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新文专利>正文

内部细槽进气活塞式拉杆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5205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20:40
内部细槽进气活塞式拉杆阻尼器,一种能够使汽车手套箱匀速开启的空气阻尼器。它是由筒体,筒盖,拉杆,活塞,O型圈组成,安装在阻尼器筒体内部活塞上的中间带有舌片起阀门功能的O型圈与活塞上的排气孔及进气槽形成内部进气的进排气阻尼系统。进气时,舌片阀门关闭,通过活塞上的进气槽进气,起到阻尼作用,手套箱匀速开启。手套箱关闭时,阻尼器内O型圈舌片阀门开启,筒体内部空气迅速排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内部细槽进气活塞式拉杆阻尼器,一种能够使汽车手套箱匀速开启的空气阻尼器。它是由筒体,筒盖,拉杆,活塞,O型圈组成,安装在阻尼器筒体内部活塞上的中间带有舌片起阀门功能的O型圈与活塞上的排气孔及进气槽形成内部进气的进排气阻尼系统。进气时,舌片阀门关闭,通过活塞上的进气槽进气,起到阻尼作用,手套箱匀速开启。手套箱关闭时,阻尼器内O型圈舌片阀门开启,筒体内部空气迅速排出。【专利说明】内部细槽进气活塞式拉杆阻尼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箱体盖板快速开启的空气阻尼器,尤其用于汽车手套箱,防止手套箱盖板打开时由于自重引起的快速开启,使其匀速开启。
技术介绍
目前,装备手套箱的空气阻尼器通常由中间带有微小进气孔的金属铜片或进气塞,进气密封橡胶圈及O形圈组成的阻尼系统。此种结构的阻尼器构成零件较多,导致成本高,而且进气小孔的成形模具不易加工,易出现成形毛刺,造成进气孔径大小的变化,引起阻尼力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空气阻尼器零件多造成的高成本,克服小孔进气造成的阻尼力不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槽式进气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该空气阻尼器不仅合并进排气阀门同O形圈为一个零件,构成零件从以往的7-8个减少为5个,从而降低成本,而且采用槽式进气,能有效降低进气部位的模具加工难度,减少成形不良,提高阻尼器的灵敏性,密封性,阻尼保持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阻尼器,由筒体、筒盖、拉杆、活塞、O形圈组成;活塞的中间区域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排气孔,活塞的上表面设有径向的进气槽,进气槽与排气孔连通;中间带有舌片起阀门功能的O形圈安装在筒体内部的活塞上,O形圈的外周面同筒体的内壁面密封,O形圈的中间舌片通过活塞上的舌片槽安装后,舌片覆盖于活塞中间的排气孔之上;活塞上下移动时,中间舌片实现闭合时从活塞的进气槽进气或开启时从活塞的排气孔排气的阀门功能;拉杆为工字梁形状,拉杆的卡孔内设有半圆环的限位筋;筒盖上设有导向筋。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具体工作原理如下:空气阻尼器筒体的安装孔固定于手套箱体的轴,可绕轴旋转,伸出的拉杆孔卡入箱盖的圆柱销,箱盖开启时,活塞上的O形圈舌片处于闭合状态,箱盖在重力矩作用下转动,拉杆被拉出,拉杆带动筒体内活塞向上加速度移动,由于进气槽未能及时进气补充,筒内腔形成负压,活塞上的O形圈舌片被吸附并密闭排气孔,形成阻尼力,活塞移动造成真空度增大,空气阻尼力增大,直到阻力施加在拉杆的阻力力矩同箱盖重力矩平衡,在平衡力矩作用下,一边通过进气槽进气,一边拉杆匀速向上移动,手套箱盖匀速开启。开启到一定角度后,在箱盖限定位置停止转动。用手关闭箱盖时,拉杆及活塞向下移动,筒体内压力增大,O形圈舌片开启,迅速排气。箱盖关闭后,空气阻尼器筒体内气体被排出,完成一个开闭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少零件,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阻尼性會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处于关闭状态的立体外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处于开启状态的立体外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的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的筒体的立体外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的筒盖的正面及背面的立体外形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