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830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7 06: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包括内模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内模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圈的出线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第一端盖的径向方向延伸。在线圈缠绕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同样沿着第一端盖在径向的延伸方向与线圈层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可以保证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线圈的出线端进行固定连接,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包括内模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内模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圈的出线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第一端盖的径向方向延伸。在线圈缠绕的过程中,第一连接件同样沿着第一端盖在径向的延伸方向与线圈层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可以保证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线圈的出线端进行固定连接,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专利说明】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变压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就是线圈。在绕制线圈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绕制模具进行绕线的缠绕。在同一绕制模具缠绕多层线圈时,需要先将第一层线圈缠绕完毕后,再在第一层线圈的基础上缠绕第二层线圈,依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层线圈缠绕完毕。但是根据使用情况的不同,线圈的缠绕层数不同,单层线圈所在的径向位置也不同,因此就致使缠绕于同一绕制模具的多个线圈的出线端位置具有不确定性。线圈出线端位置的不确定性会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可以便于连接线圈的出线端,降低在绕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包括内模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内模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圈的出线端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第一端盖的径向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本体部和辅助连接件,其中所述本体部沿着所述内模体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辅助连接件沿着所述内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且所述辅助连接件与所述本体部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着所述本体部的延伸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二端盖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圈起头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着所述内模体的径向方向延伸。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着其自身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内模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沿着所述内模体的圆周分布。优选的,所述本体部套置于所述第一端盖的外侧,且沿着所述本体部的周向设置有弧形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内模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沿着所述内模体的圆周分布。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包括内模体,还包括分别设置于内模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其中第一端盖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圈的出线端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沿着第一端盖的径向方向延伸。在线圈缠绕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层线圈绕制于第一层线圈的表面,第三层线圈绕制于第二层线圈的表面,依此类推,线圈层是沿着第一端盖的径向方向延伸,因此为了便于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能够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第一连接件同样沿着第一端盖的径向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线圈层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可以保证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与第一连接件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线圈的出线端进行固定连接,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层线圈绕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层线圈绕制模具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和图2中:内模体1、第一端盖2、第二端盖3、第一连接件4、第二连接件5、主体部6、辅助连接件7。【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层线圈及其绕制模具,可以便于连接线圈的出线端,降低在绕制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层线圈绕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多层线圈绕制模具结构示意图。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绕制模具包括内模体1,内模体I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其中第一端盖2设置有第一连接件4,第一连接件4沿着第一端盖2的径向方向延伸。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均设置有安装孔。如此设置,在线圈缠绕的过程中,通过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的安装孔与绕制装置相固定连接,绕线沿着内模体I的圆周面由第二端盖3向第一端盖2的方向绕制,当第一层线圈绕制完毕后,第一层线圈的起头端与第二端盖3相连接,第一层线圈的出线端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件4,由于第二层线圈绕制于第一层线圈的表面,第三层线圈绕制于第二层线圈的表面,依此类推,线圈层是沿着内模体I的径向方向延伸,因此为了便于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能够与第一连接件4相连接,第一连接件4同样沿着内模体I的径向方向延伸且第一连接件4的延伸方向与线圈层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4,可以保证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与第一连接件4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对线圈的出线端进行固定连接,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此外,根据实际的需求,多层线圈的匣数会有不同,即线圈的出线端在轴向方向的位置不同,因此,为了便于出线端的连接,第一连接件4包括主体部6和辅助连接件7,其中主体部6沿着内模体I的径向方向延伸,辅助连接件7沿着内模体I的轴向方向延伸。由此,当单层线圈的出线端终止于第一端盖2时,出线端与主体部6相固定连接;当单层线圈的出线端远离主体部6的设置位置时,出线端直接与辅助连接件7相固定连接,辅助连接件7的另一端与主体部6相连接。如此,便于每层线圈的出线端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4包括主体部6和辅助连接件7,其中辅助连接件7的设置数目是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确定的,而且辅助连接件7沿着轴向的延伸长度也是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确定的,以此可以保证当每层线圈的匣数均不相同时,单层线圈的出线端均可以通过辅助连接件7与主体部6相连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4的主体部6和辅助连接件7是单独分开设置的,当然也不排除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4,其中根据线圈出线端的具体位置设置第一连接件4,如将与第二层线圈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主体部和与第一线圈相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的主体部相连接。在进一步的方案中,为了便于连接出线端或辅助连接件,第一连接件4的主体部6设置有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由于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线圈层的延伸方向相一致,因此可以保证每层线圈的出线端均能够与主体部6相连接。当需要使用辅助连接件7时,可以保证辅助连接件7通过安装孔与主体部6相固定连接。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主体部6设置有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的安装孔,当然,也不排除在生产同一型号的线圈时,每个线圈中位于同一层的单个线圈的出线端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也可以在主体部的相应位置设置多个安装孔,以便于进行安装。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由于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不同,每层线圈的出线端的在径向上的具体位置也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每个线圈的出线端均能够与第一连接件4相连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内模体I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4,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4沿着内模体I的圆周方向分布,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线圈绕制模具,包括内模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内模体(1)两端的第一端盖(2)和第二端盖(3),其中所述第一端盖(2)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线圈的出线端的第一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4)沿着所述第一端盖(2)的径向方向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忠正冯宝发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金盘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