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479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属管道修复工具技术领域,由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由上半壳、下半壳、定位螺栓、封堵螺栓组成,其上半壳和下半壳是截面为半圆形且等直径的钢壳,上半壳底部边缘的导轨与下半壳的顶部边缘的滑道组合形成插装式轨道,并由固定销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插装方式,安装方便快捷;无焊接及动火作业,施工安全可靠,应用于各种钢制管道在局部受损情况下的修复和补强,可修复的管道局部损伤包括内外壁腐蚀、局部裂纹、径向凹陷、外壁刮痕等,可在不停输、带压条件下快速修复受损管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属管道修复工具
,由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由上半壳、下半壳、定位螺栓、封堵螺栓组成,其上半壳和下半壳是截面为半圆形且等直径的钢壳,上半壳底部边缘的导轨与下半壳的顶部边缘的滑道组合形成插装式轨道,并由固定销固定。本技术采用插装方式,安装方便快捷;无焊接及动火作业,施工安全可靠,应用于各种钢制管道在局部受损情况下的修复和补强,可修复的管道局部损伤包括内外壁腐蚀、局部裂纹、径向凹陷、外壁刮痕等,可在不停输、带压条件下快速修复受损管道。【专利说明】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属管道修复工具
,特别涉及局部受损钢制管道的带压、快速修复与补强,具体为轨道插装式钢制套筒夹注环氧树脂的管道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损伤管道补强修复技术是保证油气管道完整性和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目前,对腐蚀、裂纹、凹陷、刮痕等局部受损钢制管道可采用堆焊、塞焊、打补丁、打套袖、套筒、夹具、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缠绕等方法进行临时性或永久性修复。其中套筒/夹具注环氧修复方法因其机械强度高、结构完整性好、防腐耐久性强等优点,在管道补强技术中发展迅速。专利93104501.0公开了一种修复管道局部损坏的方法,将两个圆筒形半壳焊接在一起,在管道损坏部分的周围形成一个圆筒形包壳,从而产生一个内部空间,将密封件压向包壳的圆环形凸缘,将该内部空间密封,并以高压将树脂注入该内部空间。该方法将两个半壳焊接形成套筒安装在管道上,需要进行现场动火作业,对于在用管道尤其是油气管道安全风险巨大,应用受限。专利96197680.2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保护、修复或更新的模块式套筒,将聚合的液态材料、例如聚氨酯树脂或环氧树脂注入其中,确保对套筒所覆盖的管道部位进行保护或堵漏,若干相同的模件组装构成注射模,每个模件由一个中间部分进行连接的一个阳部分和一个阴部分,一个模件的阳部分适合于嵌装到相邻模件的阴部分中。该方法将多个模件组装成套筒,可灵活用于各种管道规格,但是现场组装工作量大,组装时模件间易存在缝隙而导致树脂溢漏。专利200620003977.X公开了一种注环氧树脂方法修复管道的夹具,由两个钢壳及密封件、压板和定位块所组成,两个钢壳相对的外边缘有直法兰,上部钢壳顶部有排气孔,上部钢壳两端有定位螺钉,下部钢壳底部有注入口,在钢壳的两端分别有环形密封件和环形压板,可在不停输情况下,对钢管缺陷部位进行修复。该夹具的两个半壳通过直法兰和螺栓固定,螺栓的连接方式存在腐蚀和松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焊接式、模块式、螺栓连接式等套筒夹注环氧树脂管道修复方法所存在的动火安全、安装复杂、螺栓失效等问题,提供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实现腐蚀、裂纹、凹陷、刮痕等损伤管道的带压不停输快速修复和补强,以降低施工作业风险、简化安装操作流程、提高修复结构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由上半壳、下半壳、定位螺栓、封堵螺栓组成,定位螺栓有四个、并对称分布在上半壳和下半壳的两端,上半壳和下半壳是截面为半圆形且等直径的钢壳,上半壳底部边缘的导轨与下半壳的顶部边缘的滑道组合形成插装式轨道,并由固定销固定;下半壳的底部设有供环氧树脂注入的注浆孔,上半壳的顶部设有三个供空气排出的排气孔,封堵螺栓密封装配在排气孔和注浆孔上。