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078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包括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机架以及设置在其上的并依次相连的出纸部、检测部、残次品剔除部与合格品收集部,所述出纸部与检测部均采用由传动辊轮进行驱动传送带进行传输,且二者由同一电机进行驱动,由变频电机直接驱动送纸传送带的主动传动辊轮转动,送纸传送带的从动传动辊轮与出纸传送带的主动传动辊轮的辊轴之间采用传送带连接,且送纸传送带的从动传动辊轮的辊轴上安装有离合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简便,适合于大批量小规格印品的质量检测,采用机器视觉技术不仅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且检测效果直观,能够自动完成检测、残次品的剔除以及合格品的收集,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品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印刷纸盒质量检
技术介绍
在印刷过程中,由于工艺等原因,印刷品往往会出现色差、套印不准 现象,还会出现一些诸如粘花、墨皮、缺色、带脏等缺陷点,从而生产过 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 一 些印刷次品。目前巿场上存在的印品检测机还不能 准确地检测模切下来的小规格印品,如香烟盒纸、牙膏盒纸、药品包装盒 等。对于这类小规格印品,印刷企业中一般釆用人工方法对印品外观进行 质量检测,在印品中抽样或印刷完成后逐一进行目测的方法分拣次品,检 测效率低、成本高、劳动强度大而且检测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 一 种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本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能够有效解决小规格 印刷纸盒的质量检测问题,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检测质量高、检测速度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印刷纸盒质量检 测机,包括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机架6以及设置在上的、依次相连的出 纸部1、检测部2、残次品剔除部3与合格品收集部4,所述出纸部1与检测 部2均采用传送带传输,且二者由同一变频电机7进行驱动,两部分传送带 均由传动辊轮进行驱动,通过变频电机7直接驱动送纸传送带8的主动传动 辊轮9转动,送纸传送带8的从动传动辊轮10与出纸传送带11的主动传动 辊轮9的辊轴12之间釆用传送带连接,送纸传送带8的从动传动辊轮10的辊轴12上安装有离合器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纸传送带11上方安装有高度可 调节的刀门1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部2包括送纸传送带8以 及位于其上的遮闭在遮光罩20内的面阵相机15与光源器16,遮光罩20下 对应的送纸传送带8上的区域为检测区域。所述送纸传送带8釆用宽为300mm的宽传输带,其上带有均匀密布的间 距为30mm的d)10mm筛子孔,所述检测区域面积为300腿x 300mm。作为本技术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纸传送带8上均匀密布有小 孔,对应的检测区域下方设置有利用真空泵21吸气所形成的真空箱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残次品剔除部3包括通过支轴 35固定在机架6上的翻板17、固定连接在翻板17上的转动连杆18、与转动 连杆18相接触并控制转动连杆18转动的电磁阀19和固定在机架6上使翻板 17复位的弹簧29以及对滚辊28。作为本技术的更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合格品收集部4中由调速电 机27驱动收纸传送带26。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包括 中央处理器30、编码器34、位置传感器31、显示器32以及报警装置33,中 央处理器30接收并处理检测部2、位置传感器31釆集的信号以及编码器34 传入的速度信号后,向残次品剔除部3发出相应控制指令,同时相应向显示 器32以及报警装置33输出相应控制信号。作为本技术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纸传送带8、出纸传送带11 与收纸传送带26均为橡胶皮带。