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它包括围成方形结构的侧墙(4)、安装于侧墙(4)四周的立柱(5)和安装于立柱(5)顶部的顶棚(6),它还包括粪池(1)、漏粪板(3)、排粪管(8)和猪床(2),在侧墙(4)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下方设置有粪池(1),粪池(1)上方盖有漏粪板(3),粪池(1)的底部与排粪管(8)连通,相邻两个粪池(1)之间填充有素土层(7),猪床(2)设置在素土层(7)上方,猪床(2)上方放置有喂料槽和喂水槽;粪池(1)底部为具有坡度的倒锥形结构,其坡度范围为10°~1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造价成本低;休息区与排便区分开设置,利于猪的成长;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它包括围成方形结构的侧墙(4)、安装于侧墙(4)四周的立柱(5)和安装于立柱(5)顶部的顶棚(6),它还包括粪池(1)、漏粪板(3)、排粪管(8)和猪床(2),在侧墙(4)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下方设置有粪池(1),粪池(1)上方盖有漏粪板(3),粪池(1)的底部与排粪管(8)连通,相邻两个粪池(1)之间填充有素土层(7),猪床(2)设置在素土层(7)上方,猪床(2)上方放置有喂料槽和喂水槽;粪池(1)底部为具有坡度的倒锥形结构,其坡度范围为10°~15°。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且造价成本低;休息区与排便区分开设置,利于猪的成长;使用寿命长。【专利说明】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物圈舍,特别是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
技术介绍
猪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等成分:是日常生活的主要副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对猪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猪舍为对猪得到较好的保护,普遍采用封闭式结构,此种结构的猪舍室内地面潮湿阴暗,虽然猪舍靠上会设定通透空间,但是生猪的生存空间空气流通较差,而且猪舍内部光线不足,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传统的猪舍,喂食、排便、休息均在同一区域,猪随意排便后,步进会使猪舍卫生受到污染,也会使养猪场臭气冲天,养殖人员需要进行人工清理粪便,清洗后,其臭味仍难以消除,这无疑给养殖人员带来许多痛苦,而且清洗猪舍会产生大量废水,猪场内部形成较大的污染,没有经过处理的地面容易潮湿,对猪的身体健康就较大危害,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对于猪瘟等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增加了难度。尽管有条件的猪场使用了粪尿分离机、换气扇、净化器等机电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还是没能给猪提供连续良好的内外环境,且设备越多成本越高。有些猪场为全开放式或少数有运动场的半封闭式结构,对猪的无规律排便,只有靠增加清粪次数和人工调教才能满足卫生要求。其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饲料浪费大,浪费可高达饲料总供应量的2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造价成本低、休息区与排便区分开设置和使用寿命长的猪舍的排粪结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它包括围成方形结构的侧墙、安装于侧墙四周的立柱和安装于立柱顶部的顶棚,它还包括粪池、漏粪板、排粪管和猪床,在侧墙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下方设置有粪池,粪池上方盖有漏粪板,粪池的底部与排粪管连通,相邻两个粪池之间填充有素土层,猪床设置在素土层上方。所述的粪池底部为具有坡度的倒锥形结构,其坡度为10°?15°。所述的漏粪板与猪床的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猪床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坡式结构,其坡度为2°?5。。所述的侧墙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爬梯。所述的爬梯的宽度为1.0m?L 2m。所述的喂料槽和喂水槽均匀分布于猪床的四周。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由侧墙、砼支承板和漏粪板组合形成猪舍,一般为方形结构,在侧墙顶部安装顶棚,其结构简单,其原材料为钢筋、水泥和混凝土等常见材料,而且价格不高,整个造价成本较低。2、猪舍内部设置有砼支承板和漏粪板,砼支承板所在区域作为母猪的休息区域,而漏粪板下方还设置有粪池,母猪所排粪便,直接漏进粪池,母猪的排便区域和休息区域分开,保证猪舍内部干燥卫生。3、侧墙和粪池墙体采用多孔砖堆砌而成,砼支承板用混凝土灌注,漏粪板用钢筋制成,经久耐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粪池,2-猪床,3-漏粪板,4-侧墙,5-立柱,6-顶棚,7-素土层,8-排粪管,9-爬梯,10-喂料槽,11-喂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它包括围成方形结构的侧墙4、安装于侧墙4四周的立柱5和安装于立柱5顶部的顶棚6,它还包括粪池1、漏粪板3、排粪管8和猪床2,在侧墙4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下方设置有粪池1,粪池I上方盖有漏粪板3,粪池I的底部与排粪管8连通,相邻两个粪池I之间填充有素土层7,猪床2设置在素土层7上方,猪床2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坡式结构,其坡度为2°?5°,猪床2的四周放置有至少一个喂料槽10和至少一个喂水槽11。进一步地,粪池I底部为具有坡度的倒锥形结构,其坡度10°?15°,便于猪所排粪便自动进入排粪管8,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地,漏粪板3与猪床2的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防止猪摔伤。进一步地,侧墙4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爬梯9,为了方便饲养人员搬运猪料,爬梯9的宽度为1.0m?1.2m。侧墙4和粪池I的内壁均为多孔砖堆砌而成,粪池I之间的空间内填充素土,并夯实,在素土上方浇灌IOcm厚的C25砼,形成猪床2,在粪池I上方盖设用钢筋制成的漏粪板3,粪池I的底部与用PVC管制成的排粪管8连通,PVC管使用寿命长。【权利要求】1.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它包括围成方形结构的侧墙(4)、安装于侧墙(4)四周的立柱(5)和安装于立柱(5)顶部的顶棚(6),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粪池(I)、漏粪板(3)、排粪管(8)和猪床(2),在侧墙(4)所围成的内部区域下方设置有粪池(1),粪池(I)上方盖有漏粪板(3),粪池(I)的底部与排粪管(8)连通,相邻两个粪池(I)之间填充有素土层(7),猪床(2)设置在素土层(7)上方,猪床(2)上方放置有至少一个喂料槽(10)和至少一个喂水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粪池(I)底部为具有坡度的倒锥形结构,其坡度为10°?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粪板(3)与猪床(2)的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猪床(2)为中间高四周低的坡式结构,其坡度为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墙(4)外侧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爬梯(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爬梯(9)的宽度为1.0m?1.2m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物圈舍的排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喂料槽(10)和喂水槽(11)均匀分布于猪床(2 )的四周。【文档编号】A01K1/01GK203590797SQ201320810938【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专利技术者】李学杰 申请人:李学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杰,
申请(专利权)人:李学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