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6028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7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包括脉冲正输入端PULSE+、脉冲负输入端PULSE-以及脉冲输出端OUT,脉冲正输入端PULSE+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电路与比较电路同相输入端相连,脉冲负输入端PULSE-与零电位参考端相连;比较电路输出端分出两路,分别通过第四电阻R4和RC延时电路连接于与门电路的两路输入端,与门电路U1D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输出端OUT。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迟滞比较,使得脉冲间隔测量准确高效;设置多级抗干扰措施,有效去除各种干扰,信号稳定准确;电路结构合理,成本低且提高测量精度效果明显。(*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包括脉冲正输入端PULSE+、脉冲负输入端PULSE-以及脉冲输出端OUT,脉冲正输入端PULSE+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电路与比较电路同相输入端相连,脉冲负输入端PULSE-与零电位参考端相连;比较电路输出端分出两路,分别通过第四电阻R4和RC延时电路连接于与门电路的两路输入端,与门电路U1D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输出端OUT。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迟滞比较,使得脉冲间隔测量准确高效;设置多级抗干扰措施,有效去除各种干扰,信号稳定准确;电路结构合理,成本低且提高测量精度效果明显。【专利说明】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
本技术涉及脉冲时间间隔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
技术介绍
脉冲时间间隔测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战、卫星及导航定位等领域。例如,雷达测距精度的提高依赖于发射脉冲与回波脉冲时间间隔测量精度的提高;雷达PRI的高精度提取本身就是一个时间间隔测量问题;多站无源定位精度提高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是时差测量精度;而时差测量本身也属于时间间隔测量的范畴。因此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存在大量未知干扰源,当待检信号源经较长电缆引入或屏蔽措施不当,脉冲信号会受到污染,导致脉冲边沿误判,这严重影响脉冲时间间隔的测量精度。当前广泛应用的一些时间间隔测量方法通常是弱化或忽略干扰噪声的存在,限制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虽然有些方法采用常规的软硬件滤波技术抑制干扰的影响,但这类滤波系统又存在滤波器带宽与脉冲检测系统动态特性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包括脉冲正输入端TOLSE+、脉冲负输入端PULSE-以及脉冲输出端0UT,脉冲正输入端I3ULSE+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电路与比较电路同相输入端相连,脉冲负输入端PULSE-与零电位参考端相连;比较电路输出端分出两路,分别通过第四电阻R4和RC延时电路连接于与门电路的两路输入端,与门电路UlD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输出端OUT。进一步地,一阶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和第一电容Cl,第一电阻Rl —端与脉冲正输入端F1ULSE+相连另一端与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容Cl 一端与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接地GND。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器Ul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直流电源相连,比较器UlA的接地端接地GND并通过一稳压二极管Dl与第二电阻R2相连,稳压二极管Dl阴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及比较器UlA反相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l阳极接地GND。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器UlA电源端连接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GND,比较器UlA电源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作为上拉电阻的第三电阻R3。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电阻R4 —端与比较器UlA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和与门电路UlD的输入端之一相连,RC延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第五电阻R5 —端与比较器UlA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和与门电路UlD的另一输入端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比较器UlA型号为LM339AD,与门电路UlD型号为SN74R)8D。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均为温度系数相同的同型电阻。进一步地,所述RC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为2πχ10-5 ±10% S。进一步地,所述RC延时电路中的第五电阻阻值范围为I~50 KQ。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迟滞比较,使得脉冲间隔测量准确高效;设置多级抗干扰措施,有效去除各种干扰,信号稳定准确;电路结构合理,成本低且提高测量精度效果明显。【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包括脉冲正输入端PULSE+、脉冲负输入端PULSE-以及脉冲输出端0UT,脉冲正输入端I3ULSE+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电路与比较电路同相输入端相连,脉冲负输入端PULSE-与零电位参考端相连;t匕较电路输出端分出两路,分别通过第四电阻R4和RC延时电路连接于与门电路的两路输入端,与门电路UlD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输出端OUT。本实施例中,一阶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和第一电容Cl,第一电阻Rl—端与脉冲正输入端F1ULSE+相连另一端与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容Cl 一端与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接地GND。为进一步提高信号稳定性,所述比较器Ul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直流电源相连,比较器UlA的接地端接地GND并通过一稳压二极管Dl与第二电阻R2相连,稳压二极管Dl阴极连接第二电阻R2及比较器UlA反相输入端,稳压二极管Dl阳极接地GND。所述比较器UlA电源端连接直流电源,直流电源通过第二电容C2接地GND,比较器UlA电源端和输出端之间还连接有作为上拉电阻的第三电阻R3。所述第四电阻R4—端与比较器UlA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和与门电路UlD的输入端之一相连,RC延时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三电容C3,第五电阻R5 —端与比较器UlA输出端相连另一端和与门电路UlD的另一输入端相连。所述比较器UlA型号为LM339AD,与门电路UlD型号为SN74R)8D。所述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及第五电阻R5均为温度系数相同的同型电阻。所述RC延时电路的延时时间为2πχ10-3±10% s。RC延时电路中的第五电阻阻值范围为I~50 ΚΩ。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可以不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包括脉冲正输入端(PULSE+)、脉冲负输入端(PULSE-)以及脉冲输出端(OUT),其特征在于:脉冲正输入端(PULSE+)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电路与比较电路同相输入端相连,脉冲负输入端I3ULSE-与零电位参考端相连;比较电路输出端分出两路,分别通过第四电阻(R4)和RC延时电路连接于与门电路的两路输入端,与门电路(UlD )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输出端(OU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阶低通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和第一电容(Cl),第一电阻(Rl) —端与脉冲正输入端(PULSE+)相连另一端与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相连,第一电容(Cl)一端与比较电路中的比较器(UlA)同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接地(GN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UlA)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直流电源相连,比较器(UlA)的接地端接地(GND)并通过一稳压二极管(Dl)与第二电阻(R2)相连,稳压二极管(Dl)阴极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抗干扰型脉冲间隔测量系统的输入电路,包括脉冲正输入端(PULSE+)、脉冲负输入端(PULSE?)以及脉冲输出端(OUT),其特征在于:脉冲正输入端(PULSE+)通过一阶低通滤波电路与比较电路同相输入端相连,脉冲负输入端PULSE?与零电位参考端相连;比较电路输出端分出两路,分别通过第四电阻(R4)和RC延时电路连接于与门电路的两路输入端,与门电路(U1D)的输出端作为脉冲输出端(OU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东石岩王茂林夏全国刘少伟孙朝江张露池宋军李本任张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二九四一部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