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10455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印刷机,具有:油墨容池;油墨供给源;连接油墨容池和油墨供给源的油墨管路。上述印刷机使用由该油墨供给源供给、并存留在该油墨容池中的油墨进行印刷,上述油墨管路具有:油墨回收管,其油墨回收用的一端的开口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用来将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油墨供给管,其油墨供给用的一端的开口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用来将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在印刷时,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流经上述油墨供给管后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并从上述油墨容池流经上述油墨回收管后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上述油墨回收管和上述油墨供给管分别具有能在上述油墨供给源和上述油墨容池之间向正反两方向输送油墨的输送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更详细地说,是一种在印刷时能防止油墨硬化、并且在供给/回收油墨时能提高油墨供给/回收效率的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
技术介绍
以往,用印刷机向纸板上进行的印刷例如用苯胺油墨向瓦楞板纸上进行的印刷是以将涂布有油墨的印版压力接触到纸上的方式进行的。该印刷机例如像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55-45568号和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0-119539号中所公开的那样,其具有油墨容池,该油墨容池形成于一对辊子之间,在该一对辊子其中之一的表面上设有印版;油墨供给源;以及油墨供给管路和油墨回收管路,其将油墨容池和油墨供给源连接起来,并可使油墨在其之间流动通过。通过将存留在油墨容池中的油墨转移至印版上,对纸的表面进行印刷。更详细地说,印刷时,通过从油墨供给源经过油墨供给管向油墨容池供给苯胺油墨,并从油墨容池经油墨回收管向油墨供给源回收苯胺油墨,可使保持油墨容池内的油墨流动状态的油墨循环,以防止苯胺油墨固化,从而,能使用苯胺油墨进行印刷。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油墨循环路径的不同,使用这种苯胺油墨的印刷机可分为以下两大类。第1类,如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55-45568号公报中所公示的那样,将油墨盘设置在一对辊子的各端部的下方。根据该类型,印刷时的油墨循环路径路经油墨容池的各端部,由油墨盘、油墨回收管路、油墨供给源、油墨供给管和油墨容池等形成。第2类,如日本技术公开公报实开昭60-119539号公报中所公示的那样,在一对辊子的各端部设置一对围堰闸板构件。根据该类型,印刷时的油墨循环路径路经油墨容池的液面,由油墨回收管路、油墨供给源、油墨供给管和油墨容池等形成。然而,在印刷前的油墨供给时、以及在印刷后的油墨回收时会产生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由于在供给油墨时要从油墨供给源向油墨容池供给油墨,所以在印刷时,在使油墨循环的油墨供给管和油墨回收管这两种管中仅能利用油墨供给管,而不得不停止由油墨回收管所进行的油墨输送。另一方面,由于在回收油墨时要将油墨从油墨容池回收至油墨供给源,所以在印刷时,在使油墨循环的油墨供给管和油墨回收管这两种管中仅能利用油墨回收管,而不得不停止由油墨供给管所进行的油墨输送。这样,在现有的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中,虽然在印刷时可防止油墨的固化,然而在印刷前的油墨供给时、和在印刷后的油墨回收时却难确保供给和回收效率。第二,特别是对于第2类的设有一对围堰闸板构件的类型而言,油墨回收的场合、油墨供给的场合不同,油墨容池内的油墨液面对应于油墨回收而降低,还由于剖面为前端细的油墨容池的形状的缘故,所以必须使油墨回收嘴的前端定位于油墨容池的底部以便进行回收,因而难于确保残留在油墨容池内的油墨回收率。在油墨回收后用清洗剂清洗一对辊子的侧面时也是如此。第三,由于人们要求适应时下常用的小批量、以及高效进行换色,所以在业界中便出现如下倾向,即,对具有一对围堰闸板构件的第2类印刷机的需求高于对具有油墨盘的第1类印刷机的需求。更详细地说,在对两类印刷机的油墨循环路径、特别是对二者中的油墨管路的长度进行比较时,由于第2种类型的印刷机没有油墨盘,所以其油墨循环路径较短,因而其能有效地进行油墨和清洗剂的供给/回收。因此,对于现有的第1类印刷机械,人们要求将油墨盘去掉,代之以设置一对围堰闸门构件,由此改造油墨循环路径。然而,在对现有的第1类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进行改造时,如果与一对围堰闸门构件相对独立地将油墨输送管设置在油墨容池周围,则为了确保油墨回收时的回收率,必须将油墨输送管一端的流入开口设置在油墨容池的底部附近,因而固定油墨输送管的支撑需要时间,不易进行有效的改造。从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该印刷机以苯胺油墨作为使用对象,能通过印刷时使油墨循环来防止苯胺油墨固化,并能在油墨供给时和油墨回收时提高油墨供给和油墨回收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该印刷机能有效地对现有的油墨盘类的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进行改造。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一对围堰闸板并使用苯胺油墨的印刷机,该印刷机能提高油墨回收率。