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191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5: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秆100-125、畜禽粪便300-400、烟叶下脚料80-100、川楝子50-60、野菊花80-100、尿素60-80、硫酸钾50-75、氯化铵45-60、亚硒酸钠35-50、硫酸锌15-20、EM菌剂3-4、土壤改良剂10-12;原料通过添加EM菌剂高温发酵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克服农作物的烂根、黄叶和死苗症状,本发明专利技术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玉石成分,其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同时能有效吸附、固化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减少重金属元素被作物吸收,能提高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秆100-125、畜禽粪便300-400、烟叶下脚料80-100、川楝子50-60、野菊花80-100、尿素60-80、硫酸钾50-75、氯化铵45-60、亚硒酸钠35-50、硫酸锌15-20、EM菌剂3-4、土壤改良剂10-12;原料通过添加EM菌剂高温发酵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克服农作物的烂根、黄叶和死苗症状,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玉石成分,其中含有大量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同时能有效吸附、固化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减少重金属元素被作物吸收,能提高作物产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农业是工业和服务业等其他产业的基础,农业的兴衰是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目前,全球正面临着人口增多和环境恶化的严峻问题,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的中国,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种过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是无机肥料的大量使用。这种无机肥料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养分单一,不能提供作物以全面合理的养分;2、使用后使土壤酸碱化或盐碱化,使土壤品质下降;3、由于土壤品质下降,缓冲能力大大降低,使用无机肥料难于收效且容易造成肥害;4、使用的作物由于养分不均衡,抗病能力下降;5、在无机肥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同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6、使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中,难以获得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合理、成分全面、配方科学、能迅速全面提高土壤品质、作用持久、收效明显并且对环境友好的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杆100-125、畜禽粪便300-400、烟叶下脚料80-100、川楝子50-60、野菊花80-100、尿素60-80、硫酸钾50-75、氯化铵45-60、亚硒酸钠35-50、硫酸锌15-20、EM菌剂3_4、土壤改良剂 10-12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风化煤120-130、醇酯十二 2-3、纳米玉石粉3-4、硼砂1-2、水杨酸1-2、纳米碳酸钙2-3、新戊二醇2-3、大豆油1-2、亚硒酸钠2-3、桉树油3_4、白背叶根4_5、巴蕉根3_4、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白背叶根、巴蕉根粉碎成粉末,与风化煤、硼砂、水杨酸一并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80-90°C,加入纳米玉石粉、纳米碳酸钙粉、新戊二醇,继续研磨30-4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浓缩,造粒,烘干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I)先将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烟叶下脚料、川楝子、野菊花与EM菌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并加入适量的水分,使水分保持在25%-30%,覆膜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发酵;(2)在发酵过程中每隔2天进行翻堆,8-10天停止翻堆,得到发酵的产物;(3)将发酵的产物经高温烘干后晾凉、粉碎,再与尿素、硫酸钾、氯化铵、亚硒酸钠、硫酸锌混合均匀,粉碎、造粒;(4)向上述颗粒中加入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即得。本专利技术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玉石成分,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通过作物吸收,经过食物链转化,对人体有益;同时,其中含有吸附成分,能有效吸附、固化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减少重金属元素被作物吸收,能提高作物产量。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烟叶下脚料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EM菌剂高温发酵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克服农作物因重茬障碍导致的烂根、黄叶和死苗症状,改进了市场同类产品的灭菌不彻底及造成土壤板结等缺陷。具体实施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杆100、畜禽粪便300、烟叶下脚料80、川楝子50、野菊花80、尿素60、硫酸钾50、氯化铵45、亚硒酸钠35、硫酸锌15、EM菌剂3、土壤改良剂10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风化煤120、醇酯十二 2、纳米玉石粉3、硼砂1、水杨酸1、纳米碳酸钙2、新戊二醇2、大豆油1、亚硒酸钠2、桉树油3、白背叶根4、巴蕉根3、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白背叶根、巴蕉根粉碎成粉末,与风化煤、硼砂、水杨酸一并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80°C,加入纳米玉石粉、纳米碳酸钙粉、新戊二醇,继续研磨4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浓缩,造粒,烘干即得。本专利技术所述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I)先将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烟叶下脚料、川楝子、野菊花与EM菌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并加入适量的水分,使水分保持在25%-30%,覆膜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发酵;(2)在发酵过程中每隔2天进行翻堆,10天停止翻堆,得到发酵的产物;(3)将发酵的产物经高温烘干后晾凉、粉碎,再与尿素、硫酸钾、氯化铵、亚硒酸钠、硫酸锌混合均匀,粉碎、造粒;(4)向上述颗粒中加入土壤改良剂等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即得。通过在同等肥力的5亩农田中种植玉米进行施肥试验,每亩使用本品405kg,亩产玉米585kg,同比等养分复混肥平均亩产478kg,同时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提高了产品品质。应用效果见下表:【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杆100-125、畜禽粪便300-400、烟叶下脚料80-100、川楝子50-60、野菊花80-100、尿素60-80、硫酸钾50-75、氯化铵45-60、亚硒酸钠35-50、硫酸锌15-20、EM菌剂3_4、土壤改良剂10-12 ; 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风化煤120-130、醇酯十二 2-3、纳米玉石粉3-4、硼砂1_2、水杨酸1_2、纳米碳酸钙2-3、新戊二醇2-3、大豆油1-2、亚硒酸钠2-3、桉树油3_4、白背叶根4_5、巴蕉根3_4、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白背叶根、巴蕉根粉碎成粉末,与风化煤、硼砂、水杨酸一并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80-90°C,加入纳米玉石粉、纳米碳酸钙粉、新戊二醇,继续研磨30-4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浓缩,造粒,烘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先将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烟叶下脚料、川楝子、野菊花与EM菌剂混合并搅拌均匀,并加入适量的水分,使水分保持在25%-30%,覆膜在阳光照射下进行发酵; (2)在发酵过程中每隔2天进行翻堆,8-10天停止翻堆,得到发酵的产物; (3)将发酵的产物经高温烘干后晾凉、粉碎,再与尿素、硫酸钾、氯化铵、亚硒酸钠、硫酸锌混合均匀,粉碎、造粒; (4)向上述颗粒中加 入土壤改良剂,混合均匀,即得。【文档编号】C05G3/00GK103819289SQ201310684653【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专利技术者】钱长本 申请人:枞阳县新少圩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生物有机复合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农作物秸秆100‑125、畜禽粪便300‑400、烟叶下脚料80‑100、川楝子50‑60、野菊花80‑100、尿素60‑80、硫酸钾50‑75、氯化铵45‑60、亚硒酸钠35‑50、硫酸锌15‑20、EM菌剂3‑4、土壤改良剂10‑12;所述土壤改良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风化煤120‑130、醇酯十二2‑3、纳米玉石粉3‑4、硼砂1‑2、水杨酸1‑2、纳米碳酸钙2‑3、新戊二醇2‑3、大豆油1‑2、亚硒酸钠2‑3、桉树油3‑4、白背叶根4‑5、巴蕉根3‑4、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白背叶根、巴蕉根粉碎成粉末,与风化煤、硼砂、水杨酸一并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80‑90℃,加入纳米玉石粉、纳米碳酸钙粉、新戊二醇,继续研磨30‑4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浓缩,造粒,烘干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长本
申请(专利权)人:枞阳县新少圩种粮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