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粉回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10836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6-02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粉回配装置,属于焦粉回配再利用技术领域,用于回收再利用焦化生产中产生的焦粉,其包括焦粉仓A、焦粉仓B、焦粉仓C,球磨机、水循环系统、压滤机、混煤机、破碎机、地面除尘系统、至少一个单种煤仓,所述焦粉仓A与球磨机之间设有计量传送装置A,球磨机与压滤机连接,水循环系统与球磨机、压滤机连接;压滤机通过计量传送装置B与混煤机连接,混煤机通过传送装置甲与焦粉仓C连接,所述焦粉仓C、单种煤仓均通过计量传送装置C、传送装置乙与破碎机连接,破碎机通过传送装置丙与焦炉系统连接;所述地面除尘系统通过计量传送装置D与焦粉仓B连接;其能够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解决传统焦粉回收利用存在的技术缺陷。(*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粉回配装置,属于焦粉回配再利用
,用于回收再利用焦化生产中产生的焦粉,其包括焦粉仓A、焦粉仓B、焦粉仓C,球磨机、水循环系统、压滤机、混煤机、破碎机、地面除尘系统、至少一个单种煤仓,所述焦粉仓A与球磨机之间设有计量传送装置A,球磨机与压滤机连接,水循环系统与球磨机、压滤机连接;压滤机通过计量传送装置B与混煤机连接,混煤机通过传送装置甲与焦粉仓C连接,所述焦粉仓C、单种煤仓均通过计量传送装置C、传送装置乙与破碎机连接,破碎机通过传送装置丙与焦炉系统连接;所述地面除尘系统通过计量传送装置D与焦粉仓B连接;其能够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解决传统焦粉回收利用存在的技术缺陷。【专利说明】焦粉回配装置
本技术属于焦粉回配再利用
,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焦粉回配装置。
技术介绍
焦化企业在正常生产及转运过程中,焦粉的产量一般占焦炭总量的4%_5%左右,这些焦粉除少部分被烧结厂作为粗焦使用外,大量的过细焦粉被运到废弃场。一方面,焦粉作为焦化企业产品之一,需求少、价格低、焦粉积压量大;另一方面,我国虽然炼焦煤品种齐全,但产量和地域分布不均,炼焦煤资源短缺及价格上涨,使得焦炭成本高涨。在炼焦煤资源紧缺和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实施焦粉回配以替代原料煤,既可拓展炼焦煤资源,降低焦炭生产成本,又可解决焦粉积压和销售困难问题。焦粉回配工艺分为湿法焦粉回配工艺与干法焦粉回配工艺。湿法焦粉回配工艺需要设置沉淀池,其基建成本高;干法焦粉回配工艺在焦粉的运输、研磨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污染,需要配置相应的除尘设施,使得工艺变得复杂。为克服上述缺陷,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47336.3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炼焦废料干焦粉和湿焦粉的回配工艺,此工艺能够解决炼焦废料干焦粉与湿焦粉的综合利用问题,既改善了环境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上述工艺中的湿焦粉是从沉淀池内经抓斗起重机捞起的焦粉,焦粉的回配利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运用该工艺的生产装置还有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粉回配装置,其能够在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降低焦粉积压,减少基建成本、降低环境污染、拓展焦粉回配利用范围降低局限性。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所述的焦粉回配装置,包括焦粉仓A、焦粉仓B、焦粉仓C,球磨机、水循环系统、压滤机、混煤机、破碎机、地面除尘系统、至少一个单种煤仓,所述焦粉仓A与球磨机之间设有计量传送装置A,球磨机与压滤机连接,水循环系统与球磨机、压滤机连接;压滤机通过计量传送装置B与混煤机连接,混煤机通过传送装置甲与焦粉仓C连接,所述焦粉仓C、单种煤仓均通过计量传送装置C、传送装置乙与破碎机连接,破碎机通过传送装置丙与焦炉系统连接;所述地面除尘系统通过计量传送装置D与焦粉仓B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池、给水池、水泵,所述回水池通过回水管与压滤机连接,回水池与给水池连接,给水池通过水泵、给水管与球磨机连接。所述给水管上设有流量计。所述计量传送装置A、计量传送装置B、计量传送装置C、计量传送装置D均采用电子皮带秤;所述传送装置甲、传送装置乙、传送装置丙采用配煤皮带。电子皮带秤有助于精确的计量物料的重量,便于在配料过程中精确控制。所述球磨机开口处设有物料阀门。所述球磨机与压滤机之间设有管道,焦粉仓B和混煤机通过密封管道连接。管道连接有助于防止环境中的扬尘等污染。