滑道与下半壳连接处有加强筋板,导轨和滑道的间隙由密封胶封堵。上半壳的两端安装有环形的第一半周堵板,下半壳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半周堵板,第一半周堵板和第二半周堵板内侧有密封圈。上半壳与下半壳内壁设有导流槽,导流槽深度不超过半壳壁厚的15%。本技术应用于各种钢制管道在局部受损情况下的修复和补强,可修复的管道局部损伤包括内外壁腐蚀、局部裂纹、径向凹陷、外壁刮痕等,可在不停输、带压条件下快速修复受损管道。套筒采用插装方式,安装方便快捷;无焊接及动火作业,施工安全可靠;插装结构径向承载能力优良,提高修复结构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整体结构密封性能良好,克服环氧树脂注入溢漏的问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环向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纵向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由图1、2可知:本修复套筒由上半壳1、下半壳2、定位螺栓10、固定销12、封堵螺栓16组成。上半壳I和下半壳2是截面为半圆形且等直径的钢壳,其钢壳的长度是其直径的1.5^3倍;上半壳I底部边缘的导轨7和下半壳2顶部边缘的滑道8组合形成插装式轨道,上半壳I的两端各有I个环形的第一半周堵板3,下半壳2的两端各有I个环形的第二半周堵板4 ;上、下半壳插装成为套筒包覆管道,套筒与管道间形成环形空间;上半壳I和下半壳2的两端分别对称分布有4个定位螺栓10,用于调整套筒与管道间的距离。`导轨7的两端开有连接孔13,滑道8的两端开有连接孔14,孔内安装固定销11 ;滑道8与下半壳2连接处有加强筋板9 ;导轨7和滑道8的间隙由密封胶12封堵,第一半周堵板3和第二半周堵板4内侧有密封圈,防止注入环氧树脂溢出。上半壳I与下半壳2内壁设有导流槽15,保证环氧树脂平稳注入和防止产生气泡;环氧树脂由下半壳2底部的注浆孔6注入,套筒与管道环形空间内的空气由上半壳I顶部的3个排气孔5排出;环氧树脂注满后排气孔5和注浆孔6由封堵螺栓16密封;环氧树脂固化后,套筒与管道固结为一体实现修复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由上半壳(I)、下半壳(2)、定位螺栓(10)、封堵螺栓(16)组成,定位螺栓(10)有四个、并对称分布在上半壳(I)和下半壳(2)的两端,其特征是:上半壳(I)和下半壳(2)是截面为半圆形且等直径的钢壳,上半壳(I)底部边缘的导轨(7)与下半壳(2)的顶部边缘的滑道(8)组合形成插装式轨道,并由固定销(11)固定;下半壳(2)的底部设有供环氧树脂注入的注浆孔(6),上半壳(I)的顶部设有三个供空气排出的排气孔(5),封堵螺栓(16)密封装配在排气孔(5)和注浆孔(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其特征是:滑道(8)与下半壳(2)连接处有加强筋板(9),导轨(7)和滑道(8)的间隙由密封胶(12)封堵。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其特征是:上半壳(I)的两端安装有环形的第一半周堵板(3),下半壳(2)的两端各有一个环形的第二半周堵板(4),第一半周堵板(3)和第二半周堵板(4)内侧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插装式管道修复套筒,其特征是:上半壳(I)与下半壳(2)内壁设有导流槽(15),导流槽(15)深度不超过半壳壁厚的15%。【文档编号】F16L55/18GK203585707SQ201320522482【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6日 【专利技术者】王晓霖, 王勇, 帅健, 冯庆东, 龚金海, 阮宗琳, 高继峰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霖王勇帅健冯庆东龚金海阮宗琳高继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