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及塔式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141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及塔式起重机。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上支座和司机室平台,前述上支座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一对耳板,前述一对耳板的顶部均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前述司机室平台包括能够被前述一对耳板夹持的立柱,前述立柱的顶部两侧具有能够容纳在前述凹槽中的连接销轴。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立柱上的连接销轴和一对耳板上的凹槽之间的配合,司机室平台和司机室构成的整体相当于悬挂在上支座的一端,从而实现了上支座和司机室平台之间的快速连接。(*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及塔式起重机。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上支座和司机室平台,前述上支座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一对耳板,前述一对耳板的顶部均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前述司机室平台包括能够被前述一对耳板夹持的立柱,前述立柱的顶部两侧具有能够容纳在前述凹槽中的连接销轴。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立柱上的连接销轴和一对耳板上的凹槽之间的配合,司机室平台和司机室构成的整体相当于悬挂在上支座的一端,从而实现了上支座和司机室平台之间的快速连接。【专利说明】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及塔式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及塔式起重机。
技术介绍
对于塔式起重机而言,由于不方便在空中进行司机室平台与上支座之间的连接,所以立塔时,通常在地面上先将司机室装在司机室平台上,再将司机室平台连在上支座上,然后整体起吊。这样整体起吊上支座、司机室及司机室平台,不仅起吊重量大,吊装困难,同时容易造成吊装时偏心,吊装不稳,易倾翻。在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中,上支座100需要与司机室平台200连接在一起,司机室平台200上已经安装了司机室300,连接时,司机室平台200的耳板210与上支座100的耳板通过上下两个销轴220连接起来。这种连接结构基本上很难在空中进行连接,仍然只能在地面上将司机室平台与上支座连接,然后整体起吊,还是容易出现前述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及塔式起重机,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可以在空中实现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之间的连接,避免了在地面连接后整体起吊导致的诸多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包括上支座和司机室平台,前述上支座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一对耳板,前述一对耳板的顶部均具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前述司机室平台包括能够被前述一对耳板夹持的立柱,前述立柱的顶部两侧具有能够容纳在前述凹槽中的连接销轴。进一步地,前述上支座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前述第一定位机构用于前述司机室平台和前述上支座连接时确定前述立柱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的位置。进一步地,前述第一定位机构为连接前述一对耳板的第一定位挡板。进一步地,前述一对耳板均具有供定位销轴插入的销轴孔,前述立柱具有第二定位结构,前述定位销轴用于前述司机室平台和前述上支座连接时配合前述第二定位结构以防止前述连接销轴从前述凹槽中向上脱出。进一步地,前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前述立柱远离前述上支座方向一侧的第二定位挡板。进一步地,前述第二定位结构为设置在前述立柱远离前述上支座方向一侧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前述定位销轴的两端还具有用于防止前述定位销轴窜动的开口销。进一步地,前述司机室平台还包括用于支撑连接前述立柱的加强件。进一步地,前述司机室平台上装有司机室。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塔式起重机,包括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前述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为根据前述第一个方面中任一项前述的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立柱上的连接销轴和一对耳板上的凹槽之间的配合,司机室平台和司机室构成的整体相当于悬挂在上支座的一端,从而实现了上支座和司机室平台之间的快速连接。【专利附图】【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中司机室平台与上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司机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B向观察时的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7中沿C向观察时的视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明确限定或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支座10包括一对耳板11,这一对耳板11相互平行且间隔一定的距离设置。由于图3为上支座的正视图,故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个耳板11,下面仅描述其中一个耳板11的结构,另一个耳板11的结构与之完全相同。在耳板1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凹槽12,其开口向上,以便容纳下面将要描述的连接销轴。耳板11上还设置有销轴孔13,其可以供下面将要描述的定位销轴插入,以便实现司机室平台在一个方向上的定位功能。参见图3,在一对耳板11之间设置了第一定位挡板14,即第一定位挡板14连接一对耳板11,以便实现司机室平台在另一个方向上的定位功能。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司机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B向观察时的视图。如图4所示,司机室平台20的主体部分上安装有司机室30。司机室平台20设置有立柱21和加强件22,其中加强件22可以用于支撑连接立柱21,以提高立柱21的稳定性。结合图4和图5,在立柱2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销轴23和定位柱24。其中,立柱21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上支座10的一对耳板11之间的间隔,从而立柱21能够被一对耳板11夹持。连接销轴23从立柱21的左右两侧突出,定位柱24从立柱21的靠近司机室的一侧表面突出。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司机室平台和上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I部分的放大图,图8是图7中沿C向观察时的视图。结合图6至图8,在立塔时,先将上支座10吊装,将上支座10装好。然后在地面上将司机室30装在司机室平台20上,再将司机室平台20和司机室30的整体起吊到合适位置,此时,可以在空中进行上支座10和司机室平台20之间的快速连接。连接时,司机室平台10上的立柱21夹持在上支座10的一对耳板11之间,并且,立柱21顶部的连接销轴23从上方进入一对耳板11顶部的凹槽12,并容纳于其中。这样,通过立柱21上的连接销轴23和一对耳板11上的凹槽12之间的配合,司机室平台20和司机室30构成的整体相当于悬挂在上支座10的一端,从而实现了上支座10和司机室平台20之间的快速连接。即使司机室平台20和司机室30构成的整体由于重心的缘故,可能在悬挂之后会向着靠近上支座10的方向即顺时针方向倾斜,但当立柱21和上支座10的某部分接触后,司机室平台20和司机室30的位置就可以确定。因此,如果适当调节耳板11的尺寸,即使不依靠其他定位方式,也可以确定司机室平台20和司机室30在悬挂之后的合适位置。然而,为了根据迅速且准确地确定司机室平台20和司机室30在悬挂之后的合适位置,也即立柱21在连接之后的位置,可以利用上支座10上的第一定位挡板14,如果连接后立柱21向着靠近上支座10的方向倾斜,立柱21会抵靠着第一定位挡板14,从而确定立柱21在靠近上支座10方向上的位置,即立柱21在顺时针旋转方向上的位置。除了第一定位挡板14之外,还可以采用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苗苗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