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脂质转移调控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31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猪饲料添加剂,具体为一种猪脂质转移调控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猪品质不高的问题。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比例组成:龙蒿20-45%、罗勒10-30%、麦饭石10-20%、薄荷6-15%、牛至1-10%、L-肉碱5-15%、神仙草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猪肉脂肪细胞的分化、沉积机理,在生猪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将脂质进行分化和转移到肌肉内,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猪背膘厚度和腹内脂肪总量,提高了猪肉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猪饲料添加剂,具体为一种猪脂质转移调控剂
技术介绍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养猪生产发展很快,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养猪大国。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生猪存栏5087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470万头,占存栏猪的9.2%。生猪出栏54077万头,占全球屠宰头数的47.8%;猪肉产量4085万吨,几乎占我国总肉类产品的2/3。猪肉产量占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占全球猪肉产量的60%左右;年底存栏46469.5万头,占全球存栏生猪的49.4%;人均占有猪肉达到34.49公斤。我国养猪生产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目前养猪科技水平还比较低,生猪出栏率和屠宰猪每头平均胴体重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猪肉的重要出口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猪肉的出口量无论是绝对数还是占全国生产总量的相对数都一直呈下降趋势。出口活猪由1985年的295.55万头下降到1999年的196万头,出口鲜冷冻猪肉、出口猪肉罐头也分别由1985年的11.14万吨、9.86万吨减少到1999年的5万吨和3.83万吨。如果以胴体重计算活猪产量,进而估算出口猪肉的总重量,那么猪肉出口量与全国猪肉生产量之比也在不断下降,由1985年的2.51%,下降到1990年的1.91%,又进一步下降到1995年的1.13%,到1999年出口比重只有0.60%。但是猪肉产品出口绝对量的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猪肉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品和促生长剂,猪肉中的药物有还残留超标,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二是我国猪肉品质、口感差。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国内消费市场也经历了肥肉型→瘦肉型→优-->质风味型三步曲。消费者由原来的追求数量到对肉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猪肉不仅要安全、卫生,而且还要瘦肉率高,口感风味好。也就是说对优质猪肉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判定猪肉的优劣主要从有下几方面:颜色、pH、肌肉脂肪含量、嫩度、系水力、肌纤维粗细等要符合标准;二是指猪肉中各种有毒有害物的残留要降到一定限度。猪肉的脂肪主要沉积在背部(背膘)、腹内(板油)及肠系膜上,如果超过这一指标范围,则对猪肉的品质和市场销售有着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养猪行业大都以追求养殖数量和提高生长速度为主,而对猪肉的品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要想获得高质量的猪肉,则必须在猪的饲养方式上,饲养技术上加以改革,目前猪饲料添加剂有多种多样,而且添加剂目的也不一致,添加剂主要集中的目标是短期增肥等。目前市场上较常用的调节猪肉品质的添加剂有:澳洲易泰绿色肉质改进促长剂TMT泰美泰。TMT泰美泰是澳洲易泰进口的最新猪用肉质和体型改进剂,不含任何违禁药品。经大量试验验证,TMT泰美泰可以明显提高瘦肉率和改善体形,并且对瘦肉型猪的肉质问题(PSE肉)有特别效果。TMT泰美泰是目前市场上最新一代安全性饲料添加剂(瘦肉精、莱克多巴胺替代品),是绿色、安全、高效的瘦肉体型改进剂。主要成分:特殊氨基酸衍生物、酵母硒、维生素、离子平衡剂等。其特点是:①显著提高瘦肉率,无脂瘦肉增长速度提高33%,提高商品猪胴体瘦肉率和眼肌面积、降低背膘4厚度、提高屠宰率;明显改善生猪外观体形,后臀肌肉突出,腹部平直紧凑,背宽背沟深、腿部丰满。