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0069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垂直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二孔。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模具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孔和与第一孔垂直布置且连通的第二孔,当物料需要在垂直布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冲孔时,只要将物料固定在冲压模具上,将第一面与第一孔配合,第二面与第二孔配合,配合完成后同时对第一面和第二面冲孔,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在冲孔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待冲压物料,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垂直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二孔。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模具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孔和与第一孔垂直布置且连通的第二孔,当物料需要在垂直布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冲孔时,只要将物料固定在冲压模具上,将第一面与第一孔配合,第二面与第二孔配合,配合完成后同时对第一面和第二面冲孔,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在冲孔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待冲压物料,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专利说明】一种冲压模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冲压模具是在模具本体01的顶面设置有不同尺寸且平行布置的孔02,当物料需要冲压时,只要将物料放在模具本体01上尺寸对应的孔上,对物料进行冲压即可。当物料需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进行冲孔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对物料进行两次冲孔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物料进行翻转,增加了冲孔的操作工序,人工劳动强度高。因此,如何降低在同一物料相邻且垂直布置的两个面上冲孔时的人工劳动强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压模具,以降低在同一物料相邻且垂直布置的两个面上冲孔时的人工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垂直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孔连通的第二孔。优选的,在上述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一孔的上端直径较所述第一孔的下端直径小。优选的,在上述冲压模具中,所述第一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孔的下端偏心布置,且所述第一孔的下端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孔的上端轴线与所述第二孔之间。优选的,在上述冲压模具中,所述模具本体为钢材材料制作的模具本体。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模具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孔和与第一孔垂直布置且连通的第二孔,当物料需要在垂直布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冲孔时,只要将物料固定在冲压模具上,将第一面与第一孔配合,第二面与第二孔配合,配合完成后同时对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冲孔,本方案提供的装置在冲孔的过程中不需要翻转待冲压物料,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现有技术提供的冲压模具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以降低在同一物料相邻且垂直布置的两个面上冲孔时的人工劳动强度。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剖视图。一种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模具本体I上开设有第一孔2,模具本体I上开设有与第一孔2垂直布置且与第一孔2连通的第二孔3。本方案提供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模具本体I上设置有第一孔2和与第一孔2垂直布置且连通的第二孔3,当物料需要在相邻且垂直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冲孔时,只要将物料放置在冲压模具本体I上,将第一面与第一孔2配合,第二面与第二孔3配合,配合完成后,在物料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同时冲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冲孔方式,省去了在同一物料相互垂直的两面冲孔时翻转物料的操作工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在实现可以对物料相邻且垂直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同时开孔的基础上,在对第一孔2和第二孔3同时冲孔的过程中,冲孔废料会通过冲孔废料区,冲孔废料区为位于第一孔2的末端不用于冲压但能够用于供废料排出或者暂时贮存的部分,如果冲孔废料上带有毛刺,第一孔2和第二孔3内的冲孔废料可能发生相互缠绕,缠绕后的废料体积相对较大,堵在第二孔3或/和第一孔2的下端冲孔废料区内,不能及时排出。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保证第一孔2和第二孔3在冲压过程中不会发生阻塞,第一孔2的上端直径较第一孔2的下端直径小,将第一孔2的下端设置设计成较第一孔2上端直径大的结构,增大了冲孔废料下落的空间,降低了冲孔废料发生缠绕的可能性,方便废料的排出,降低了堵塞的可能,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避免冲压废料损伤第一孔2下端内壁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降低冲压废料区阻塞的可能性,第一孔2的上端与第一孔2的下端偏心布置,且第一孔2的下端轴线位于第一孔2的上端轴线与第二孔3之间,第一孔2的上端和下端采用偏心设计,在冲压模具本体I的内部形成台阶状的孔,如图3和图4所示,且台阶孔的凸台方向朝向第二孔3,使得从第二孔3内掉落的冲压废料可以直接落入第一孔2的下端,避免了第一孔2与第二孔3内的废料发生缠绕造成的堵塞。本方案中提供的装置,优选的第二孔3与模具本体I上靠近外壁的第一孔2连通,可以降低第二孔3的开设难度,或者将第二孔3与多个第一孔2连通,提高冲压模具的通用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第二孔3的开设数量,保证冲压模具的使用强度。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模具本体I采用钢材材料制作的模具本体,冲压模具工作时要承受冲击、振动、摩擦、高压、拉伸和弯扭等负荷,有时甚至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工作,工作条件复杂恶劣,极易发生磨损、疲劳、断裂和变形等,为了保证冲压模具本体I的使用寿命,优选的采用钢材材料制作,具体的钢材可以为碳素工具钢、低合金工具钢、高碳高铬工具钢、高碳中铬工具钢、中碳合金钢、高速钢、基体钢以及硬质合金、钢结硬质合金等,优选的采用碳素钢,碳素钢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加工性能好且成本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I),所述模具本体(I)上开设有第一孔(2 ),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I)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2 )垂直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孔(2 )连通的第二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的上端直径较所述第一孔(2)的下端直径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孔(2)的下端偏心布置,且所述第一孔(2)的下端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上开设有第一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孔(2)垂直布置且与所述第一孔(2)连通的第二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振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鸿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