脱溶釜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脱溶釜和搅拌器,搅拌器为组合式,它由底部搅拌锚和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构成,设置在搅拌轴中部的搅拌桨安装有折流板;此外,本技术还设计了搅拌锚相对釜底的最佳距离。采用本技术,在吡虫啉脱溶过程不发生釜底沉积,同时可确保搅拌均匀,减少脱溶时间,使物料水分更小,收率更高,阻力减小,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此外,由于消除了釜底物料沉积,使放料顺畅,提高了脱溶效率。本技术同样适用于相关物料搅拌的场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搅拌器的俯视图;图3是中部搅拌桨及折流板的示意图;图4是改进前搅拌装置示意图。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电机,2、减速器,3、釜体,4、搅拌轴,5、上部搅拌桨,6、中部搅拌桨,7、折流板,8、搅拌锚。【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本技术由釜体3和安装在釜体内的搅拌器构成。在釜体上部设有电机1,电机经减速器2驱动搅拌器旋转。所述搅拌器采用组合结构,它包括搅拌轴4,搅拌轴上设置了三层搅拌结构:在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锚8,搅拌锚的底部与釜底间距为50毫米,搅拌锚高度为550毫米。由于搅拌锚距釜底的距离较近,可以将釜体部的物料充分搅拌;降低搅拌锚的高度可以减小电机旋转阻力。降低搅拌锚高度后,为解决釜体中上部物料搅拌问题,在搅拌轴的中部设置了中部搅拌桨6,中部搅拌桨两端分别设有折流板7,在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5。参看图2、图3,中部搅拌桨6和上部搅拌桨5的桨叶均平行于搅拌轴。所述两折流板相对搅拌轴轴线倾斜30°,两折流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搅拌锚、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相对搅拌轴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仍参看图1,本技术采用三层搅拌结构后,可对釜体内的物料从下到上充分搅拌,特别是折流板的设置可在搅拌过程中,使物料形成纵向涡旋,中部搅拌桨和搅拌锚的协同作用在提高搅拌效果的同时,彻底解决了因物料釜底沉积堵塞放料口的现象,使放料顺畅。本技术用于吡虫啉生产脱溶工序,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技术同样适用于相关物料搅拌的场合。【权利要求】1.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它由釜体(3)和安装在釜体内的搅拌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为组合结构,它包括搅拌轴(4),在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锚(8),在搅拌轴的中部设有中部搅拌桨(6),中部搅拌桨两端分别设有折流板(7),在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5),所述搅拌锚、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相对搅拌轴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溶釜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搅拌桨的桨叶平行于搅拌轴,所述两折流板相对搅拌轴轴线倾斜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溶釜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锚(8)底部与釜底间距为50毫米,搅拌锚高度为55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溶釜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搅拌桨(5)的桨叶平行于搅拌轴。【文档编号】B01F7/18GK203648435SQ201320843491【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专利技术者】杨庆楼, 张明亮, 刘占民, 王鹏, 韩礼, 田素哲, 李京斌, 范凯楠, 张广辉, 王玉平, 郑清波 申请人: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溶釜搅拌装置,它由釜体(3)和安装在釜体内的搅拌器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为组合结构,它包括搅拌轴(4),在搅拌轴的下部设有搅拌锚(8),在搅拌轴的中部设有中部搅拌桨(6),中部搅拌桨两端分别设有折流板(7),在搅拌轴的上部设有上部搅拌桨(5),所述搅拌锚、中部搅拌桨、上部搅拌桨相对搅拌轴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楼张明亮刘占民王鹏韩礼田素哲李京斌范凯楠张广辉王玉平郑清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野田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