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和健专利>正文

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785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模具的模切和压凸位置可调整,从而提高印后加工成品率和产品的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包括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所述模切刀模板由活动刀模组块和连接各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组成,所述活动刀模组块包括镶嵌在承载模板上的模切刀线和压凸模具,所述钢底模安装有凸模和压痕槽,所述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由定位销和紧固件连接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因包装盒印刷色位移动造成的大量废品问题,操作亦改为一机一次制作成型,不仅操作简单省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机械上的模切模具,特别是一种模切和压凸 组合模具。
技术介绍
在如今的商品包装中,经过压凸、尤其是立体压凸的包装产品, 以其立体感强、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而广受包装用户和消费者的青 睐。采用传统的纸品压凸工艺,需要先在模切机上制作压凸阳模才可 以开机进行纸品压凸。等压凸完成之后,再装上模切版,才能进行模 切,整个加工过程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而目前印刷包装行业 所使用的模切、压凸组合模具,其用途作用于各种包装盒的印后成型 加工,它可以将原需二次完成的工序合二为一,但仍然存在着模切和 压凸位置不可调整的问题,在生产中往往因包装盒印刷色位移动后, 模切位置不能随之移动而产生大量废品,不仅增加了印后加工工序, 也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工人劳动強度及印后加工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使模具的模切和压凸位置可调整,从而提高印后加工成品率和产 品的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切和 压凸组合模具,包括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所述模切刀模板由活动刀 模组块和连接各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组成,所述活动刀模组块包 括镶嵌在承载模板上的模切刀线和压凸模具,所述钢底模安装有凸模 和压痕槽,所述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由定位销和紧固件连接定位。本专利技术所述活动刀模组块的承载模板由上下面板和内夹层组成, 所述上下面板和内夹层由柱状螺母和螺丝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上下面板为不锈钢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上下面板为碳纤维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上下面板为树脂纤维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内夹层为硬化工板和弹性化工板层叠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为纵横设置在活动刀模组 块之间的调节螺母。本专利技术所述模切刀线采用双刀位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凸模具由凹模和托板组成,所述钢底模对应位置上 装有凸模,所述钢底模由活动模块连接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述凹模和托板由凹模调节螺钉、凹模锁紧固定螺钉和托 板定位销连接定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以往模切、压凸位置不可调整的整体 刀模改造成活动刀模组块结构的模切、压凸位置均可调整的组合模 具,从而解决因包装盒印刷色位移动,模切、压凸位置不能随之移动, 造成的包装盒模切、压凸制成品,因色位不对称而产生大量废品的问题,同时,也使原需二道的印后模切、压凸制作工序和多机多次操作 改为一机一次制作成型,不仅操作简单省力,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降低了废品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背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压凸模具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钢底模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l、图4和图6所 示,本专利技术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包括模切刀模板31和钢底模32, 所述模切刀模板31由活动刀模组块和连接各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 构组成,所述活动刀模组块包括镶嵌在承载模板上的模切刀线1和压 凸模具2,所述钢底模32安装有凸模33和压痕槽34,所述模切刀模 板31和钢底模32由定位销和紧固件连接定位。所述活动刀模组块的 调节机构为纵横设置在活动刀模组块之间的调节螺母4,所述活动刀 模组块之间设有调整间隙D,以便调整活动刀模组块的位置。所述模 切刀线由共用单刀位改为采用双刀位结构。所述压凸模具2由凹模3 和托板17组成,所述钢底模32对应位置上装有凸模33,所述钢底 模32由活动模块连接构成。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模切刀模板31上设有压痕线 11,贴靠在压痕线11边上还设有压纹线12。凹模3和托板17由凹模 调节螺钉13、凹模锁紧固定螺钉14和托板定位销16连接定位,凹 模调节螺钉13穿过托板17的底面安装,托板17底部的托板定位销 16可确保重新安装时准确定位。凹模3上设有连接凸模33的定位销 孔15。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活动刀模组块的承载模板由上下面板和 内夹层组成,所述上下面板和内夹层由柱状螺母23和螺丝连接。所 述上下面板为不锈钢、碳纤维或树脂纤维材料的面板24,内夹层为 硬化工板21和弹性化工板22层叠组成,使各活动刀模组块具有柔硬 性结合的特质,为模切、压凸位置调整和连接成牢固的整体提供了保 证。本专利技术将原一块固定模式的整体模切刀模和钢底模分成若干活 动刀模组块,再用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将各组块连接还原成一块 整体模切刀模,使原模切、压凸位置固定的刀模,变成模切和压凸位 置均可上下左右调整的多功能组合模具,而镶嵌于每块活动刀模组块 上的压凸模具是随各活动刀模组块而移动,其高度与平行度的调整方 法和模切刀线补压力的做法基本相同。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根据包装盒印刷色位的移动,通过活动刀模组块 的调节机构将各活动刀模组块作相应的模切压凸位置调整,使之与包 装盒印刷色位移动后位置相吻合,再使用定位销和紧固件将模切刀模 板与钢底模定位连接成一个完整模具,顺着模切机的模具装卸轨道推入到模切工作面,然后卸下定位销再将模切、压凸上下模位置调整套 准,之后印刷好的整张包装盒印纸从模切机的自动收放纸机构输送到 模切工作面时,调整套准印刷色位的模切、压凸模具,就能将整张包 装盒印纸按设计制作要求一次完成包装盒印后成型加工所需的模切、 压凸制作工序,从而一次完成整张印纸上所有包装盒的成品制作。本专利技术将原来需分二次进行的印后加工工序改用一道工序完成, 简单地说就是在复合材料组成的"三明治"式刀模承载模板(包括钢 模、树脂模或碳纤维模)上加装凹模,使原来的二道工序改为一次完 成,减少加工环节、降低加工成本,而将二项功能合而为一,不仅套 位精确,又降低了废品率的产生。这种同时具有模切和压凸位置均可 上下左右调整的组合模具,与木质模切带凹凸模具的做法、功能基本 一致,但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将上下面板采用不锈钢面板或碳纤 维或树脂纤维板,内夹层采用弹性和硬性的化工板材组成的整体刀模 板分解成若干活动刀模组块,并直接在各活动刀模组块板面上加装凹 模,然后再用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将各组块连接还原成一块整 体模切刀模,而木质模切带凹凸模具,因材质强度不够,因此本专利技术 不适用于木质模切带凹凸模具。本专利技术模切刀模板的调节和连接机构,材质均选用优质的铬十二 钼钒钢材制作,结构紧凑合理,调整机构牢固耐用,外形不仅美观大 方,而且非常实用和耐用,能够为用户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废品率,降低操作者劳动强度,解决了一直以来模切和压 凸位置不能随印刷色位偏移而随移的难题。权利要求1.一种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包括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刀模板由活动刀模组块和连接各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组成,所述活动刀模组块包括镶嵌在承载模板上的模切刀线和压凸模具,所述钢底模安装有凸模和压痕槽,所述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由定位销和紧固件连接定位。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活动刀模组块的承载模板由上下面板和内夹层组成,所述上下面 板和内夹层由柱状螺母和螺丝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 上下面板为不锈钢材料。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面板为碳纤维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切和压凸组合模具,包括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切刀模板由活动刀模组块和连接各活动刀模组块的调节机构组成,所述活动刀模组块包括镶嵌在承载模板上的模切刀线和压凸模具,所述钢底模安装有凸模和压痕槽,所述模切刀模板和钢底模由定位销和紧固件连接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和健
申请(专利权)人:蒋和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