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4004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模块、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以及QPSK解调模块,其中,所述QPSK调制模块对输入的二进制信号进行调制,所述QPSK解调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输出,所述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作为系统互连传输信道,连接QPSK调制模块和QPSK解调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和QPSK调制解调技术应用于微波频段的高速互连系统,输入的二进制信号经过QPSK调制,传输速率降为原来的1/2,再经基片集成波导互连传输,接收信号经过QPSK解调输出,恢复为二进制比特序列,从而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基片集成波导(SIW)、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解调和微波频段的高速互连
,具体是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所使用频段正在朝着高频微波毫米波发展。在这一频段上,传统的互连有着不可克服的缺点。首先,虽然传统互连线的频带覆盖了从直流到高频段很宽的频谱,但在高频段传输损耗会明显增加;其次,随着片上系统趋于小型化,多根互连线之间存在严重的耦合串扰问题;再次,严重的色散效应和辐射效应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因素会导致信号发生衰减和畸变,影响信号的完整性,进而制约了其在高速数据传输中的应用。因此,寻求一种高性能、易集成、体积小、成本低的高速互连结构一直是高速数据传输的研究热点。 基片集成波导(SIW)是由传统介质填充矩形波导演变而来的,其基本结构是由双面覆铜的介质基板和基板上两排平行的周期性金属通孔所构成。由于每排金属通孔的孔间距远远小于波长,因此由缝隙泄露的能量很小,相当于内部填充了介质的矩形波导。两排周期性金属通孔起到了电壁的作用,将产生的电磁能量中的绝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QPSK调制模块、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以及QPSK解调模块,其中,所述QPSK调制模块对输入的二进制信号进行调制,所述QPSK解调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输出,所述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作为系统互连传输信道,连接QPSK调制模块和QPSK解调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QPSK
调制模块、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以及QPSK解调模块,其中,所述QPSK调制模块
对输入的二进制信号进行调制,所述QPSK解调模块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输出,所述基
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作为系统互连传输信道,连接QPSK调制模块和QPSK解调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QPSK调制模块包括:串并转换单元、电平转换单元、第一级低通滤波
单元、上变频混频单元以及加法器单元,其中,所述串并转换单元将串行输入信号转换
为两路并行信号,其两路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两路电平转换单元,以将单极性二进制信号
转换为双极性信号,再连接至第一级低通滤波单元,以完成成形滤波,然后连接至上变
频混频单元,进行频率变换,最后连接至加法器单元,实现两路信号的合成;所述QPSK
调制模块对输入的二进制信号进行调制,通过提高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频带利用率,提
高系统数据传输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结构包括:输入激励结构、输出耦合结构,转换接头
结构以及基片集成波导结构,所述输入激励结构和输出耦合结构分别通过所述转换接头
结构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QPSK高速数据传输系统,其
特征在于,所述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包括介质基板以及内嵌于介质基板且沿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春沈利梅毛军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