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751 阅读:4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在管式反应器中加入磷酸,涡轮搅拌下通入氨气反应,得到多聚磷酸铵溶液;调节好收集盘中颗粒的下落速度,然后将多聚磷酸铵溶液喷涂到下落的颗粒上,经过滚筒内反向气流的冷却作用后,形成颗粒物,颗粒物从滚筒排出进入旋转的冷却器冷却;冷却后的颗粒物在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最后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低耗能、无污染、易操作的特点,制得的农用肥料颗粒品质优良、质地坚硬、含水量低、颗粒结构好并且保持了更多的多磷酸盐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生产对产品要求的提高,特别是肥料工业的发展,人们普遍要求生产大颗粒肥料(粒径4-8mm),大颗粒肥料由于粒度大、强度高而适于森林、草原飞播,超大颗粒尿素(粒径为8-12mm)可作为稻田的深层底肥,同时大颗粒肥料也很容易包装贮存和运输。现代农业对化学肥料的要求不仅是数量,而且要求适用性好。为满足用户要求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对基础肥料,如尿素、磷酸铵等,进行二次加工制成复混肥。复混肥的生产方法有料浆法、掺混法、熔体法、团粒法等。目前,我国使用的最多的复混肥生产方法是团粒法,有工艺流程长、能耗较高等缺点,因此,造粒工艺在今后的生产中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第3,153,574号美国专利中,Achorn等人提出了一种使用湿法磷酸和氨生产磷酸氢二铵的工艺,但是这种工艺需要预中和以及一个大的预中和罐。在第3,985,538号美国专利中,Hicks等人提出了一种生产颗粒状聚磷酸铵肥料的工艺,在一个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管式反应器中加入磷酸,涡轮搅拌下通入氨气反应,得到多聚磷酸铵溶液;(2)调节好收集盘中颗粒的下落速度,然后将多聚磷酸铵溶液喷涂到下落的颗粒上,经过滚筒内反向气流的冷却作用后,喷洒过的颗粒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并被固化,形成颗粒物,颗粒物从滚筒排出进入旋转的冷却器冷却;(3)冷却后的颗粒物在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粒径3.5‑4mm的颗粒物会被收集到缓冲漏斗中重新造粒,粒径7.5‑8mm的颗粒物则被压碎并返回筛选装置中,最后得到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管式反应器中加入磷酸,涡轮搅拌下通入氨气反应,得到多聚磷酸铵溶液;
(2)调节好收集盘中颗粒的下落速度,然后将多聚磷酸铵溶液喷涂到下落的颗粒上,经
过滚筒内反向气流的冷却作用后,喷洒过的颗粒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并被固化,形成颗粒物,
颗粒物从滚筒排出进入旋转的冷却器冷却;
(3)冷却后的颗粒物在筛选装置中进行筛选,粒径3.5-4mm的颗粒物会被收集到缓冲漏
斗中重新造粒,粒径7.5-8mm的颗粒物则被压碎并返回筛选装置中,最后得到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的磷酸的温度是200-2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的反应压力是0.27-0.32Mpa,反应温度是200-205℃,反应时间是20-2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聚磷酸铵农用肥料造粒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
的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苗志伟胡辰飞潘克静郑香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