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部件,特别是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包括灯管金属卡箍和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上述中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的所有支点均固定在灯管金属卡箍的外表面上。其解决了“车用气体放电灯中灯管和固定支架稳固连接,不受灯体本身发热影响”的技术问题,从而确保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与基准平面(即固定支架的上表平面)的相对距离长时间不发生变化。(*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部件,特别是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包括灯管金属卡箍和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上述中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的所有支点均固定在灯管金属卡箍的外表面上。其解决了“车用气体放电灯中灯管和固定支架稳固连接,不受灯体本身发热影响”的技术问题,从而确保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与基准平面(即固定支架的上表平面)的相对距离长时间不发生变化。【专利说明】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部件,特别是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出口欧盟的车用气体放电灯都要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ECE)的相关要求,上述法规中R99指令对气体放电灯的发光中心以及电极的具体位置都有明确的规定。现在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生产装配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控制气体放电灯管(毛管)的发光中心与基准平面(即固定支架的上表平面)的相对距离,如图1和图2所示,然后将气体放电灯管I插入固定支架2的内腔2-1底部,然后往上述内腔2-1注入工业胶水3固定,从而确保装配所得的车用气体放电灯能够符合上述法规中所要求基准平面距离发光中心27.1mm的相对距离。但是由于车用气体放电灯在工作状态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该热量就容易使得上述中作为气体放电灯管I和固定支架2两者胶合剂的工业胶水3的物理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气体放电灯管I和固定支架2两者之间的稳固性,最终导致气体放电灯管的发光中心与基准平面的相对距离无法有效保证在27.1 mm,影响车用气体放电灯整体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提升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和固定支架两者之间连接稳固性的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包括灯管金属卡箍和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上述中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的所有支点均固定在灯管金属卡箍的外表面上。一种采用了上述灯管夹紧限位装置的车用气体放电灯,包括固定支架、气体放电灯管,所述的固定支架呈同心状的环槽和筒状腔室,其中环槽环绕在筒状腔室的周圈,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部分插入上述的环槽内,气体放电灯管贯穿由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支撑的灯管金属卡箍,其端部还延伸进入到筒状腔室内。上述结构的车用气体放电灯在装配后,工作人员需要核对气体放电灯管的发光中心与基准平面两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待上述相对距离调试到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ECE)要求的27.1 mm时,工作人员通过辅助工装并控制好适当的夹紧力将灯管金属卡箍与气体放电灯管两者相互紧固,从而最终确定固定支架、气体放电灯管以及本灯管夹紧限位装置三者的相对位置。为了使得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的口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化,方便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快速插入到车用气体放电灯的固定支架内,所述的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的一侧设有一开口。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和固定支架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连接后,能提升两者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从而确保灯管与基准平面(即固定支架的上表平面)的相对距离长时间不发生变化,也不受灯体本身发热的影响”。【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1所提供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1中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组装图;图5是本实施例1中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A处的剖视图;图7是实施例2所提供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灯管1、固定支架2、内腔2-1、筒状腔室2-2、环槽2-3、工业胶水3、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支点4-1、开口 4-2、灯管金属卡箍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灯管金属卡箍5和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上述中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的所有支点4-1均铆合或者焊接在灯管金属卡箍5的外表面上。如图4-6所示,一种采用了上述灯管夹紧限位装置的车用气体放电灯,包括固定支架2、气体放电灯管1,所述的固定支架2呈同心状的环槽2-3和筒状腔室2-2,其中环槽2-3环绕在筒状腔室2-2的周圈,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部分插入上述的环槽2-3内,气体放电灯管I贯穿由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支撑的灯管金属卡箍5,其端部还延伸进入到筒状腔室2-2内。上述结构的车用气体放电灯在装配后,工作人员需要核对气体放电灯管I的发光中心与基准平面两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待上述相对距离调试到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汽车法规(ECE)要求的27.1 mm时,工作人员通过辅助工装并控制好适当的夹紧力将灯管金属卡箍5与气体放电灯管I两者相互紧固,从而最终确定固定支架2、气体放电灯管I以及本灯管夹紧限位装置三者的相对位置。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其大体结构与实施例1一致,但是为了使得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的口径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化,方便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快速插入到车用气体放电灯的固定支架2内,如图7所示,所述的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的一侧设有一开口 4-2。【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灯管金属卡箍(5)和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上述中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的所有支点(4-1)均固定在灯管金属卡箍(5)的外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的一侧设有一开口(4-2)。【文档编号】F21V19/00GK203605166SQ201320806243【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专利技术者】谢建军 申请人: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气体放电灯的灯管夹紧限位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灯管金属卡箍(5)和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上述中多支点环型金属支架(4)的所有支点(4?1)均固定在灯管金属卡箍(5)的外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正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