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5649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弯构件及其成型装备,公开了一种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1)的转角内半径r,厚度为t,折弯构件(1)的转角内半径r≤14.5t,钢板厚度t≥4mm。装备包括转角背板(2)、转弯履带(3)、卡位固定装置(4)及压力装置(5),所述的转弯履带(3)的二侧装有转角背板(2),转角背板(2)上装有卡位固定装置(4),压力装置(5)为液压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厚的外衬板或转角背板,设置约束机架,将钢板的外边长度约束,通过外边固定内边压迫的方法制成转角半径小于钢板厚度14.5倍甚至6倍的转角。(*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折弯构件及其成型装备,公开了一种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1)的转角内半径r,厚度为t,折弯构件(1)的转角内半径r≤14.5t,钢板厚度t≥4mm。装备包括转角背板(2)、转弯履带(3)、卡位固定装置(4)及压力装置(5),所述的转弯履带(3)的二侧装有转角背板(2),转角背板(2)上装有卡位固定装置(4),压力装置(5)为液压机。本技术通过采用厚的外衬板或转角背板,设置约束机架,将钢板的外边长度约束,通过外边固定内边压迫的方法制成转角半径小于钢板厚度14.5倍甚至6倍的转角。【专利说明】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
本技术涉及折弯构件及其成型装备,尤其涉及了一种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及其挤压式成型装备。
技术介绍
目前,钢板厚度越厚且转角半径越小,转角时外侧拉伸比也越大,转角成型时发生缺陷概率越大,钢板越厚,转弯半径越小,制作难度越高。但实际结构制造中,又需要采用厚钢板,且转角半径较小的成型。传统的转角成型均采用自由成型法,一般沿钢板中心线,呈外侧受拉,内侧受压状态,因厚钢板不能实现理想的塑性变形,不可避免的发生钢板外侧形成纤维状裂纹等等成型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钢板厚度越厚且转角半径越小,转角时外侧拉伸比也越大,转角成型时发生缺陷概率越大,钢板越厚,转弯半径越小,制作难度越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采用厚的外衬板或转角背板,设置约束机架,将钢板的外边长度约束,通过外边固定内边压迫的方法制成转角半径小于钢板厚度14.5倍甚至6倍的转角的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及其挤压式成型装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的转角内半径η厚度为t,折弯构件的转角内半径r ( 14.5t,钢板厚度t多4皿1,折弯构件表面的粗糙度为50— 500 μ m。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弯构件的钢板转角在成型后外侧的伸长率小于(r+t)/(r+0.75t)。伸长率为折弯构件的折弯部分,即从转角切点到另一端切点的部分,在折弯后的实际长度与未折弯前的长度之比,传统产品的伸长率为(r+t)/ (r+0.5t),由于钢板的外端未受到约束,因此伸长的长度较长,而钢板伸长的长度越长,其转角部位越容易产生撕裂的情况;而实际生产中,如果使折弯构件折弯部位尽量少产生缺陷,则只有通过降低伸长率的方式,伸长率越小,才能做出小半径厚板的合格产品。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弯构件的转角半径r与直线段连接部分,设有过渡区和反弹区,由过渡区至反弹区的半径为从无穷大至r渐变。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弯构件的转角内半径r ( 6t,钢板厚度t Ss 8mm。作为优选,所述的折弯构件为钢板冷弯而成,冷弯转角有一个以上。挤压式成型装备,包括转角背板、转弯履带、卡位固定装置及压力装置,所述的转弯履带的二侧装有转角背板,转角背板上装有卡位固定装置,压力装置为液压机,折弯构件设置在转角背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角背板的厚度大于折弯构件的厚度。转角背板的强度、厚度均大于折弯构件。作为优选,所述的钢板设置在转角背板上,位于两侧卡位固定之间。挤压式成型装备内放置有需转角的钢板。作为优选,所述转角背板上有卡齿,卡位固定装置与转角背板上的卡齿连接。卡位固定装置之间的间距为可调,其距离为钢板下料尺寸,钢板下料的尺寸按照伸长率(r+t)/(r+0.75t)计算而得。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装置位于转角背板的上方,钢板设置在压力装置与转角背板之间。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其挤压式成型装备,压力装置作用于挤压式成型装备,将钢板按规定角度折弯。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采用厚的外衬板或转角背板,设置约束机架,将钢板的外边长度约束,通过外边固定内边压迫的方法制成转角半径小于钢板厚度14.5倍甚至6倍的转角。【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折弯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挤压式成型装备钢板折弯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挤压式成型装备钢板折弯后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I一折弯构件、2—转角背板、3—转弯履带、4 一卡位固定装置、5—压力装置11 一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如图1至图3所示,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r,厚度为t,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r ( 14.5t,钢板厚度t Si 4mm,折弯构件I表面的粗糙度为60 μ m。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r=13t,钢板厚度t=5nmi。折弯构件I的钢板转角在成型后外侧的伸长率小于(r+t) / (r+0.75t)。伸长率为折弯构件I的折弯部分,即从转角切点到另一端切点的部分,在折弯后的实际长度与未折弯前的长度之比,传统产品的伸长率为(r+t) / (r+0.5t),由于钢板的外端未受到约束,因此伸长的长度较长,而钢板伸长的长度越长,其转角部位越容易产生撕裂的情况;而实际生产中,如果使折弯构件I折弯部位尽量少产生缺陷,则只有通过降低伸长率的方式,伸长率越小,才能做出小半径厚板的合格产品。折弯构件I的转角半径r与直线段连接部分,设有过渡区和反弹区,由过渡区至反弹区的半径为从无穷大至r渐变。挤压式成型装备,包括转角背板2、转弯履带3、卡位固定装置4及压力装置5,所述的转弯履带3的二侧装有转角背板2,转角背板2上装有卡位固定装置4,压力装置5为液压机,折弯构件I设置在转角背板2上。转角背板2的厚度大于折弯构件I的厚度。转角背板2的强度、厚度均大于折弯构件I。钢板设置在转角背板2上,位于两侧卡位固定4之间。转角背板2上有卡齿,卡位固定装置4与转角背板2上的卡齿连接。位于钢板11两侧的卡位固定装置4之间的间距为可调,卡位固定装置4之间的间距确定后通过卡齿与转角背板2卡死,卡位固定装置4之间的距离为钢板11下料尺寸,钢板11下料的尺寸按照伸长率(r+t) / (r+0.75t)计算而得。压力装置5位于转角背板2的上方,钢板11设置在压力装置5与转角背板2之间。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其挤压式成型装备,压力装置作用于挤压式成型装备,将钢板按规定角度折弯。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r < 6t,钢板厚度t Ss 8mm,折弯构件I表面的粗糙度为250 μ m。折弯构件I表面粗糙度还可以为50 μ m、80 μ m、120 μ m、160 μ m、210 μ m、310 μ m、380 μ m、420 μ m。折弯构件 I 为钢板冷弯而成,冷弯转角有一个以上。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r=4t,t=12mm,冷弯转角为2个。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权利要求】1.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η厚度为t,其特征在于:折弯构件(I)的转角内半径14.5t,钢板厚度t多4腫1,折弯构件(I)表面的粗糙度为50—500 μ m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构件(I)的钢板转角在成型后外侧的伸长率小于(r+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厚钢板小半径折弯构件,折弯构件(1)的转角内半径r,厚度为t,其特征在于:折弯构件(1)的转角内半径r≤14.5t,钢板厚度t≥4mm,折弯构件(1)表面的粗糙度为50—5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天明周永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数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