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3571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属于分液器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分液器和压缩机,分液器包括进气管、上端盖、中筒体、下端盖和出气管,所述的分液器出气管过盈配合压入压缩机的气缸孔,第一法兰套装在出气管与压缩机外壳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将第一法兰与压缩机外壳和出气管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工方便、结构简洁等优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属于分液器连接结构
。包括分液器和压缩机,分液器包括进气管、上端盖、中筒体、下端盖和出气管,所述的分液器出气管过盈配合压入压缩机的气缸孔,第一法兰套装在出气管与压缩机外壳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将第一法兰与压缩机外壳和出气管连接。采用本技术具有加工方便、结构简洁等优点。【专利说明】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属于分液器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空调等制冷装置的冷却系统主要由顺次连接的贮液器、分液器和压缩机构成,结合图1,分液器主要由上端盖2a、中筒体3a和下端盖4a构成,安装过程中,上端盖2a处通过进气管Ia与贮液器接通,下端盖4a处通过出气管5a (也称为“贮液器弯管5a”)与压缩机气缸孔8a接通,进气管la、上端盖2a、中筒体3a、下端盖4a、出气管5a和气缸孔8a顺利连通后,仅在大部件如中筒体3a与上端盖2a、下端盖4a之间则采用炉钎焊密封,而进气管Ia与上端盖2a之间、下端盖4a与出气管5a之间均米用黄铜焊密封,出气管5a与气缸孔8a之间的焊接更为繁琐:由于气缸孔8a位于压缩机外壳9a内,焊接时,需先将锥形铜管6a(也称为“气缸连接管6a”)压入气缸孔8a内,用于过渡连接,火焰钎焊密实后,再在压缩机外壳9a处火焰焊接上铜管7a(也称为“外壳铜管7a”),最后将出气管5a置入锥形铜管6a,此时,由外而内依次为压缩机外壳9a、外壳铜管7a、气缸孔8a、气缸连接管6a和出气管5a,将压缩机外壳9a、外壳铜管7a、气缸连接管6a和贮液器弯管5a同时进行火焰钎焊,将贮液器、分液器和压缩机连为一个整体,上述连接结构存在的缺陷在于:(I)贮液器、进气管la、上端盖2a、中筒体3a、下端盖4a、出气管5a、压缩机外壳9a、气缸孔8a以及气缸连接管6a等各过渡管的连接处均需要进行多次焊接,尤其是:进气(铜)管与贮液器、出气(铜)管与压缩机甚至下端盖与出气管之间都需要进行添加过渡管进行辅助明火焊接,操作繁琐,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不利于生产。(2)由于各连接部位都是通过明火钎焊(黄铜焊、火焰钎焊)焊接而成的,焊接过程中分液器的受热时间长,分液器出气管、进气管以及中筒体内都会产生大量的氧化皮,杂质也随之增多,增加了分液通道中的阻力,加剧了分液的不均性。(3)采用现有技术成型的冷却系统,每个分液器仅能适用于一种型号规格的贮液器和压缩机,因而通配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连接复杂、分液不匀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结构简洁的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冷却系统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包括分液器和压缩机,分液器包括进气管、上端盖、中筒体、下端盖和出气管,所述的分液器出气管过盈配合压入压缩机的气缸孔,第一法兰套装在出气管与压缩机外壳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将第一法兰与压缩机外壳和出气管连接。为实现更好的使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的过盈配合是指出气管进行精密整形加工,其外径控制在与气缸孔内径相差0.005-0.0lmm,以配合过盈安装。较优的,出气管的外径较气缸孔的内径大0.01-0.005mm,直接将出气管挤压入气缸孔内,加压可采用液压、冲压等机械方式进行。所述的焊接采用电阻焊或炉钎焊的非明火方式。较优的,可先将第一法兰与出气管通过炉钎焊一体焊接,再将第一法兰与压缩机外壳采用电阻焊焊接。所述的出气管与下端盖之间通过第二法兰连接,第二法兰与出气管、下端盖之间采用电阻焊或炉钎焊方式连接。较优的,第二法兰和第一法兰一起采用炉钎焊与出气管焊接连接,可以一次成型,节约工序,而第二法兰与下端盖之间则采用电阻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得的冷却系统中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其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I)出气管与下端盖、出气管与压缩机的气缸孔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第一法兰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气缸孔,零部件表面光洁度较高,避免了过渡管的使用,在确保密封连接效果的同时,还减少了加工工序、过渡管件的成本投入。(2)第一法兰、第二法兰与出气管之间均采用炉钎焊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一体式焊接方式可以极大地加快加工效率,而第一法兰与压缩机外壳、第二法兰与下端盖之间均采用电阻焊,由于采用的炉钎焊和电阻焊均为非明火焊接方式,非明火焊接方式可以避免在中筒体、下端盖、出气管等分液管道内形成氧化皮,确保分液通道顺畅流通,有利于分液器内气液混合均勻。(3)本技术所采用的连接结构中,过渡管件少、焊接工序少,对管道和压缩机损伤均较少,其采用的法兰连接方式可以快速、方便的更换,就可以实现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和贮液器的更换,因而应用较为灵活,既可满足不同加工场合的使用需求,又提高了分液器等零部件的使用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冷却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冷却系统的第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冷却系统的第二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进气管;2、上端盖;3、中筒体;4、下端盖;5、出气管;6、第一法兰;7、第二法兰;8、气缸孔;9、压缩机外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冷却系统中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结合图2,包括贮液器、分液器和压缩机,分液器包括进气管1、上端盖2、中筒体3、下端盖4和出气管5,分液器出气管5以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压缩机的气缸孔8,第一法兰6套装在出气管5与压缩机外壳9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将第一法兰6与压缩机外壳9和出气管5连接。其中,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出气管5的外径为气缸孔8的内径上下浮动0.005mm (即:若气缸孔8内径为20mm,则出气管5应精密整形加工,使出气管5朝向气缸孔8的端部的外径控制在20±0.005mm,以配合过盈安装),直接通过液压装置将出气管5挤压入气缸孔8内;焊接采用非明火方式:先将第一法兰6与出气管5通过炉钎焊一体焊接,再将第一法兰6与压缩机外壳9采用电阻焊焊接。采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仅针对现有技术中加工最为繁琐的出气管5与气缸孔8之间的连接关系,第一法兰6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压入气缸孔8,零部件表面光洁度较高,避免了过渡管的使用,在确保密封连接效果的同时,还减少了加工工序、过渡管件的成本投入,第一法兰6套装于压缩机外壳9与出气管5之间,也可以起到定位、支撑的作用;同时,各部件焊接时采用的炉钎焊或电阻焊均属于非明火方式,避免在出气管5、气缸孔8等分液管道内形成氧化皮,确保分液通道顺畅流通,有利于分液器内气液混合均匀;法兰方式的连接结构可实现快速、方便的更换,一个分液器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压缩机和贮液器,因而应用较为灵活,既可满足不同加工场合的使用需求,又提高了分液器等零部件的使用效率。实施例2本实施例冷却系统中分液器与压缩机的连接结构,结合图3,包括贮液器、分液器和压缩机,分液器包括进气管1、上端盖2、中筒体3、下端盖4和出气管5,分液器出气管5的一端以过盈配合方式压入压缩机的气缸孔8,第一法兰6套装在出气管5与压缩机外壳9之间,采用焊接方式将第一法兰6与压缩机外壳9和出气管5连接;出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到下端盖4,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新高轮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