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航仪的工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导航仪的道路主辅路的匹配方法包括:若当前车辆在一主路上,且在当前车辆前方的2Km内存在一通向该主路右侧的辅路的出口,则导航仪的CPU通过设于当前车辆后方的摄像头实时获取所述主路上的行车道图像,以判断当前车辆是否在所述主路的最右侧的行车道内;若当前车辆在所述主路的最右侧的行车道内,则在即将到达所述出口时,实时判断所述图像中的行车道线是否发生顺时针偏转,若所述行车道线发生顺时针偏转,则CPU判断当前车辆进入所述辅路;导航仪将当前行驶路径匹配至所述辅路上;若所述行车道线未发生顺时针偏转,则判断当前车辆仍在所述主路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201210112405.5,专利技术创造名称:导航仪根据车内气压变化进行道路匹配的工作方法,申请日:2012-4-17。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航仪的工作方法的
,具体是一种导航仪根据车内气压变化进行道路匹配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导航仪在电路匹配过程中,往往需要获取载体的高度信息进行道路匹配;尤其是针对城市高架道路,需通过高度信息来判断当前车辆在高架道路上,还是在高架下方的道路上。中国专利文献CN101666643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压测量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数据处理的高度计测装置。气压测定组件根据气压解算出气压高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接收机解算出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并判断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否中断和跳点,在不发生中断和跳点时,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修正气压高度;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未更新时,或卫星导航定位系统高度中断或跳点时,最终的高度值等于气压高度。中国专利文献CN101000244公开了一种高集成度MIMU/GPS/微磁罗盘/气压高度计组合导航系统,由MIMU子系统、GPS子系统、微磁罗盘子系统、气压高度计子系统和嵌入导航算法的组合导航计算机组成。组合导航计算机将MIMU子系统、GPS子系统、微磁罗盘子系统、气压高度计子系统输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融合,输出载体的位置、速度和姿态信息。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采用GPS信号计算高度,往往误差较大,因为民用GPS信号的精度一般较低,不能准确得出当前车辆的高度。另一方面,采用气压传感器检测车辆所在位置的气压,往往也不准确。车辆分别在静止、行驶时,作用于气压传感器上的压力差异较大,导致所测的结果差异也较大。在进行实时导航过程中,车辆一般处于不同的车速状态,在同样的气压条件下,气压传感器所测得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此外,气压传感器的输出还受温湿度条件的影响。因此如何获取准确的气压检测结果,以向导航仪提供准确的参考,是本领域的技术难题。现有的车辆,尤其是轿车的门窗密闭性较好,但这些车辆的控制板上设有进风口,与这些进风口相连的进气管路一般设于在车辆前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前侧的气压往往较高,且该气压随着车速加快而增大。这导致车内气压随车速发生相应变化。同样车速条件下,车辆位置的高低,也会影响车内气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准确性较高的导航仪根据车内气压变化进行道路匹配的工作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航仪的工作方法包括:当导航仪的CPU单元测得作为导航仪载体的车辆即将驶入一路段,该路段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时,CPU单元通过车窗检测及控制单元控制该车辆的所有车窗完全关闭,然后检测该车辆驶入该路段的过程中的车速和所述车辆室内气压的变化;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未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若所述车速变快,则CPU单元将当前的车内气压与预存在程序数据库中的车速与车内气压曲线进行比对,若当前车速下的车内气压比所述曲线中对应的气压值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若所述车速变慢,则CPU单元将当前的车内气压与预存在程序数据库中的车速与车内气压曲线进行比对,若当前车速下的车内气压比所述曲线中对应的气压值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与CPU单元相连的地图数据库中存储有各路段的属性,该属性包括相应的路段是否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的信息。 采用的所述曲线与当前车辆室内的温湿度参数相对应。作为优选的方案,采用的所述曲线同时还与当前车辆类型相对应,该车辆的车窗、车门密闭性能较好,即在车速为不高于80km/h时不漏风。所述车速与所述曲线同时是在将相应类型的所述车辆的所有车窗、车门完全关闭,且关闭车外空气循环功能和车内空调的条件下通过在水平路面上进行测量得出的,且测得的所述车速与所述曲线有多个,分别与不同的温湿度参数相对应。所述高架下行路段是指高架路段正下方或下方一侧的路段。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导航仪的道路匹配方法,主要用于解决在车辆开始进入城市高架道路时,判断车辆是否在高架道路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在车内气压变化过程中,结合车速变化对车内气压的影响,判断所述车辆当前是否在高架路段上;相对于现有技术,其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导航仪的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本实施例的导航仪包括:CPU单元、与该CPU单元相连的带触摸屏的地图生成及显示单元、与该CPU单元相连的语音输出单元、与该CPU单元相连的气压传感器、与该CPU单元相连的车速测量单元、与该CPU单元相连的GPS单元、与该CPU单元相连的程序数据库、与该CPU单元相连的温湿度传感器、以及与该CPU单元相连的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中存储有道路路径信息,道路路径信息包括各路段的属性,该属性包括相应的路段是否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的信息。车速测量单元包括:设于车辆轮毂上的多个磁感应脉冲计数器;所述CPU单元与该磁感应脉冲计数器相连,用于根据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计算车速。气压传感器包括:气压感应器和根据该气压感应器的输出计算海拔高度的处理器。该处理器与所述CPU单元相连。所述导航仪的道路匹配方法,其包括:当导航仪的CPU单元测得作为导航仪载体的车辆即将驶入一路段,该路段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时,CPU单元通过车窗检测及控制单元控制该车辆的所有车窗完全关闭,然后检测该车辆驶入该路段的过程中的车速和所述车辆室内气压的变化;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然后CPU单元将当前的导航路径匹配至该高架路段上;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未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然后CPU单元将当前的导航路径匹配至该高架下行路段上。若所述车速变快,则CPU单元将当前的车内气压与预存在程序数据库中的车速与车内气压曲线进行比对,若当前车速下的车内气压比所述曲线中对应的气压值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然后CPU单元将当前的导航路径匹配至该高架路段上;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然后CPU单元将当前的导航路径匹配至该高架下行路段上。若所述车速变慢,则CPU单元将当前的车内气压与预存在程序数据库中的车速与车内气压曲线进行比对,若当前车速下的车内气压比所述曲线中对应的气压值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然后CPU单元将当前的导航路径匹配至该高架路段上;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然后CPU单元将当前的导航路径匹配至该高架下行路段上。与CPU单元相连的地图数据库中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航仪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导航仪的CPU单元测得作为导航仪载体的车辆即将驶入一路段,该路段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时,CPU单元通过车窗检测及控制单元控制该车辆的所有车窗完全关闭,然后检测该车辆驶入该路段的过程中的车速和所述车辆室内气压的变化;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未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与CPU单元相连的地图数据库中存储有各路段的属性,该属性包括相应的路段是否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的信息;若所述车速变慢,则CPU单元将当前的车内气压与预存在程序数据库中的车速与车内气压曲线进行比对,若当前车速下的车内气压比所述曲线中对应的气压值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下行路段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航仪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导航仪的CPU单元测得作为导航仪载体的车辆即将驶入一路段,该路段包括上下平行的高架路段和高架下行路段时,CPU单元通过车窗检测及控制单元控制该车辆的所有车窗完全关闭,然后检测该车辆驶入该路段的过程中的车速和所述车辆室内气压的变化;
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变小,则判断所述车辆当前在高架路段上;
若所述车速无变化,而车内气压未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春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新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