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冷凝热交换管
,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适用于管外凝结强化换热而藉以体现节能。
技术介绍
已有技术中的凝凝器用的换热管结构通常在沿着管体的长度方向以螺旋状态构成于管体的外壁并且凸起于外壁表面的螺旋翅片的顶部切出既间隔又密集分布的凹槽(习惯称翅片顶部凹槽或翅顶凹槽),这种结构的文献公开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365635Y推荐的“传热管”、CN1092327C提供的“混合制冷剂用传热管”和CN111603793B介绍的“一种强化换热管”。并非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方案对于提高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换热管的管外换热面积同时增强换热面对流体扰动并且体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存在以下通弊:由于前述凹槽仅构成于螺旋翅片的顶部,因而换热面积的增加十分有限,尤其是这种结构的换热管的换热表面在强化换热的同时会使流体阻力显著增加。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425972A披露的“一种热交换管”将位于螺旋翅片顶部的凹槽延伸到螺旋翅片的两侧并且经相邻螺旋翅片之间的管体表面(专利称管基表面)过渡到相邻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包括管体(1)、由管体(1)上的材料沿管体(1)的半径方向延展并且在管体(1)的外表面绕管体(1)呈螺旋状态延伸而成的与管体(1)构成为一体的螺旋翅片(2)和沿着管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于螺旋翅片(2)上的翅片螺旋凹槽(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管体(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于所述螺旋翅片(2)上的既与所述翅片螺旋凹槽(3)交错又与翅片螺旋凹槽(3)相通的翅片周向凹槽(4),藉由翅片螺旋凹槽(3)以及翅片周向凹槽(4)而在所述螺旋翅片(2)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并且同时与翅片螺旋凹槽(3)以及翅片周向凹槽(4)相通的换热面扩展单元(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包括管体(1)、由管体(1)上的材料沿管体(1)的半径方向延展并且在管体(1)的外表面绕管体(1)呈螺旋状态延伸而成的与管体(1)构成为一体的螺旋翅片(2)和沿着管体(1)的长度方向开设于螺旋翅片(2)上的翅片螺旋凹槽(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管体(1)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于所述螺旋翅片(2)上的既与所述翅片螺旋凹槽(3)交错又与翅片螺旋凹槽(3)相通的翅片周向凹槽(4),藉由翅片螺旋凹槽(3)以及翅片周向凹槽(4)而在所述螺旋翅片(2)上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并且同时与翅片螺旋凹槽(3)以及翅片周向凹槽(4)相通的换热面扩展单元(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面扩展单元(21)由柱体(211)和锥体(212)构成,其中,锥体(212)位于柱体(211)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体(211)为四边形柱体,所述的锥体(212)为四棱锥体,并且高度为0.1-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用的高效换热管,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平,张国锋,景晓伟,金莉雯,吴继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萃隆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