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建筑工程领域,涉及地下室建设工程和基坑支护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可变强度预应力预制桩。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地下室建设工程中,抗拔桩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抗拔锚杆,而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多、施工速度慢、造价高;抗拔锚杆的抗拔力小,且在许多土质中不能使用。由于预应力预制桩(管桩及空心方桩)不能够很好的与地下室底板连接,且桩与桩之间的连接达不到抗拔要求,从而在多地被明令禁止使用。目前在地下室建设工程中,立柱桩一般采用在钻孔灌注桩内插入钢管或钢构的方法,除了钻孔灌注桩具有上述缺点外,因上部需要钢管或钢构单独受力,往往钢管或钢构的尺寸都较大,使得造价偏高。目前在深基坑支护中常用的方法有钻孔灌注桩加止水帷幕、本人申请的PCMW工法专利、SMW工法、地下连续墙等,在这些方法中除地下连续墙能够做到桩墙合一外,其他方法的支护桩都是只能够单独作为支护结构,支护桩的作用与是单一的,对于地下室结构往往还要另外施工抗浮桩和工程桩。此外采用预应力预制构件作为基坑支护结构,由于施加了预应力,构件刚度非常好,支护结构的变形非常小,又因为是预制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可变强度预应力预制桩,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桩(1),沿所述预应力桩(1)纵向外侧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体(2),所述连接体(2)与预应力桩(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可变强度预应力预制桩,其特征在于,该预制桩包括预应力桩(1),沿所述预应力桩(1)纵向外侧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体(2),所述连接体(2)与预应力桩(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变强度预应力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桩(1)纵向外侧设置多个连接体(2),两个相邻的连接体(2)由连接部件(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可变强度预应力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桩(1)为纵筋(11)、环绕所述纵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海,李欣,卫龙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大鸿基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