的拉杆的的立体外形图及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的活塞的立体外形图及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的O形圈的立体外形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安装于手套箱并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安装于手套箱并处于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处于等待状态的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处于进气状态的剖视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处于排气状态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是采用本技术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气阻尼器,包括筒体1、筒盖2、拉杆3、活塞4、O形圈5。如图7所示,活塞4设有:卡钩18,舌片槽20,中间区域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排气孔19,活塞4的上表面设有径向的进气槽21,进气槽21与排气孔19连通。如图8所示,O形圈5设计为中间带有舌片22的形状。如图6所示,拉杆3 —端设有拉杆孔14,杆身15为工字梁形状,拉杆3的卡孔16内设有半圆环的限位筋17。如图5所示,筒盖2设有:开口 12,卡孔10,定位槽11,导向筋13。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装配过程为:0形圈5的舌片22穿过活塞4的舌片槽20后覆盖于活塞4的排气孔19之上;活塞4的卡钩18卡入拉杆3的卡孔16 ;拉杆3安装于筒体I内;筒盖2穿过拉杆3后通过卡孔10卡入筒体I上卡钩8,至此,拉杆式空气阻尼器完成所有安装(见图1、图2)。如图9所示,安装完成的阻尼器的筒体I的安装孔9通过螺丝固定于手套箱体6的轴23上,拉杆3的拉杆孔14挂入手套箱盖7的圆柱销24上。通常手套箱处于图9的关闭状态,阻尼器各组件的状态如图11。如图10、图12所示,当打开手套箱盖7时,箱盖在自重力矩作用下绕轴孔25向下旋转,通过拉杆3拉动活塞4上升,活塞4上升使筒体I内腔产生阻尼力负压F,负压作用下,O形圈5的舌片22被吸附在活塞4的密封面上密封排气孔19,同排气孔19相连的进气槽21开始进气,阻尼器进入图12的进气阻尼状态,随着活塞速度增大时,由于进气槽21很小,进气不足以补充活塞4上升产生真空空间,真空腔增大,空气阻尼力F增大,直到阻力F施加在拉杆3的阻力力矩同箱盖重力矩平衡,在平衡力矩作用下,一边通过进气槽21进气,一边拉杆3匀速向上移动,手套箱盖7匀速转动开启,开启到一定角度后,在箱盖限定位置停止转动。关闭手套箱盖7时,拉杆3及活塞4向下移动,筒体I内压力增大,O形圈舌片22开启,腔内空气开始排出,阻尼器进入图13的排气状态。在筒体I直径恒定下,阻尼力同进气槽21大小有关系。进气槽21越小,进气越慢,产生的阻尼力也越大,阻尼效果更明显。进气槽21越大,进气越块,产生的阻尼力也越小,阻尼效果不明显。当手套箱自重及负荷变动较大时,可考虑选用不同孔径规格的进气槽21,以保持匀速开启。【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阻尼器,由筒体、筒盖、拉杆、活塞、O形圈组成,其特征是:活塞的中间区域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排气孔,活塞的上表面设有径向的进气槽,中间带有舌片起阀门功能的O形圈安装在筒体内部的活塞上,O形圈的外周面同筒体的内壁面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是:进气槽与排气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是:0形圈的中间舌片通过活塞上的舌片槽安装后,舌片覆盖于活塞中间的排气孔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是拉杆为工字梁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拉杆的卡孔内设有半圆环的限位筋。6.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阻尼器,由筒体、筒盖、拉杆、活塞、O形圈组成,其特征是:活塞的中间区域设有贯穿上下表面的排气孔,活塞的上表面设有径向的进气槽,中间带有舌片起阀门功能的O形圈安装在筒体内部的活塞上,O形圈的外周面同筒体的内壁面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新文
申请(专利权)人:苏新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