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农用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8269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9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农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秆粉35-40、磷矿粉20-25、白云石粉22-24、生石灰18-20、贝壳粉15-18、硅藻土12-15、草炭10-13、尿素7-11、磷酸一铵6-10、氯化钾5-8、硫酸锌3-4、土壤调节剂10-1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肥料,植物提供了能量与养料,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添加的土壤调节剂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植物对于养分与水分的吸收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农用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秆粉35-40、磷矿粉20-25、白云石粉22-24、生石灰18-20、贝壳粉15-18、硅藻土12-15、草炭10-13、尿素7-11、磷酸一铵6-10、氯化钾5-8、硫酸锌3-4、土壤调节剂10-13;本专利技术的肥料,植物提供了能量与养料,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土壤调节剂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植物对于养分与水分的吸收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农业影响到国家生存问题,也是其他产业的基础。我国是农业的大国,因此农业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民生问题。目前,全球正面临着资源破坏、环境恶化等严峻问题,作为人口、资源和农业大国的中国,这个问题尤为突出。造成这种局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反省:肥料的养分单一,不能提供作物以全面合理的养分;使用后使土壤酸碱化或盐碱化,使土壤品质下降;由于土壤品质下降,缓冲能力大大降低,使用无机肥料难于收效且容易造成肥害;使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获得持续发展。本专利技术的肥料,植物提供了能量与养料,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土壤调节剂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植物对于养分与水分的吸收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肥料目的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稻杆粉35-40、磷矿粉20-25、白云石粉22_24、生石灰18-20、贝壳粉15-18、硅藻土 12-15、草炭10-13、尿素7-11、磷酸一铵6-10、氯化钾5-8、硫酸锌3-4、土壤调节剂10-13 ;所述土壤调节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硅藻土100-120、纳米碳粉1-2、油脚4-5、偏硅酸钠4_5、抗坏血酸1_2、硅烷偶联剂KH5501-2、亚硒酸钠3-4、硫酸锌3-4、硫酸锰1-2、硼砂2-3、硫酸亚铁3_4、钥酸铵1_2、壳聚糖2_3、冬青油1-2、柠檬酸三丁酯1-2、纳米玉石粉2-3、苦参粉4-5 ;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亚硒酸钠、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硫酸亚铁、钥酸铵混合研磨,得到200-400目粉末,再加入纳米碳粉、硅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研磨得细粉,再在1200-1500转/分下搅拌30-45分钟,即得。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I)将秸杆粉、草炭、硅藻土、土壤调节剂混合均匀后,密封条件下,堆放2个月,每隔3星期翻堆一次;(2)将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锌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融合后,再放入磷矿、白云石粉,继续搅拌,最后将生石灰、贝壳粉加入其中,搅拌均匀,与步骤I的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造粒;(3)将尿素与上述颗粒混合均匀,即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肥料,植物提供了能量与养料,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添加的土壤调节剂可有效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植物对于养分与水分的吸收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的影响。添加的生石灰、贝壳粉不仅为植物提供丰富额的钙质,还起到杀虫灭菌的作用,同时还有很好的吸附性。,白云石粉不仅可以调节土壤酸性,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而且可提高土壤的PH值。另外还可以防止钙镁比例失调而诱发的植物叶子缺镁,改善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促进植物根系的发育。具体实施方案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稻杆粉34、磷矿粉23、白云石粉24、生石灰18、贝壳粉16、硅藻土 13、草炭12、尿素9、磷酸一铵9、氯化钾7、硫酸锌4、土壤调节剂13 ;所述土壤调节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硅藻土100、纳米碳粉2、油脚4、偏硅酸钠5、抗坏血酸2、硅烷偶联剂KH5501、亚硒酸钠4、硫酸锌4、硫酸锰2、硼砂2、硫酸亚铁3、钥酸铵1、壳聚糖3、冬青油2、柠檬酸三丁酯1、纳米玉石粉3、苦参粉4 ;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亚硒酸钠、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硫酸亚铁、钥酸铵混合研磨,得到200-400目粉末,再加入纳米碳粉、硅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研磨得细粉,再在1200-1500转/分下搅拌30-45分钟,即得。肥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I)将秸杆粉、草炭、硅藻土、土壤调节剂混合均匀后,密封条件下,堆放2个月,每隔3星期翻堆一次;(2)将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锌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融合后,再放入磷矿、白云石粉,继续搅拌,最后将生石灰、贝壳粉加入其中,搅拌均匀,与步骤I的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造粒;``(3)将尿素与上述颗粒混合均匀,即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价值,实施人将具有同等肥力的杂交水稻的田地平均分为6块,其中3块施加本专利技术的肥料,另外3块使用同等分量的普通肥料,取其平均值,试验结果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农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杆粉35-40、磷矿粉20-25、白云石粉22-24、生石灰18-20、贝壳粉15-18、硅藻土 12-15、草炭10-13、尿素7-11、磷酸一铵6-10、氯化钾5-8、硫酸锌3-4、土壤调节剂10-13 ; 所述土壤调节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硅藻土 100-120、纳米碳粉1-2、油脚4-5、偏硅酸钠4-5、抗坏血酸1-2、硅烷偶联剂KH550 1_2、亚硒酸钠3-4、硫酸锌3-4、硫酸锰1-2、硼砂2-3、硫酸亚铁3_4、钥酸铵1_2、壳聚糖2_3、冬青油1_2、柠檬酸三丁酯1-2、纳米玉石粉2-3、苦参粉4-5 ;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亚硒酸钠、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硫酸亚铁、钥酸铵混合研磨,得到200-400目粉末,再加入纳米碳粉、硅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研磨得细粉,再在1200-1500转/分下搅拌30-45分钟,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复合农用肥料,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秸杆粉、草炭、硅藻土、土壤调节剂混合均匀后,密封条件下,堆放2个月,每隔3星期翻堆一次; (2)将磷酸一铵、氯化钾、硫酸锌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融合后,再放入磷矿、白云石粉,继续搅拌,最后将生石灰、贝壳粉加入其中,搅拌均匀,与步骤I的物料混合均匀后,送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造粒; (3)将尿素与上述颗粒混合均匀,即可。`【文档编号】C05G3/04GK103819284SQ201310544456【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6日 【专利技术者】杨雪林, 胡玉兵 申请人: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农用肥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秸秆粉35?40、磷矿粉20?25、白云石粉22?24、生石灰18?20、贝壳粉15?18、硅藻土12?15、草炭10?13、尿素7?11、磷酸一铵6?10、氯化钾5?8、硫酸锌3?4、土壤调节剂10?13;所述土壤调节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称取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硅藻土100?120、纳米碳粉1?2、油脚4?5、偏硅酸钠4?5、抗坏血酸1?2、硅烷偶联剂KH550?1?2、亚硒酸钠3?4、硫酸锌3?4、硫酸锰1?2、硼砂2?3、硫酸亚铁3?4、钼酸铵1?2、壳聚糖2?3、冬青油1?2、柠檬酸三丁酯1?2、纳米玉石粉2?3、苦参粉4?5;制备方法是将硅藻土与亚硒酸钠、硫酸锌、硫酸锰、硼砂、硫酸亚铁、钼酸铵混合研磨,得到200?400目粉末,再加入纳米碳粉、硅烷偶联剂KH550继续研磨分散均匀;再加入其它剩余成分,研磨得细粉,再在1200?1500转/分下搅拌30?45分钟,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林胡玉兵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科邦生态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