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屏及触摸屏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92376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8 16:04
一种触摸屏,包括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透明导电图案;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2透明导电图案;与所述各第1透明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的多条第1周边配线;及与所述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的多条第2周边配线。第1及第2周边配线、与第1及第2透明导电图案经由使一侧敞开的U字形状的绝缘膜而电性连接。第1及第2透明导电图案将自绝缘膜露出的第1及第2周边配线的全部覆盖。由此,提供即便在经由形成在绝缘膜上的通孔的接触区域中,也可与周边配线达成良好的接触(导通),更可防止周边配线的腐蚀的触摸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一种触摸屏,包括在第1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1透明导电图案;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2透明导电图案;与所述各第1透明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的多条第1周边配线;及与所述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电性连接的多条第2周边配线。第1及第2周边配线、与第1及第2透明导电图案经由使一侧敞开的U字形状的绝缘膜而电性连接。第1及第2透明导电图案将自绝缘膜露出的第1及第2周边配线的全部覆盖。由此,提供即便在经由形成在绝缘膜上的通孔的接触区域中,也可与周边配线达成良好的接触(导通),更可防止周边配线的腐蚀的触摸屏。【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含有粘合剂(binder)与导电性纤维的透明导电图案的触摸屏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触摸屏正受到瞩目。触摸屏主要应用于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ce,PDA)(移动信息终端机)或移动电话等小尺寸装置,但考虑通过应用于个人电脑用显示器等而推进大尺寸化。作为触摸屏的透明电极,使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但是,存在如下等课题:作为ITO的原料的铟的价格高且稳定供给存在极限,因制作薄膜时需要真空过程而导致制造成本变高,另外,ITO膜脆、耐弯曲性欠佳。因此,作为触摸屏的透明电极,正研究使用含有金属细线(导电性纤维)的透明导电膜。专利文献I揭示将如下的透明导电膜适宜地用于触摸屏等,该透明导电膜通过将透明导电纤维层转印至透明膜基材上来制造,且兼具高导电性与良好的透明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31029号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触摸屏等电子机器中,电极配线彼此经由形成在绝缘膜上的通孔而电性连接。但是,在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方法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的问题:在接触区域中,电极配线彼此的接触并不充分,无法取得接触而产生导通不良。本专利技术是考虑到此种课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其即便在通过转印而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情况下,在经由形成在绝缘膜上的通孔的接触区域中,也可与周边配线进行充分的接触,并可与周边配线达成良好的接触(导通),进而可防止周边配线的腐蚀。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触摸屏包括:透明基板;多个第I透明导电图案,其在上述透明基板上沿第I方向而形成、且含有粘合剂与导电性纤维;多个第2透明导电图案,其在上述透明基板上沿与上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形成、且含有粘合剂与导电性纤维;多条第I周边配线,其形成在上述透明基板上,并与上述各第I透明导电图案的端部电性连接;多条第2周边配线,其形成在上述透明基板上,并与上述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的端部电性连接;第I连接构造,其连接上述各第I透明导电图案与上述各第I周边配线;以及第2连接构造,其连接上述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与上述各第2周边配线;上述第I连接构造包括上述第I周边配线、形成在上述第I周边配线上且具有用以使上述第I周边配线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的U字形状的第I绝缘膜、及覆盖所露出的上述第I周边配线的上述第I透明导电图案,且上述第I绝缘膜的膜厚与上述第I绝缘膜的开口长度的比(第I绝缘膜的开口长度/第I绝缘膜的膜厚)为25以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形态的触摸屏中,优选为上述第2连接构造包括上述第2周边配线、形成在上述第2周边配线上且具有用以使上述第2周边配线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的U字形状的第2绝缘膜、及覆盖所露出的上述第2周边配线的上述第2透明导电图案,且上述第2绝缘膜的膜厚与上述第2绝缘膜的开口长度的比(第2绝缘膜的开口长度/第2绝缘膜的膜厚)为25以上。