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680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6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其具有蒸汽进气口、蒸汽出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抽真空装置,其连接在蒸汽出气口上,设置在换热器的外侧;供水装置,其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水泵,其设置在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换热器实现了对二次蒸汽的热量的回收,同时被换热器的冷凝的蒸汽变为液体并收集集液罐内,解决了直接排放蒸汽带来的空气污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其具有蒸汽进气口、蒸汽出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抽真空装置,其连接在蒸汽出气口上,设置在换热器的外侧;供水装置,其通过管路与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水泵,其设置在管路上。本技术通过换热器实现了对二次蒸汽的热量的回收,同时被换热器的冷凝的蒸汽变为液体并收集集液罐内,解决了直接排放蒸汽带来的空气污染。【专利说明】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量回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在进行提取完成之后出料时,会进入常压的储液罐内,此时由于高压热物料进入到常压的储液罐内时会发生闪蒸情况。如果提取时的压力较高时,产生的二次蒸汽量会很大。从原先高温高压的液体,降至为常温常压液体,之间的能量差均转化为二次蒸汽排走,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而且这个闪蒸过程产生的蒸汽量不均匀,刚开始的蒸汽压力高热焓值大,最后压力降低蒸汽热值也随之降低,所以很难利用。目前实际操作中,大多采用直排的方法将二次蒸汽排出,由于这种蒸汽往往含有杂质也是不容易将其利用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针对目前提取后的高温高压物料在转化为常温常压物料的过程中,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的净化及其热量回收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闪蒸出的二次蒸汽的热量得到了再利用,也解决了闪蒸产生的二次蒸汽污染环境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其具有蒸汽进气口、蒸汽出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 ;抽真空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蒸汽出气口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外侧;供水装置,其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水栗,其设置在所述管路上。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还包括:集液罐,其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蒸汽出气口与所述抽真空装置之间,所述集液罐具有排气口。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还包括:储能热水罐,其与所述换热器的出水口和所述水栗连接,所述水栗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还包括:两个汽液分离罐,两个汽液分离罐彼此连通,其中一个汽液分离罐连通至所述换热器的蒸汽进气口,任一个汽液分离罐为包括有圆柱形的上部以及圆锥形的下部的罐体,任一个汽液分离罐的圆柱形的上部与该汽液分离罐的圆锥形的下部同轴设置,所述罐体具有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一排污口。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任一个汽液分离罐中,所述第一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污口开设在所述罐体的底部。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还包括:缓冲罐,所述缓冲罐设置在所述集液罐和所述抽真空装置之间,与所述集液罐和所述抽真空装置通过管路连通。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所述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栗和循环水罐,所述真空栗与所述缓冲罐和循环水罐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水栗电连接,其中一个汽液分离罐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蒸汽进气口,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管道上。优选的是,所述的蒸汽热量回收装置中,所述集液罐上设置有排液管和安装在所述排液管上的阀门。本技术设计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其针对目前物料提取后由于高温高压物料在转化为常温常压物料的过程中闪蒸产生的二次蒸汽净化和热量回收的问题。本技术采用连个汽液分离罐串联的形式对蒸汽和其裹挟的物料进行初步分离,通过换热器实现了对蒸汽的热量的回收,同时被换热器的冷凝的蒸气变为液体并回到集液罐内,解决了直接排放蒸汽带来的空气污染。【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管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包括:两个汽液分离罐I和2、换热器4、集液罐5、缓冲罐6、抽真空装置、供水装置、水栗10、变频器11和温度传感器3。如图1?2所本,两个汽液分离罐I和2分别包括:第一进气口 12和15、第一出气口 13和16和第一排污口 14和17,任一个汽液分离罐为包括有圆柱形的上部以及圆锥形的下部的罐体,且每个汽液分离罐的圆柱形上部与该汽液分离罐圆锥形的下部同轴设置,任一个汽液分离罐中,第一进气口开设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第一出气口开设在罐体的顶部,第一排污口开设在罐体的底部;抽真空装置包括:真空栗7和循环水罐8,真空栗7与缓冲罐6和循环水罐8连接;供水装置包括:储能热水罐9,其与换热器4的出水口 20和水栗10连接,水栗10通过管路与换热器4的进水口 21连接;集液罐5上设置有排液管22和安装在排液管22上的阀门23。两个汽液分离罐彼此连通,汽液分离罐2的第一进气口 15与汽液分离罐I的第一出气口 13连通,汽液分离罐2的第一出气口 16连通至换热器4的蒸汽进气口 18,换热器4的蒸汽出气口 19与集液罐5通过管路连通,换热器4的进水口 21与水栗10通过管路连通,换热器4的出水口 20与储能热水罐9通过管路连通,集液罐5与缓冲罐6通过管路连通,水栗10与储能热水罐9连通,真空栗7与循环水罐8和缓冲罐6通过管路连通,温度传感器3安装在汽液分离罐2与蒸汽进气口 18的连通的管道上,温度传感器3与变频器11电连接,变频器11与水栗10电连接。真空栗7启动后,由循环水罐8提供水源在真空栗7的栗腔内通过偏心叶轮产生真空,使缓冲罐6中真空,从而带动蒸汽在装置中流动。蒸汽顺管路进入两个汽液分离罐I和2中,冷凝的液体从第一排污口 14和17排出,蒸汽通过管路从蒸汽进气口 18进入换热器4中,水栗10栗送储能热水罐中的水从进水口 21进入到换热器中,被栗送到加热器4中的水与蒸汽进行热交换后从出水口 20流出,通过管路回到储能热水罐9中,蒸汽换热后冷凝为水,从蒸汽出气口 19到集液罐5内。温度传感器3将收集的温度信号传输至变频器11,由变频器11来控制水栗10的供水流量。这样,就使供应不稳定的二次蒸汽能够最大限度的将其热量回收。本技术设计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其针对目前物料提取后由于高温高压物料在转化为常温常压物料的过程中闪蒸产生的二次蒸汽净化和热量回收的问题。本技术采用连个汽液分离罐串联的形式对蒸汽和其裹挟的物料进行初步分离,通过换热器实现了对蒸汽的热量的回收,同时被换热器的冷凝的蒸汽变为液体并回到集液罐内,解决了直接排放蒸汽带来的空气污染。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器,其具有蒸汽进气口、蒸汽出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 ; 抽真空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蒸汽出气口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外侧; 供水装置,其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以及 水栗,其设置在所述管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其具有蒸汽进气口、蒸汽出气口、进水口和出水口;?抽真空装置,其连接在所述蒸汽出气口上,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外侧;?供水装置,其通过管路与所述换热器的进水口连通;以及?水泵,其设置在所述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晖贾伟李侠孙红梅李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