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54008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02:50
一种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包括钢塑复合缠绕管、电子标识器、远程探测与读写装置、地下管道数据处理系统和附着在缠绕管外侧管体上的接地导体;缠绕管和电子标识器埋设于地下,探测读写装置在地面与电子标识器通信读取其信息并与数据处理系统通信将读取信息发送至该处理系统;电子标识器包括射频芯片和与芯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无源LC谐振电路,缠绕管包括螺旋缠绕在其塑胶管壁外侧的金属带,金属带外侧覆盖塑胶保护层;接地导体与缠绕管金属带相互绝缘、与谐振电路接地端电连接,金属带与谐振电路谐振电容一个电极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电子标识器可识别埋设深度浅带来的埋设钢塑复合缠绕管路径探测困难的缺陷,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易于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地下钢塑复合缠绕管管线路径进行识别的系统。
技术介绍
在市政管网中,对埋设于地下的钢塑复合缠绕管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对地下钢塑复合缠绕管的定位,传统方法是利用设置在地面的显著标识物与图纸相关参照物(管线点)进行对照来找寻管线路径。上述管线点包括露出地面的标记或埋入地下的导体,也包括各种球形(或碟形)电子标识器,由于市政管网通常埋设较深,在铺设市政管网管线时,通常将电子标识器作为管线点埋设在管道上方离地面较浅的可探测位置,以便采用定位装置探测该标识器以获得该管道的位置和其他信息。但是,由于城市发展建设带来的城市改造、城市道路建设、城市住房建设等诸多因素,常常会造成埋设较浅的电子标识器初始位置改变、或电子标识器损坏、丢失等,使得地下钢塑复合缠绕管管线路径的探测定位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寻找一种可深埋识别的电子标识器,解决现行城市改造等因素造成管线路径识别困难的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克服城市改造等因素造成地下管线路径识别困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包括钢塑复合缠绕管、电子标识器、远程探测与读写装置和地下管道数据处理系统;该钢塑复合缠绕管和电子标识器埋设于地下,该远程探测与读写装置在地面与该电子标识器通信读取该电子标识器的信息并与该地下管道数据处理系统通信将读取的电子标识器信息发送至该地下管道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电子标识器包括射频芯片和与该芯片有线或无线连接的无源LC谐振电路,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包括螺旋缠绕在其塑胶管壁外侧的金属带,该金属带外侧覆盖塑胶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该管道识别系统还包括附着在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外侧管体上的接地导体,该接地导体与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的金属带相互绝缘、与所述无源LC谐振电路的接地端电连接,该钢塑复合缠绕管金属带与所述无源LC谐振电路谐振电容的一个电极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的金属带竖直螺旋缠绕在该钢塑复合缠绕管塑胶管壁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的金属带横截面包括两斜边构成的波峰和设置在该两斜边下侧与该钢塑复合缠绕管塑胶管壁外侧平贴配合的短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板,该绝缘板与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的金属带之间的轴向凹槽适配并将所述接地导体固定在该钢塑复合缠绕管外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管道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导体附着在所述钢塑复合缠绕管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能欢杨春江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锦瀚智慧管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