②使肉质变红(增加肌红蛋白含量)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系水率,降低滴水损失。作用机理:本品通过对下丘脑弓状核细胞细胞膜的保护作用,使下丘脑CAMP的含量升高,CAMP是细胞内的第二信使,能促进GnRH释放。另外,GnRH与腺垂体颗粒细胞上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腺垂体的腺苷酸环化酶(AC)-->-Camp-蛋白激酶(PK)系统,从而促进腺垂体LH和FSH的合成与释放。主要改善动物机体的肝脏循环和脑部血液循环,降低血氨含量,增强机体的合成代谢,促进生长和增重。本品可降低机体对能量的消耗,提高饲料能量的利用率,从而改善饲料报酬,促进增重;通过使某些受体兴奋,抑制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等的释放,降低蛋白质合成所需氨基酸的消耗,促进蛋白质合成,有较好的提高瘦肉率之功效。另外:我国科学家经过年十年的科技攻关,发现了猪肉脂肪细胞分化与调控的机理,在利用生物技术控制猪肉脂肪含量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发现为科学家今后通过营养调控等手段培育瘦肉型猪种以及应用脂肪细胞膜免疫功能提高猪生长性能、改善胴体品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生产实践基础,并在食品、医学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猪品质不高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猪脂质转移调控剂。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猪脂质转移调控剂,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比例组成:龙蒿20-45%、罗勒10-30%、麦饭石10-20%、薄荷6-15%、牛至1-10%、L-肉碱5-15%、神仙草1-10%。产品成分功能解析(1)龙蒿,拉丁名:ArtemisiadracunculusL.。饲用价值:青绿时期的龙蒿各种家畜都不采食。秋季枯黄后,适口性才有所提高,驴乐食,羊少量采食。晒制成干草各种家禽均可采食。龙蒿植株高大,个体产量高,青干草养分含量丰富,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纤维较低。在阉牛瘤胃中48小时的消化率为62.20%。(2)罗勒罗勒又名兰香唇形科植物罗勒的幼茎叶有香气,作为芳香蔬菜在色拉和肉的料理中使用。具有抗氧化和抗老化等功效。(3)薄荷拉丁名:Herba Menthae Heplocalycis,为唇-->形科,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薄荷醇,其次为薄荷酮(Menthone)及乙酸薄荷脂(Menthyl acetate)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薄荷油内服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而起到发汗解热作用;薄荷油能抑制胃肠平滑肌收缩,能对抗乙酸胆碱而呈现解痉作用。(4)牛至牛至属唇形科,其含丰富的活性物质,每1毫克叶中含抗衰老素超氧化岐化酶187.8微克,比苹果高出42倍。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芳香挥发油、苦味素和单宁,以及具有防腐、消炎和祛痰、助消化等性能的某些物质。(5)L-肉碱(又称维生素Bt)又称维生素Bt,肉碱是脂肪酸转运到细胞线粒体的唯一载体,具有降脂减肥作用,常用作为人的减肥食品添加剂。(6)麦饭石麦饭石含有人体所必需的钾、钠、钙、镁、磷常量元素和锌、铁、硒、铜、、锶、碘、氟、偏硅酸等十八种微量元素。它有生物活性、吸附性、矿化性、水质调整性四大性状。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细胞再生,防止细胞组织老化,促进细胞内能量的转换;增强抗病免疫能力;调节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调节过胖和过瘦,促进体形健美。(7)神仙草,在原产地名叫“雏菊”,中文学名“聚合草”。分布于朝鲜、日本、澳大利亚。我国引种栽培,它又是高质饲料,其根可入药。对比实验:剂量试验采用饲料添加方式,共分150克/kg饲料、120克/kg饲料、100克/kg·饲料、90克/kg·饲料、80克/kg·饲料,五个剂量组,每组10头育肥猪,经过60天试验,其结果为:100克/kg·饲料组脂肪总量、背膘厚均明显低于低剂量试验组。而影响猪肉嫩度的肌内脂肪含量,明显高于低剂量试验组(P<0.05),比高剂量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猪脂质转移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比例组成:龙蒿20-45%、罗勒10-30%、麦饭石10-20%、薄荷6-15%、牛至1-10%、L-肉碱5-15%、神仙草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猪脂质转移调控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按照重量比例组成:龙蒿20-45%、罗勒10-30%、麦饭石10-20%、薄荷6-15%、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洪洞县大槐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