鉴于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机具有油墨容池;油墨供给源;以及油墨管路,其将油墨容池和油墨供给源连接起来,使油墨能够在其间流动;上述印刷机使用由该油墨供给源供给、并存留在该油墨容池中的油墨进行印刷,其中,上述油墨管路具有油墨回收管,其油墨回收用的一端的开口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用来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油墨供给管,其油墨供给用的一端的开口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用来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这样,在印刷时,通过使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流经上述油墨供给管后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并通过使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流经上述油墨回收管后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使上述油墨容池内的油墨保持流动状态,上述油墨回收管和上述油墨供给管分别具有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能在上述油墨供给源和上述油墨容池之间向正反两个方向输送油墨,这样,在油墨回收时,可将上述油墨回收管和上述油墨供给管同时作为油墨回收管使用,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另一方面,在油墨供给时,可将上述油墨供给管和上述油墨回收管同时作为油墨供给管使用,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根据这种结构的印刷机,在印刷时,通过由油墨供给管将苯胺油墨从油墨供给源供给至油墨容池;并由油墨供给管将苯胺油墨从油墨容池回收至油墨供给源,可使油墨管路循环,使油墨容池内的油墨保持流动状态、以防止苯胺油墨固化,因此能用苯胺油墨进行印刷。在油墨供给时,通过使设在油墨回收管上的输送机构中的油墨朝向与印刷时相反的方向流动,除油墨供给管以外还可由油墨回收管将油墨从油墨供给源供给至油墨容池。与仅用油墨供给管供给的场合相比,仅凭借输送机构的正反方向切换即可提高油墨供给的效率。另一方面,在油墨回收时,通过使设在油墨供给管上的输送机构的油墨朝向与印刷时相反的方向流动,除油墨回收管以外还可由油墨供给管将油墨从油墨容池回收至油墨供给源。与仅用油墨回收管供给的场合相比,仅凭借输送机构的正反方向切换即可提高油墨回收的效率。另外,上述油墨容池包括油墨转移辊,用来将油墨转移至印版上;油墨挤压体,其沿该油墨转移辊的轴向延伸,并通过与该油墨转移辊接触来对转移的油墨量进行调节;一对围堰闸板构件,其分别设置在上述油墨转移辊和上述油墨挤压体的两轴端上,上述一对围堰闸板构件,在各自的内部设有油墨通路,该油墨通路一直延伸至设置在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的内表面上的流入/流出开口处,最好使该油墨通路与上述油墨管路连通。此外,在上述油墨容池内具有一对油墨刮板,其分别设置为与构成上述油墨容池的上述油墨转移辊和上述油墨挤压体的侧面呈抵接状;刮板移动机构,其可使上述一对油墨刮板沿上述油墨转移辊的轴向彼此反向移动;保湿液供给源,其与上述油墨供给管连接;上述油墨供给用的一端开口配置在上述一对油墨刮板之间,由此,当上述一对油墨刮板分别朝向各自对应的辊子轴端彼此反向移动时,通过将来自上述保湿液供给源的保湿液从上述油墨供给用一端开口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内,由此对被上述一对油墨刮板夹在其间的上述油墨转移辊的部分进行保湿。根据这种结构的印刷机,使一对油墨刮板分别朝向各自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机,具有:油墨容池;油墨供给源;以及油墨管路,其将油墨容池和油墨供给源连接起来,使油墨能够在其间流动;上述印刷机使用由该油墨供给源供给、并存留在该油墨容池中的油墨进行印刷,其特征为,上述油墨管路具有:油墨回收管,其油墨回收用一端的开口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用来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油墨供给管,其油墨供给用一端的开口面朝上述油墨容池,用来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这样,在印刷时,通过使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供给源流经上述油墨供给管后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并通过使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流经上述油墨回收管后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使上述油墨容池内的油墨保持流动状态,上述油墨回收管和上述油墨供给管分别具有输送机构,该输送机构能在上述油墨供给源和上述油墨容池之间向正反两个方 向输送油墨,这样,在油墨回收时,可将上述油墨回收管和上述油墨供给管同时作为油墨回收管使用,将苯胺油墨从上述油墨容池回收至上述油墨供给源;另一方面,在油墨供给时,可将上述油墨供给管和上述油墨回收管同时作为油墨供给管使用,将苯胺油墨从上 述油墨供给源供给至上述油墨容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广美足立宇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矶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