综上,釆用本技术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具有以下优点1、釆 用机器视觉技术进行检测,检测精度高、检测速度快且检测效果直观;2、 各部分衔接紧凑、结构合理,使用、操作简便;3、适合于大批量小规格 印品的质量检测,检测过程完全实现智能化,自动完成检测、残次品的剔除以及合格品的收集,使得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的结构框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残次品剔除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l一出纸部;2 —-检测部;3—-残次品剔除部;4一合格品收集部;5 —-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6 —-机架;7—变频电机;8 —-送纸传送带;9_-主动传动辊轮;IO—从动传动辊轮;11-一出纸传送带;12-一辊轴;13—离合器;14-—刀门;15-一面阵相机;16 —光源器;17-一翻板;18-一转动连杆;19一电磁阀;20-一遮光罩;21-一真空泵;22 —真空箱;23-一被检测产品;24-一残次品;25—合格品;26-一收纸传送带;27-一调速电机;28—对滚辊;29-_弹簧;30-一中央处理器;31—位置传感器;32-—显示器;33-一报警装置;34—编码器;35-_支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主要包括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 机架6以及设置在上的、依次相连的出纸部1、检测部2、残次品剔除部3与 合格品收集部4。出纸部1将被检测对象传送至检测部2进行检测,检测部2 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送给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接收并处理传入的检测信号后与检测前预先输入的模板标准图像信号进行比对, 判断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值是否超出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范围。若二者之间存在 的差值超出预先设定的标准值范围,那么说明被检测对象为缺陷产品,此时 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通过定位检测向残次品剔除部3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将其剔除,否则为合格品输送至合格品收集部4。如图2、图3所示,所述出纸部1与检测部2均釆用传送带传输,且二 者由同一变频电机7进行驱动,两部分传送带均为橡胶皮带且都由传动辊轮 进行驱动。通过变频电机7直接驱动送纸传送带8的主动传动辊轮9转动, 送纸传送带8的从动传动辊轮10与出纸传送带11的主动传动辊轮9的辊轴 12之间釆用传送带连接,送纸传送带8的从动传动辊轮10的辊轴12上安装 有离合器13。在出纸传送带11上方安装有高度可调节的刀门14。根据被被 检测产品23的厚度来调节刀门14的高低, 一般情况下使其与传送带形成间 距为lmm左右的间隙,使得一叠被检测产品23中只有最下端的能被橡胶皮带 带出,从而完成一叠被检测产品23分离,每个被分离的被检测产品23随着 传动皮带被带至检测部,从而完成对被检测产品23逐个检测。由于出纸传送 带11与送纸传送带8由同一变频电机7进行驱动,因而在送纸传送带8的从 动传动辊轮10辊轴12上安装有离合器13,其作用就是实现二者的驱动切换, 如在需要维修检测部2等只需送纸传送带8动作而不需出纸部1连续出纸的 情况下,则利用离合器13切断出纸传送带11与送纸传送带8之间的驱动关 系。所述检测部2包括带有均句密布小孔的送纸传送带8以及位于其上、遮 闭在遮光罩20内的面阵相机15与光源器16,遮光罩20下对应的送纸传送 带8上的区域为检测区域,且在检测区域下方设置有利用真空泵21吸气所形 成的真空箱22。所述送纸传送带8釆用宽为300mm的宽传输带,其上带有均 匀密布的间距为30mm的cJ)10mm筛子孑L,所述检测区域面积为300mmx 300mm。 送纸传送带8釆用宽输送带形成检测平台,检测区域的正上方安装面阵相机 15作为系统前端釆集设备,旁置光源器16。为了屏蔽外界光线等干扰,将面阵相机15、光源器16和检测区域约300隨x 300mm用遮光罩20罩起来。在 检测区域下方用真空泵21进行抽风、吸气,使被检测产品23与送纸传送带 8间形成真空,以便使被检测产品23平稳伏贴地置于面阵相机15之下,利 于检测。如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纸盒质量检测机,包括视觉检测计算机系统(5),机架(6)以及设置在其上的依次相连的出纸部(1)、检测部(2)、残次品剔除部(3)与合格品收集部(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纸部(1)与检测部(2)均采用传送带传输,且二者由同一变频电机(7)进行驱动,两部分传送带均由传动辊轮进行驱动,通过变频电机(7)直接驱动送纸传送带(8)的主动传动辊轮(9)转动,送纸传送带(8)的从动传动辊轮(10)与出纸传送带(11)的主动传动辊轮(9)的辊轴(12)之间采用传送带连接,送纸传送带(8)的从动传动辊轮(10)的辊轴(12)上安装有离合器(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俊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环球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