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及防振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5904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防振构件以及防振构件的安装方法。在电子装置(10、110)的固定构造中,在被安装体(180)的壁部(181)与托架(40、130)之间夹装着防振构件(70、80、140)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通过固定构件(90、132),托架被固定于被安装体的壁部,电子装置被安装于托架。固定构件具有能够从外部操作的操作部(90a、132b),操作部或者在操作部与托架之间夹装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电子装置的壳体(11、112)与托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及防振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及能够在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中使用的防振构件。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对发动机安装托架、通过该托架来对他部件进行保持的构造。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平9-184427号所公开的配件安装用托架为,将固定安装有配件的固定安装部、紧固于发动机主体的缸盖侧的第一紧固部和紧固于缸体侧的第二紧固部一体成型,通过第一及第二紧固部而将该配件安装用托架跨及缸盖和缸体地紧固的构造。此外,已知有为了使从发动机等被安装体传递来的振动衰减而被安装于电子装置的托架上、使从被安装体向电子装置传递的振动衰减的防振构件。例如,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12-92854号所公开的防振衬套(bush)具备(刚性内筒)以及具有中央贯通孔且固定于内筒部的橡胶制的外筒部(防振橡胶),并且,具备隔着中央贯通孔而配置的一对压入构件。然而,在发动机的周围配置有各种各样的部件,因此上述托架、电子装置的配置空间是有限的,特别是托架被要求进一步减小尺寸。为了减小托架的尺寸,优选将电子装置配置成与用于将托架固定于发动机的固定构件或者防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如果这样配置,则成为固定构件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及防振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子装置(10、110),由壳体(11、112)构成外壁部;托架(40、130),具备对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壳体进行支撑的壳体支撑壁部(46),并且作为安装所述电子装置的安装对象而构成,该托架以所述壳体支撑壁部的相反面侧与被安装体(180)的壁部(181)对置的结构安装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防振构件(70、80、140),使从所述被安装体向所述电子装置传递的振动衰减;以及固定构件(90、132),具备能够从外部操作的操作部(90a、132b),在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与所述托架之间夹装着所述防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对所述托架和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9 JP 2012-247741;2012.11.30 JP 2012-26181.一种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电子装置(10、110),由壳体(11、112)构成外壁部;托架(40、130),具备对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壳体进行支撑的壳体支撑壁部(46),并且作为安装所述电子装置的安装对象而构成,该托架以所述壳体支撑壁部的相反面侧与被安装体(180)的壁部(181)对置的结构安装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防振构件(70、80、140),使从所述被安装体向所述电子装置传递的振动衰减;以及固定构件(90、132),具备能够从外部操作的操作部(90a、132b),在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与所述托架之间夹装着所述防振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状态下,对所述托架和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进行固定;该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构成为,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操作部或者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托架之间夹装的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壳体与所述托架之间,所述托架具备:至少2个突起部(42),相互隔开间隔地形成于所述壳体支撑壁部,在所述电子装置配置到了相对于所述托架的标准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壳体的各周缘部(11f、11g)分别对置;以及嵌合部(41),形成于所述壳体支撑壁部,在所述电子装置配置到了相对于所述托架的标准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与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托架侧的外壁部(11b)所形成的被嵌合部(13a、13b)嵌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构件具备软质构件(80),所述软质构件配置在所述托架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所述托架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之间夹装着多个所述软质构件的结构将所述托架垫高,所述托架的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面对的壁面相对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隔开空间地分离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备:凹部(43a、44a),用于支撑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的线束(36、37);和贯通孔(51、53),形成于所述凹部内并且形成为长条状的开口形状;并且所述托架形成了安装有所述线束的线束固定部(43、44),在所述贯通孔的长边方向中间位置,形成有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部(51a、53a)朝向该贯通孔的内部突出的突起(52、5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形成有:第一线束固定部(43),具备用于支撑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的第一线束(36)的第一凹部(43a),并安装有所述第一线束;和第二线束固定部(44),具备用于支撑与所述电子装置连接且直径比所述第一线束大的第二线束(37)的第二凹部(44a),并安装有所述第二线束;在将所述电子装置的厚度方向设为高度方向时,该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是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内壁下端的高度相比而所述第二凹部的内壁下端的高度更低的结构,是与所述第一线束的被所述第一凹部支撑的部分的上端的高度相比而所述第二线束的被所述第二凹部支撑的部分的上端的高度更高的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振构件具备在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壳体支撑壁部之间夹装的软质的夹装构件(70),所述固定构件是通过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壳体支撑壁部之间夹装着所述夹装构件的结构来将所述托架固定于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的结构,该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是所述夹装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到所述壳体与所述托架之间的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装构件设置有多个,所述托架在所述壳体支撑壁部的位于至少某个所述夹装构件的周围处,形成有从用于支撑该夹装构件的支撑部(62)立起的周围壁(61),所述支撑部形成有从对所述夹装构件进行支撑的一侧的面向另一面贯通的孔部(64)。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被安装到了所述被安装体的壁部时,在所述支撑部,与被所述夹装构件覆盖的支撑区域(62a)相比,所述孔部处于更低的位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的所述壳体在所述托架侧的外壁部(11b)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2),在所述散热片之间形成的孔部作为所述被嵌合部而构成,所述托架的所述嵌合部作为在所述电子装置配置到了相对于所述托架的标准的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嵌入到所述孔部中的凸部而构成。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构件为螺钉(132),所述防振构件(140)具备内筒部(142)、外筒部(146)和垫圈部(152),所述内筒部使用金属来形成,具有供所述螺钉的柱部(132a)插入的贯通孔(144),所述外筒部使用橡胶来形成,固定于所述内筒部的外表面,所述垫圈部固定于所述外筒部的与所述螺钉的头部(132b)对置的一面(146a),所述外筒部在外表面沿周方向而设置,具有供所述托架插入配置的槽部(150),所述垫圈部在所述贯通孔中配置了所述螺钉的状态下,在与所述内筒部的轴向正交的正交方向上,设置在所述外筒部的一面的与所述螺钉的头部重叠的整个区域内,并且,设置成与所述托架重叠,通过所述螺钉的紧固,所述外筒部在所述轴向上经由所述垫圈部而在所述螺钉的头部与所述被安装体之间压缩变形,从而所述槽部的底壁面(150a)及侧壁面(150b、150c)当中的所述侧壁面紧贴于所述托架的两表面(130a、130b)。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向上,所述槽部的宽度(W1)比所述托架的厚度(T1)短。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设置在所述周方向的整周上,在所述正交方向当中的一个方向上,在所述外筒部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同一所述托架。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具有孔部(134),所述外筒部在所述周方向的整周上,紧贴于所述托架的孔部周缘。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的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部具备:第一构件(160),形成为筒状,固定于所述内筒部,具有在所述轴向上设置在所述螺钉的头部侧的厚壁部(162)和设置在所述被安装体侧的薄壁部(164);以及第二构件(166),形成为筒状,以在所述轴向上仅与所述薄壁部的从所述被安装体侧的端部起的一部分对置的方式安装于所述薄壁部;在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厚壁部固定有所述垫圈部,所述第一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口寿成桐谷雅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