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99731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30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液压油箱,包括:油箱主体以及设置在油箱主体内的隔离部件;其中,油箱主体上开设有回油口以及吸油口;隔离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隔板,至少两个隔板将油箱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油室;回油口和吸油口位于不同的两个油室内;每个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油液经过的网孔,以使经由回油口进入油箱主体内的油液经过油箱主体内的所有油室后进入吸油口;其中,构成网孔的每个通孔的大小满足油液在通过各通孔时能排除油液中的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箱的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良好,可以很好地排除液压油中的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液压油箱,包括:油箱主体以及设置在油箱主体内的隔离部件;其中,油箱主体上开设有回油口以及吸油口;隔离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隔板,至少两个隔板将油箱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油室;回油口和吸油口位于不同的两个油室内;每个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油液经过的网孔,以使经由回油口进入油箱主体内的油液经过油箱主体内的所有油室后进入吸油口;其中,构成网孔的每个通孔的大小满足油液在通过各通孔时能排除油液中的空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箱的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良好,可以很好地排除液压油中的气泡。【专利说明】一种液压油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液压油箱。
技术介绍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系统由于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运动惯性小、反应速度快、操纵控制方便、可实现大范围的无极调速以及可自动实现过载保护等诸多优点,所以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液压油箱作为液压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起着重要作用,如液压油箱担负着储存液压系统循环所需的油液,维持液压系统工作温度,分离油液中混入的空气和沉淀物的重任。通常,为了增大液压油流循环的途径,以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油箱的箱体内通过设置隔板,使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地远些,但是隔板上设置的为了使油液流经隔板的通孔对排除液压油中的空气极不理想,这样会使液压泵以及马达的寿命缩短。综上所述,目前亟需一种既可以增大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距离,又可以很好地排除液压油中的气泡的液压油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液压油箱,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很好地排除液压油中的气泡,以延长液压泵及马达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加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液压油箱,包括油箱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主体内的隔离部件;其中,所述油箱主体上开设有回油口以及吸油口 ;所述隔离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隔板,所述至少两个隔板将所述油箱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油室;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吸油口位于不同的两个所述油室内;每个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油液经过的网孔,以使经由所述回油口进入所述油箱主体内的油液经过油箱主体内的所有所述油室后进入所述吸油口 ;其中,构成所述网孔的每个通孔的大小满足油液在通过各所述通孔时能排除油液中的空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进一步地,所述隔离部件包括三个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油箱主体的内腔分隔为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所述第二隔板设置于第二油室内,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第二油室分隔为第三油室和第四油室;其中,所述第三油室置于所述第四油室的下方;所述第三隔板设置于所述第四油室内,所述第三隔板的两相邻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连接,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第四油室分隔为第五油室和第六油室;所述回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三油室内,所述吸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油室。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在位于所述第六油室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网孔,所述第一网孔将所述第六油室与所述第一油室连通,以使所述第六油室内的油液经所述第一网孔流入所述第一油室内;所述第二隔板在位于第五油室且接近第一隔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网孔,所述第二网孔将所述第五油室与所述第三油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三油室内的油液经所述第二网孔流入所述第五油室;所述第三隔板在远离第一隔板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网孔,所述第三网孔将所述第五油室与所述第六油室连通,以使所述第五油室内的油液经所述第三网孔流入所述第六油室。进一步地,所述吸油口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油箱主体的底板。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箱还包括吸油过滤器,所述吸油过滤器安装在油箱主体上且覆盖所述吸油口。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口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油箱主体的底板。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口连接有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置于所述第三油室内,且所述导油管的出油端接近所述油箱主体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口至少为一个;所述吸油口至少为一个;所述吸油过滤器至少为一个且与所述吸油口的个数一致。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箱还包括加油口,所述加油口设置于所述油箱主体上,且所述加油口的位置高于所述吸油口的位置。进一步地,构成所述网孔的每个通孔的孔径为0.3_3mm。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液压油箱至少具有下列优点:(I)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箱一方面通过在油箱主体内设置至少两个隔板,以将油箱主体的内腔分隔为多个油室,使经由回油口进入油箱主体内的油液经过油箱主体内的所有油室后进入所述吸油口 ;从而增大回油口和吸油口之间油液的流路,这样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的效果;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每个隔板上都设置有用于使油液经过的网孔,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大油液的流动路径,还可以更好地排除油液中的气泡。(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箱上的吸油过滤器设置在油箱主体的侧板上,以方便吸油过滤器的更换或者安装。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箱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箱的透视图;图3是图2提供的液压油箱的主视图;图4为图2提供的液压油箱的俯视图。其中,I油箱主体、11回油口、12吸油口、13进油口、21隔板、211网孔、22第一隔板、23第二隔板、24第三隔板、221第一网孔、231第二网孔、241第三网孔、101第一油室、102第三油室、103第五油室、104第六油室、111导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液压油箱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液压油箱,如图1所示,该液压油箱包括油箱主体I以及设置在油箱主体I内的隔离部件。其中,该油箱主体I上开设有回油口 11以及吸油口 12。隔离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隔板21,该至少两个隔板21将油箱主体I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油室,且回油口 11和吸油口 12位于不同的两个油室内。每个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油液经过的网孔211,网孔211用于使经由回油口 11进入油箱主体I内的油液依次经过油箱主体I内的所有油室后进入吸油口 12。其中,构成网孔211的每个通孔的内径为0.3-3mm,在油液经过隔板21上的网孔211时,网孔211上的各个0.3_3mm的通孔可捕捉油液中的气泡以及除去混在油液中的气泡,从而满足油液在通过各所述网孔211上的通孔时能排除油液中的空气。本实施例提供的液压油箱通过上述设计,一方面增大了油液流循环的途径,从而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另一方面,每个隔板21上设置的网孔211能够很好地排除油液中的气泡,从而延长液压泵以及马达的使用寿命。较佳的,如图2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油箱主体内的隔离部件;其中,所述油箱主体上开设有回油口以及吸油口;所述隔离部件包括至少两个隔板,所述至少两个隔板将所述油箱主体的内腔分隔为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油室;所述回油口和所述吸油口位于不同的两个所述油室内;每个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用于使油液经过的网孔,以使经由所述回油口进入所述油箱主体内的油液经过油箱主体内的所有所述油室后进入所述吸油口;其中,构成所述网孔的每个通孔的大小满足油液在通过各所述通孔时能排除油液中的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健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开发区合创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