所述流量计为电磁流量计,安装于水泵与球磨机之间。电磁流量计有助于精确计量所需添加水的多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利用焦粉的新途径,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湿法回配工艺与干法回配工艺存在的缺陷;2、本技术解决了干湿法焦粉回配工艺存在的应用局限性的问题,有效地扩大了焦粉回配利用的范围;3、本技术采用精确的计量装置对比例进行控制,相对于传统的回配方法,其能够提高回配焦粉的粒度与混合的均匀性,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中:1、焦粉仓A ;2、计量传送装置A ;3、球磨机;4、计量传送装置D ;5、地面除尘系统;6、水泵;7、压滤机;8、焦粉仓B ;9、回水池;10、计量传送装置B ;11、混煤机;12、传送装置甲;13、焦粉仓C ;14、单种煤仓;15、计量传送装置C ;16、传送装置乙;17、破碎机;18、传送装置丙;19、焦炉系统;20、流量计;21、给水池;22、给水管;23、回水管;24、物料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实施例1:一种焦粉回配装置,包括焦粉仓Al、焦粉仓B8、焦粉仓C13,球磨机3、水循环系统、压滤机7、混煤机11、破碎机17、地面除尘系统5、单种煤仓14,所述焦粉仓Al与球磨机3之间设有计量传送装置A2,球磨机3与压滤机7连接,水循环系统与球磨机3、压滤机7连接;压滤机7通过计量传送装置BlO与混煤机11连接,混煤机11通过传送装置甲12与焦粉仓C13连接,所述焦粉仓C13、单种煤仓14均通过计量传送装置C15、传送装置乙16与破碎机17连接,破碎机17通过传送装置丙18与焦炉系统19连接;所述地面除尘系统5通过计量传送装置D4与焦粉仓B8连接。实施例2: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回水池9、给水池21、水泵6,回水池9通过回水管23与压滤机7连接,回水池9与给水池21连接,给水池21通过水泵6、给水管22与球磨机3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其余装置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所述给水管22上设有流量计20,流量计20采用电磁流量计,安装于水泵6与球磨机3之间;所述计量传送装置A2、计量传送装置B10、计量传送装置C15、计量传送装置D4均采用电子皮带秤;所述传送装置甲12、传送装置乙16、传送装置丙18采用配煤皮带。所述球磨机3的开口处设有物料阀门24 ;球磨机3与压滤机7之间设有管道,焦粉仓B8和混煤机11通过密封管道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其余装置部分与实施例2相同。结合实施例3对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作如下描述:本技术属于间歇运行装置,球磨机3的进料口在上方,打开球磨机3的物料阀门24,来自焦粉仓Al的焦粉通过计量传送装置A2送至球磨机3,水泵6向球磨机3内按照焦粉与水的质量比60?65:35?40进行充水,给水管22上设有流量计20,流量计20采用电磁流量计,以便调节水泵6的给水量。装料完毕后,关闭球磨机3的物料阀门24,开启球磨机3,待焦粉粒度小于等于0.5mm所占比例为55%?80%( 18h_21h)以上,结束研磨,球磨机3放料。球磨机3通过管道进入压滤机7,启动压滤机7,压滤机7排出的水通过回水管23排到回水池,滤饼通过计量传送装置BlO运至混煤机11,与地面除尘系统5通过计量传送装置D4运送到焦粉仓B8的焦粉在混煤机11内按照比例混合均匀,经混煤机11混合后的焦粉中的含水量约为8%?12%。从混煤机11排出的焦粉通过传送装置甲12送至焦粉仓C13用于配煤,焦粉仓C13内的焦粉与单种煤仓14内的单种煤按照配煤比例通过计量传送装置C15进行配煤,配合煤通过传送装置乙16运送到破碎机17内破碎,再通过传送装置丙18送至焦炉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粉回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焦粉仓A(1)、焦粉仓B(8)、焦粉仓C(13),球磨机(3)、水循环系统、压滤机(7)、混煤机(11)、破碎机(17)、地面除尘系统(5)、至少一个单种煤仓(14),所述焦粉仓A(1)与球磨机(3)之间设有计量传送装置A(2),球磨机(3)与压滤机(7)连接,水循环系统与球磨机(3)、压滤机(7)连接;压滤机(7)通过计量传送装置B(10)与混煤机(11)连接,混煤机(11)通过传送装置甲(12)与焦粉仓C(13)连接,所述焦粉仓C(13)、单种煤仓(14)均通过计量传送装置C(15)、传送装置乙(16)与破碎机(17)连接,破碎机(17)通过传送装置丙(18)与焦炉系统(19)连接;所述地面除尘系统(5)通过计量传送装置D(4)与焦粉仓B(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宝兴何西文许宝坤赵兴丽张波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恒昌焦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