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包括进料斗、出料斗、传送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前部,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尾部,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通过在包装袋的传送装置上设置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当包装袋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运动时,受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线的照射,由于紫外线杀菌作用很强,杀菌效率又高,因此能高效地杀灭粘附在食品或药品包装袋表面的细菌或霉菌,从而保证食品或药品的卫生安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消毒
,特别是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包括进料斗、出料斗、传送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前部,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尾部,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通过在包装袋的传送装置上设置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当包装袋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运动时,受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线的照射,由于紫外线杀菌作用很强,杀菌效率又高,因此能高效地杀灭粘附在食品或药品包装袋表面的细菌或霉菌,从而保证食品或药品的卫生安全。【专利说明】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
本技术涉及消毒
,特别是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
技术介绍
食品、药品中的细菌和霉菌主要来自外界环境的污染,其中包装带菌是重要因素。包装材料及容器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的全过程中要经历数十个工序,相当部分的工场、食库和运输工具卫生条件差,包装工序大多数还停留在手工操作,势必使食品包装染上大量细菌和霉菌,严重影响食品的卫生。因此,食品加工部门要采取必要的灭菌、消毒措施,以达到抑制或杀灭菌、消毒措施,以达到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目前食品或药品包装染上大量细菌和霉菌,严重影响食品或药品的卫生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为达到上述功能,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包括进料斗、出料斗、传送装置和消毒装置,所述进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前部,所述出料斗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的尾部,所述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优选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循环输送带以及驱动所述循环输送带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皮带驱动所述循环输送带转动。优选地,若干根所述紫外灯管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带的上方和下方。优选地,若干根所述紫外灯管环绕所述循环输送带圆周均布。优选地,所述紫外灯管是中压灯或低压高强灯。优选地,所述循环输送带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镂空孔,位于所述循环输送带下方的所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透过所述镂空孔照射到包装袋与所述循环输送带接触的那一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包装袋的传送装置上设置消毒装置,消毒装置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当包装袋在传送装置的带动下运动时,受到紫外灯管发出的紫外光线的照射,由于紫外线杀菌作用很强,杀菌效率又高,因此能高效地杀灭粘附在食品或药品包装袋表面的细菌或霉菌,从而保证食品或药品的卫生安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循环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紫外灯管的另一种的排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包括进料斗1、出料斗2、传送装置3和消毒装置4,进料斗I设置在传送装置3的前部,出料斗2设置在传送装置3的尾部,消毒装置4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41。传送装置3包括循环输送带31以及驱动循环输送带31转动的电机32,电机32通过皮带33驱动循环输送带31转动。为使随着传送装置3运动的包装袋能够被彻底消毒,如图1所示,紫外灯管41均匀地设置在循环输送带31的上方和下方。当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紫外灯管41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排布方式,如图3所示,紫外灯管41与循环输送带31输送的方向平行,并且若干根紫外灯管41按圆周均布的方式,均匀地环绕在循环输送带31的周围。为使处于循环输送带31下方的紫外灯管41发出的紫外线能透过循环输送带31,从而照射到包装袋与循环输送带31接触的那一面上,如图2所示,循环输送带31由编织绳312交错编织而成,相邻的编织绳312之间形成棱形的镂空孔311。这样位于循环输送带31下方的紫外灯管41发出的紫外线通过镂空孔311可以照射到包装袋与循环输送带31接触的那一面。为取到较好的灭菌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紫外灯管41采用中压灯或低压高强灯。实践表明,紫外杀菌的效果主要与紫外线照射到包装袋的表面强度和照射时间有关,由于实际上细菌大部分是呈团状或多层叠加的方式排布,为达到较彻底的杀菌效果,紫外线照射剂量需达到lOmJ/cm2。在本实施例中,包装袋在循环输送带31上运动时,被紫外灯管41照射的时间大约为IOs?30s,因此紫外灯管41对包装袋的表面照射强度,优先选用 3mw/cm2 ?10mw/cm2。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I)、出料斗(2)、传送装置(3 )和消毒装置(4 ),所述进料斗(I)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3 )的前部,所述出料斗(2 )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3 )的尾部,所述消毒装置(4 )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3)包括循环输送带(31)以及驱动所述循环输送带(31)转动的电机(32 ),所述电机(32 )通过皮带(33 )驱动所述循环输送带(31)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紫外灯管(41)均匀地设置在所述循环输送带(31)的上方和下方。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根所述紫外灯管(41)环绕所述循环输送带(31)圆周均布。5.如权利要求1至4任意项所述的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灯管(41)是中压灯或低压高强灯。6.如权利要求2至4任意项所述的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带(3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镂空孔(311),位于所述循环输送带(31)下方的所述紫外灯管(41)发出的紫外光透过所述镂空孔(311)照射到包装袋与所述循环输送带(31)接触的那一面上。【文档编号】B65B55/08GK203638215SQ201320652314【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2日 【专利技术者】陆钢 申请人:暨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品或药品包装表面消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斗(1)、出料斗(2)、传送装置(3)和消毒装置(4),所述进料斗(1)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3)的前部,所述出料斗(2)设置在所述传送装置(3)的尾部,所述消毒装置(4)包括若干根紫外灯管(4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钢,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