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3379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机械电控设备,尤其涉及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包括人机界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马达控制单元、参数显示设置单元,人机界面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印刷机械电控装置还包括马达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马达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间用控制器局域网线连接进行通信,主通信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马达通信单元连接马达控制单元,显示通信单元连接参数显示设置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数据交换和传输速度快,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各部件间数据交换和传输速度慢的缺陷。(*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机械电控设备,尤其涉及采用控制器局域网 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
技术介绍
在印刷机械电控设备中,按照功能划分,有参数测量、机械动作 控制、人机界面等部件。这些部件基本上已经采用了单片微处理器(MCU)作为控制核心。各部件之间需要大量而实时的数据交换、命 令传输工作。现有的印刷机械电控设备一般采用RS-422串行数据接口 标准,它是一种单机发送、多机接收的单向、平衡传输规范,只允许 在一条平衡总线上连接最多IO个接收器,导致各部件之间数据交换、 命令传输延迟,影响了印刷机械的工作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 械电控装置,该印刷机械电控设备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数据交换 和传输速度快,克服了现有技术在各部件间数据交换和传输速度慢的 缺陷。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 械电控装置,包括人机界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马达控制单元、参 数显示设置单元,人机界面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 印刷机械电控装置还包括马达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 主通信单元、马达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间用控制器局域网线连接 进行通信,主通信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马达通信单元连接马达控 制单元,显示通信单元连接参数显示设置单元。所述马达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均包含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包括局域网通信控制器和通信 收发器,局域网通信控制器接口通过地址/数据线和多条控制线与单片 微处理器连接,局域网通信控制器接口通过信号线与通信收发器接口 连接,通信收发器连接控制器局域网总线。本技术釆用控制器局域网(简称CAN网络)技术应用于印刷 机械电控设备。控制器局域网是现场总线技术的- -种,是一种架构开 放、广播式的新--代网络通信协议。本技术把CAN网络应用到部 件级的通信上,在每个部件单元上安装CAN网络通信电路,由单片微 处理器与CAN控制器接口 ,进行CAN控制器的初始化、通信命令的 发送和数据处理;CAN控制器则负责部件(节点)之间的通信任务。 由于CAN网络中的结点数可达110个,CAN网络的通信采用多主竞 争方式结构网络上任意节点均可以在任意时刻主动地向网络上其它 节点发送信息,而不分主从。当发现总线空闲时,各个节点都有权使 用网络。在发生冲突时,采用非破坏性总线优先仲裁技术,从而有效 地避免了总线冲突,使信息和时间均无损失。因此,本技术采用CAN网络技术和现有技术采用RS—422 总线相比,能大大提高印刷机械内的部件数,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 误,提高部件间的数据交换和传输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贾电气框图; 图2为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电气框图; 图3为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图。图中1人机界面单元(触摸屏),2可编程控制器PLC, 3马达通 信单元,4主通信单元,5显示通信单元,6马达控制单元,7参数显 示设置单元,8马达,IO单片微处理器,11局域网通信控制器(CAN 控制器),12通信收发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参见图1, 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包括人机界面单元l、可编程控制器2、马达控制单元6、参数显示设置单 元7、马达通信单元3、主通信单元4、显示通信单元5。人机界面单 元1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主通信单元4、马达通信单元3、显示通信 单元5间用控制器局域网线(CANBUS)连接进行通信主通信单元4 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马达通信单元3连接马达控制单元6,马达控制 单元6控制马达8,显示通信单元5连接参数显示设置单元7。主通信 单元4承担命令和控制参数的传递,把马达8的控制命令经马达通信 单元3发送至马达控制单元6,实现调墨控制。同时将各个马达8的位 置参数返回至可编程控制器2和参数显示设置单元7,在触摸屏1和面 板显示屏上显示。同时,显示通信单元5把参数显示设置单元7的设 置参数经主通信单元4和马达通信单元3送到马达控制单元6,从而实 现人机交互控制墨色调节。参见图2、图3,马达通信单元3、主通信单元4、显示通信单元5均包含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控制器局域网通信电路包括局域网通 信控制器1和通信收发器12。单片微处理器10的型号为Intel 8051 系列,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的型号为SJA1000,通信收发器12的型 号为TJA1050。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接口通过地址/数据线和多条控制 线与单片微处理器IO连接,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接口通过信号线与 通信收发器12接口连接,通信收发器12连接控制器局域阿总线。参见图3,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接口通过八位地址/数据线 (AD0 AD7)和若干条控制线与单片微处理器10接口连接,地址/数据 线(简称A/D线)用于在单片微处理器10与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之 间传递地址和数据。根据单片微处理器10的控制时序,地址/数据线上 首先出现欲寻址寄存器的地址,同时由P2.7经CS接口选通局域网通 信控制器ll (低电平有效),在ALE接口信号到来时局域网通信控制 器11锁存寄存器地址。如果是写数据到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单片微 处理器10此时将要写的数据放到地址/数据线上,然后发出WR信号 (低电平有效),将数据打入被选通的寄存器;若是从局域网通信控制 器U读数据,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将数据放到地址/数据线上,单片 微处理器10发出RD信号(低电平有效),读入数据。单片微处理器10在系统启动后首先对局域网通信控制器11进行 初始化,包括通信模式的选择、时钟分频器定义、验收码寄存器和验 收屏蔽寄存器设置、总线定时寄存器定义、输出控制寄存器设置等。 同时单片微处理器IO还控制控制器局域网帧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局域 网通信控制器11使用CAN2.0B的操作模式,使其最多可存储32个报 文,大大降低了数据超载的可能性。局域网通信控制器ll通过两条信 号线TXD和RXD与通信收发器12接口,实现总线(CANBUS)上数 据的接收及发送。在软件上,爭-片微处理器10通过向局域网通信控制 器11的发送缓冲器输出报文数据和发送命令,把指定节点地址的报文 发送到总线上,总线上的节点通过其验收滤波器识别与自身节点识别 码相同的报文来接收数据。当一个节点收到报文后,通过INT向单片 微处理器10发出中断请求。单片微处理器10响应中断请求后,从局 域网通信控制器11的接收缓冲器中取出报文数据处理。本技术采用控制器局域网(CAN网络)技术,能大大提高印 刷机械内的部件数,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无误,提高部件间的数据交 换和传输速度。权利要求1. 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包括人机界 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马达控制单元、参数显示设置单元,人机界 面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印刷机械电控装置还包括 马达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马达通信 单元、显示通信单元间用控制器局域网线连接进行通信,主通信单元 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马达通信单元连接马达控制单元,显示通信单元 连接参数显示设置单元。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控制器局域网技术的印刷机械电控装置,包括人机界面单元、可编程控制器、马达控制单元、参数显示设置单元,人机界面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印刷机械电控装置还包括马达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主通信单元、马达通信单元、显示通信单元间用控制器局域网线连接进行通信,主通信单元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马达通信单元连接马达控制单元,显示通信单元连接参数显示设置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湧童光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闻江电气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