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1349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4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环酰菌胺与氟啶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1~1: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尤其对由灰葡萄孢引起的各类作物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效,该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环酰菌胺与氟啶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1~1:15,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尤其对由灰葡萄孢引起的各类作物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效,该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延长了药剂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专利说明】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农药组合物,是以环酰菌胺和氟啶胺为有效成分,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作物灰霉病。
技术介绍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浸染,特别是真菌性病害,其种类多,为害严重。灰葡萄孢可引致多种植物的灰霉病,造成减产。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治作物病害主要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长期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用药,已经导致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农药产生了抗性,使用剂量和用药次数逐年增加仍难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也在增大,同时,对作物的安全性也难有保障。环酰菌胺主要为抑制黑色素的合成和促进植物抗菌素的产生,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各种灰霉病以及相关的菌核病、黑斑病等。对灰霉病有特效。氟啶胺属2,6- 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为蛋氨酸生物合成抑制剂,具有保护、治疗、叶片穿透及根部内吸活性,品对交链孢属、葡萄孢属、疫霉属、单轴霉属、核盘菌属和黑垦菌属菌非常有效,对抗苯并咪唑类和二羧酰亚胺类杀茵剂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兼有优良的控制食植性螨类的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也有卓越的防效,对由根霉菌引起的水 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不同农药品种的混配,是防治农业抗性病害的常见方法。通过农药配方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实际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延缓病害抗药性的产生,是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环酰菌胺和氟啶胺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用药量大、成本闻、对生态环境危害大、对作物安全性低等缺点,提供一种高效、安全、低毒且持效期长,有利于综合治理作物灰霉病害的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数比为15:1-1:15。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可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配制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等适合农业使用的应用剂型。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还含有农药制剂的常用助剂,包括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填充剂、填料、介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均为已知物质,是农药制剂中常用的各种助剂,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有所变化,并无特别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农业上的植物病害,尤其用于防治灰霉病。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在应用时应在病害发生前期或病害发生初期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通常采用喷雾的方法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农业上应用的其他使用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药组合物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在一定配比范围内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组合物的防治效果比单剂有了明显提高,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降低了用药成本,减少了农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本专利技术两种杀菌剂的组合,扩大了杀菌谱;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农药组合物的两种有效成份作用机制各不相同,可以克服长期单一使用药剂容易产生抗性的缺点,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对病害的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环酰菌胺与氟啶胺对灰葡萄孢的协同作用实测及理论等效线图(环酰菌胺与氟啶胺对灰葡萄孢的混配等效线,系列I为混配等效线,系列2为理论等效线)。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通过以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这些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制剂实施例1: (40%环酰菌胺.氟啶胺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环酰菌胺20%,氟啶胺20%,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黄原酸胶0.1%,十二烷基甜菜碱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丙三醇5%,阿拉伯胶0.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40%环酰菌胺.氟啶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2: ( 30%环酰菌胺.氟啶胺悬浮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环酰菌胺24%,氟啶胺6%,木质素磺酸盐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黄原酸胶0.1%,十二烷基甜菜碱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丙三醇5%,阿拉伯胶0.1%,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进行预先粉碎,再加入砂磨机中研磨,经高剪切混合后调配制得30%环酰菌胺.氟啶胺悬浮剂。制剂实施例3: ( 60%环酰菌胺.氟啶胺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环酰菌胺15%,氟啶胺45%,十二烷基硫酸钠6%,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4%,崩解剂氯化钠2%,粘结剂聚乙二醇3%,稳定可溶性淀粉3%,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60%环酰菌胺.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4: ( 50%环酰菌胺.氟啶胺水分散粒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环酰菌胺13%,氟啶胺37%,十二烷基硫酸钠6%,分散剂木质素磺酸盐4%,崩解剂氯化钠2%,粘结剂聚乙二醇3%,稳定可溶性淀粉3%,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干法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制备制即得50%环酰菌胺?氟啶胺水分散粒剂。制剂实施例5: (50%环酰菌胺.氟啶胺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环酰菌胺20%,氟啶胺30%,拉开粉3%,木质素磺酸盐6%,滑石粉15%,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50%环酰菌胺.氟啶胺可湿性粉剂。制剂实施例6: (40%环酰菌胺.氟啶胺可湿性粉剂)以下物质均为重量百分比:环酰菌胺12%,氟啶胺28%,拉开粉3%,木质素磺酸盐6%,滑石粉15%,高岭土补足至100%。将上述配方按比例粗粉碎后进入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经气流粉碎后即制得40%环酰菌胺.氟啶胺可湿性粉剂。生物测定实施例1: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为进一步了解环酰菌胺和氟啶胺混配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本专利技术人对环酰菌胺和氟啶胺混配进行了大量的配方筛选试验。表1、环酰菌胺和氟啶胺及其混配对灰葡萄孢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例为15:1~1: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防治作物病害,尤其适用于防治作物灰霉病。【文档编号】A01N37/24GK103828811SQ201310634440【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专利技术者】王礼文, 于飞, 陈佛祥, 朱刚, 冷忠国, 张志伟 申请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为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环酰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比例为15:1~1: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文于飞陈佛祥朱刚冷忠国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