优选为上述第I透明导电图案的膜厚与上述第I绝缘膜的膜厚的比(第I绝缘层的膜厚/第I透明导电图案的膜厚)为5以上、20以下、和/或上述第2透明导电图案的膜厚与上述第2绝缘膜的膜厚的比(第2绝缘层的膜厚/第2透明导电图案的膜厚)为5以上、20以下。优选为上述导电性纤维为银纳米线。优选为上述第I周边配线、及上述第2周边配线是以金属膜所构成。优选为上述导电性纤维具有50nm以下的短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形态,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多条第I周边配线与多条第2周边配线;在上述各第I周边配线上形成具有用以使上述第I周边配线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的U字形状的第I绝缘膜、和/或在上述各第2周边配线上形成具有用以使上述第2周边配线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的U字形状的第2绝缘膜;在转印基材上形成含有粘合剂与导电性纤维的导电层;将上述转印基材上的上述导电层转印至上述透明基板上,覆盖上述第I周边配线、和/或上述第2周边配线的露出部,并将上述各第I周边配线及上述第2周边配线与上述导电层电性连接;以及将上述导电层图案化,形成在第I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I透明导电图案、及在与上述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2透明导电图案。优选为当将上述转印基材上的上述导电层转印至上述透明基板上时,上述透明基板为90°C以上、120°C以下的温度范围。优选为当将上述转印基材上的上述导电层转印至上述透明基板上时,转印压力为0.4MPa以上、0.8MPa以下的范围。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便在通过转印而形成透明导电膜的情况下,在接触区域中也可与周边配线达成充分的接触,因此可形成周边配线与透明导电膜的良好的接触(导通)。进而,可防止周边配线的腐蚀。【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触摸屏的平面图是包含周边配线与绝缘膜的接触区域的平面图是沿图2A所示的平面图中的A-A线的剖面图是包含周边配线、绝缘膜、及透明导电图案的接触区域的平面图是沿图3A所示的平面图中的B-B线的剖面图是表不导电层转印材料的一例的概略图是表示导电层转印材料的另一例的概略图是说明使用导电层转印材料的转印方法的说明图(其I)是说明使用导电层转印材料的转印方法的说明图(其2)是说明使用导电层转印材料的转印方法的说明图(其3)是表示多个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其I)是表示多个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其2)是表示多个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其3)是表示其他多个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其I)是表示其他多个连接构造的概略图(其2)是表示制造条件与评价结果的表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优选的实施形态来说明,但可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变更,可利用本实施形态以外的其他实施形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包含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中。以下,一面参照图1?图3B —面说明本实施形态的配线构造体、及触摸屏。触摸屏10具备透明基板20、形成在透明基板20上的多个第I透明导电图案30、及多个第2透明导电图案40。各第I透明导电图案30沿第I方向而配置,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40沿与第I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配置。第I透明导电图案30具备多个第I感知部32、及将多个第I感知部32之间电性连接的第I连接部34。第I感知部32具有宽度大的菱形形状,第I连接部34具有宽度小的窄条形状(reed shape)。关于第I透明导电图案30,使第I感知部32与第I连接部34一体地形成。第2透明导电图案40具备多个第2感知部42、及将多个第2感知部42之间电性连接的第2连接部44。第2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基板;多个第1透明导电图案,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沿第1方向而形成,且含有粘合剂与导电性纤维;多个第2透明导电图案,在所述透明基板上沿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而形成,且含有粘合剂与导电性纤维;多条第1周边配线,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与所述各第1透明导电图案的端部电性连接;多条第2周边配线,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板上,并与所述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的端部电性连接;第1连接构造,连接所述各第1透明导电图案与所述各第1周边配线;以及第2连接构造,连接所述各第2透明导电图案与所述各第2周边配线;所述第1连接构造包括所述第1周边配线、形成在所述第1周边配线上且具有用以使所述第1周边配线的一部分露出的开口的U字形状的第1绝缘膜、以及覆盖所露出的所述第1周边配线的所述第1透明导电图案,且所述第1绝缘膜的膜厚与所述第1绝缘膜的开口长度的比(第1绝缘膜的开口长度/第1绝缘膜的膜厚)为25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昌哉直井宪次白田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