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阳极基底、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n型层、p型层、第二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和阴极,所述n型层的材质为锂盐、聚3,4-二氧乙烯噻吩和聚对苯乙烯磺酸形成的混合材料,所述p型层的材质为聚-3己基噻吩和酞菁类小分子形成的混合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有较高的利用率及能量转换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易于控制,有利于器件的工业化生产,以及加工成本低廉,具有极为广阔的商业化发展前景。【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以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聚合物为半导体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当前有机光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其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毒性小、可卷曲、可大面积制备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层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正、负电极及其间具有光活性的薄层,即活性层,活性层一般具有由给体(D)和受体(A)组成的异质结结构,通常采用p-n异质结结构,SP使用P型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导电阳极基底、空穴缓冲层、第一活性层、n型层、p型层、第二活性层、电子缓冲层和阴极,所述n型层的材质为锂盐、聚3,4‑二氧乙烯噻吩和聚对苯乙烯磺酸形成的混合材料,其中,所述聚3,4‑二氧乙烯噻吩与聚对苯乙烯磺酸的重量比为2:1~6:1,锂盐与聚3,4‑二氧乙烯噻吩的重量比为1:0.01~0.45;所述p型层的材质为聚‑3己基噻吩和酞菁类小分子形成的混合材料,其中,所述聚‑3己基噻吩和酞菁类小分子的重量比为2~40:1;所述第一活性层和第二活性层的材质均由聚3‑己基噻吩和(6,6)‑苯基‑C61‑丁酸甲酯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黄辉,陈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