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079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悬挂稳定杆(1)的同轴圆环,该圆环中心设有连接盘(3),连接盘(3)通过连接杆(4)与圆环连接,连接盘(3)中心之间通过旋转轴(5)连接,各圆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采用同轴圆环上对应位置的限位块来悬挂稳定杆,对其进行抛丸处理,防止稳定杆发生堆叠现象,使抛丸处理更加充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悬挂稳定杆(1)的同轴圆环,该圆环中心设有连接盘(3),连接盘(3)通过连接杆(4)与圆环连接,连接盘(3)中心之间通过旋转轴(5)连接,各圆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采用同轴圆环上对应位置的限位块来悬挂稳定杆,对其进行抛丸处理,防止稳定杆发生堆叠现象,使抛丸处理更加充分。【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丸处理的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
技术介绍
在汽车稳定杆的生产过程中,抛丸是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通过抛丸能使稳定杆表面得到强化,消除表面残余应力,提高稳定杆的使用寿命。抛丸过程是将稳定杆放置在专用吊具上,再将稳定杆和吊具一起置于抛丸机的抛丸室内进行抛丸处理。目前普遍应用的抛丸吊具分为上下多层,抛丸时稳定杆放置于每一层上,吊具在抛丸机内转动时,稳定杆易发生堆叠的现象或在放置稳定杆时就已经有堆叠了,此时稳定杆被堆叠的部分就无法被抛丸处理,形成一块未被抛丸处理的区域,该区域表面强度低,残余应力集中,稳定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在此处发生疲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抛丸处理效率的抛丸吊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所述吊具设有悬挂稳定杆的圆环,该圆环内设有过圆心的连接杆,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悬挂稳定杆的同轴圆环,该圆环中心设有连接盘,连接盘通过连接杆与圆环连接,连接盘中心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各圆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圆环为上圆环和下圆环,下圆环的半径尺寸大于上圆环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上圆环与下圆环之间至少连接有一对支撑杆,该支撑杆以旋转轴为轴线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与上圆环的圆周侧连接,下端与下圆环的圆周侧连接或者与下圆环的连接盘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圆环的限位块为轴向伸出端且均匀分布在上圆环的圆周外侧或内侧上,下圆环的限位块为径向伸出端且均匀分布在下圆环的圆周外侧上。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同轴圆环上对应位置的限位块来悬挂稳定杆,对其进行抛丸处理,防止稳定杆发生堆叠现象,使抛丸处理更加充分;使用两个不同直径的圆环以及均匀分布在圆环上的定位块对稳定杆进行限位,使其均勻垂直分布在圆环上,稳定杆之间自然形成一定的间隙且互相不干涉,稳定杆的每一个区域都会被抛丸处理到,提高抛丸处理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更容易地领会并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前述各方面和附带优点,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并示出了稳定杆;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稳定杆,21、上圆环,22、下圆环,3、连接盘,4、连接杆,5、旋转轴,6、限位块,7、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抛丸吊具包括同轴的上圆环21和下圆环22,上、下圆环内设有四根连接杆4,该连接杆4径向均匀分布在圆环内,并连接在圆环中心的连接盘3上,该连接盘3为圆形,吊具设有一根旋转轴5过上、下圆环的中心并焊接在上下两个连接盘3上,旋转轴5的上端连接到抛丸室内的固定装置,可以通过挂钩连接实现,方便安装。上圆环21与下圆环22之间至少连接有一对支撑杆7,该支撑杆7以旋转轴5为轴线对称设置,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整个吊具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支撑杆7为四根,其上端连接在上圆环21的圆周侧上,下端连接到下圆环22中心的连接盘3上或者连接到下圆环22的圆周侧上。上、下圆环上设有多个限位块6,该限位块在上、下圆环上对应设置,可以将稳定杆I限位在上、下圆环的圆周侧上,其中上圆环21的限位块6为轴向伸出端且均匀分布在上圆环21的圆周外侧或内侧上,高度大于上圆环21的高度,上圆环21中相邻两个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与稳定杆I杆径的尺寸相适配,且小于稳定杆I端头的尺寸,可以使稳定杆I的端头卡扣在上圆环21上;下圆环22的限位块6为径向伸出端且均匀分布在下圆环22的圆周外侧上,下圆环22相邻两限位块6之间的距离与稳定杆I的杆径相适配,对稳定杆I中间部分进行限位,可以使各稳定杆I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且互相不干涉,所述限位块6可以优选为小的圆柱体,与稳定杆I表面线接触,限位效果更好且有效减少稳定杆I的磨损。为了使稳定杆I均匀限位在上、下圆环上,下圆环22的直径必须大于上圆环21的直径,下圆环22和上圆环21的半径差可根据稳定杆I的不同形状来设置,可以设定为稳定杆端头(稳定杆与汽车摆臂连接点)到稳定杆安装点(稳定杆与汽车副车架的连接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目前家用轿车上该距离在90皿1-300皿1之间,上圆环21与下圆环22之间的中心距离同样是根据稳定杆I的尺寸来确定,保证下圆环22的限位块对稳定杆I的中间部分进行限位。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悬挂稳定杆(I)的同轴圆环,该圆环中心设有连接盘(3),连接盘(3)通过连接杆(4)与圆环连接,连接盘(3)中心之间通过旋转轴(5)连接,各圆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为上圆环(21)和下圆环(22),下圆环(22)的半径尺寸大于上圆环(21)的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环(21)与下圆环(22)之间至少连接有一对支撑杆(7),该支撑杆(7)以旋转轴(5)为轴线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的上端与上圆环(21)的圆周侧连接,下端与下圆环(22)的圆周侧连接或者与下圆环的连接盘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环(21)的限位块(6)为轴向伸出端且均匀分布在上圆环(21)的圆周外侧或内侧上,下圆环(22)的限位块(6)为径向伸出端且均匀分布在下圆环(22)的圆周外侧上。【文档编号】B24C9/00GK203600082SQ201320781201【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专利技术者】李方 申请人:安庆市恒瑞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稳定杆的抛丸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悬挂稳定杆(1)的同轴圆环,该圆环中心设有连接盘(3),连接盘(3)通过连接杆(4)与圆环连接,连接盘(3)中心之间通过旋转轴(5)连接,各圆环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市恒瑞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