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舱口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40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轻型舱口盖,包括舱口盖和移动轨道,其特征是:所述的舱口盖包括彩钢瓦、横梁、纵梁、立柱、吊耳、锁孔、行走轮、剪刀撑、紧固孔和挡轮,所述的移动轨道包括轨道挡板、防汛钩、流水孔和锁孔,所述的横梁设置为弧形,与纵梁、剪刀撑相互连接,横梁与纵梁上设置有彩钢瓦,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横梁的两端,所述的吊耳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锁孔、行走轮、紧固孔均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的挡轮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所述的轨道挡板与防汛钩对称设置在移动轨道两端,所述的流水孔及锁孔设置在移动轨道上。由于采用多个大小不同的舱口盖在移动轨道上首尾连接,提高了舱口盖的密封性及防雨防风的性能。质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布了一种轻型舱口盖,包括舱口盖和移动轨道,其特征是:所述的舱口盖包括彩钢瓦、横梁、纵梁、立柱、吊耳、锁孔、行走轮、剪刀撑、紧固孔和挡轮,所述的移动轨道包括轨道挡板、防汛钩、流水孔和锁孔,所述的横梁设置为弧形,与纵梁、剪刀撑相互连接,横梁与纵梁上设置有彩钢瓦,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横梁的两端,所述的吊耳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锁孔、行走轮、紧固孔均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的挡轮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所述的轨道挡板与防汛钩对称设置在移动轨道两端,所述的流水孔及锁孔设置在移动轨道上。由于采用多个大小不同的舱口盖在移动轨道上首尾连接,提高了舱口盖的密封性及防雨防风的性能。质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专利说明】一种轻型舱口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舱口盖,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型舱口盖。
技术介绍
目前,当货物运输采用轮船海运的运输方式时,为避免货物的受潮、受污染、丢失等现象,通常在货船上设置舱口盖,现有的舱口盖大多是采用三角架搭帆布的方式搭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还存在着密封性不高,防风、风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舱口盖密封性不高、安装劳动强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轻型舱口盖,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提高了舱口盖的安装工作效率及防风、防雨、防尘的能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型舱口盖,包括舱口盖和移动轨道,所述的舱口盖包括彩钢瓦、横梁、纵梁、立柱、吊耳、锁孔、行走轮、剪刀撑、紧固孔和挡轮,所述的移动轨道包括轨道挡板、防汛钩、流水孔和锁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设置为弧形,与纵梁、剪刀撑相互连接,横梁与纵梁上设置有彩钢瓦,提高了舱口盖骨架的稳固度,进而提高了舱口盖的强度,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横梁的两端,所述的吊耳设置在横梁上,便于舱口盖的移运及安装,所述的锁孔、行走轮、紧固孔均设置在立柱上,便于舱口盖在不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所述的挡轮设置在立柱的一侦牝避免舱口盖在长时间工作状态发生的啃轨现象,延长了移动轨道的使用寿命,所述的轨道挡板与防汛钩对称设置在移动轨道两端,轨道挡板防止舱口盖滑出移动轨道,防汛钩与锁孔连接,提高了舱口盖在风浪中的稳固度,所述的流水孔及锁孔设置在移动轨道上,流水孔能够及时排走从舱口盖落下的雨水,锁孔能够将工作状态的舱口盖固定,既避免船舱内货物的丢失,又提高了舱口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雨水、粉尘等杂质进入船舱,提高了环保性能。所述的舱口盖由5-10个大小不同的舱口盖首尾连接而成。所述的每个舱口盖上的挡轮数量为4-8个。所述的每条移动轨道上的流水孔,其数量为6-10个。有益效果:由于采用多个大小不同的舱口盖在移动轨道上首尾连接,提高了舱口盖的密封性及防雨防风的性能,质量轻,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移动轨道上的锁孔能够将工作状态的舱口盖固定,既避免船舱内货物的丢失,又提高了舱口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雨水、粉尘等杂质进入船舱,环保性能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 例,对本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舱口盖构造示意图。图2为图1的骨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轨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舱口盖与移动轨道的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意锁孔结构。图6为本技术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彩钢瓦、2.横梁、3.纵梁、4.立柱、5.吊耳、6.锁孔、7.行走轮、8.剪刀撑、9.紧固孔、10.移动轨道、11.轨道挡板、12.防汛钩、13.流水孔、14.挡轮、15.锁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轻型舱口盖,包括舱口盖和移动轨道10,所述的舱口盖由7个大小不同的舱口盖首尾连接而成,所述的舱口盖包括彩钢瓦1、横梁2、纵梁3、立柱4、吊耳5、锁孔6、行走轮7、剪刀撑8、紧固孔9和挡轮14,所述的移动轨道10包括轨道挡板11、防汛钩12、流水孔13和锁孔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设置为弧形,与纵梁3、剪刀撑8相互连接,横梁2与纵梁3上设置有彩钢瓦1,提高了舱口盖骨架的稳固度,进而提高了舱口盖的强度,所述的立柱4设置在横梁2的两端,所述的吊耳5设置在横梁2上,便于舱口盖的移运及安装,所述的锁孔6、行走轮7、紧固孔9均设置在立柱4上,便于舱口盖在不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所述的挡轮14设置在立柱4的一侧,每个舱口盖上的挡轮数量为6个,避免舱口盖在长时间使用发生的啃轨现象,延长了移动轨道10的使用寿命,所述的轨道挡板11与防汛钩12对称设置在移动轨道10两端,轨道挡板11防止舱口盖滑出移动轨道10,防汛钩12与锁孔6连接,提高了舱口盖在风浪中的稳固度,所述的流水孔13及锁孔15设置在移动轨道10上,每条移动轨道10上的流水孔13为8个,流水孔13能够及时排走从舱口盖落下的雨水,锁孔15能够将工作状态的舱口盖固定,既避免船舱内货物的丢失,又提高了舱口盖之间的密封性,防止雨水、粉尘等杂质进入船舱,提高了环保性能。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舱口盖,包括舱口盖和移动轨道,其特征是:所述的舱口盖包括彩钢瓦、横梁、纵梁、立柱、吊耳、锁孔、行走轮、剪刀撑、紧固孔和挡轮,所述的移动轨道包括轨道挡板、防汛钩、流水孔和锁孔,所述的横梁设置为弧形,与纵梁、剪刀撑相互连接,横梁与纵梁上设置有彩钢瓦,所述的立柱设置在横梁的两端,所述的吊耳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锁孔、行走轮、紧固孔均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的挡轮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所述的轨道挡板与防汛钩对称设置在移动轨道两端,所述的流水孔及锁孔设置在移动轨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口盖由5-10个大小不同的舱口盖首尾连接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舱口盖上的挡轮数量为4-8 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舱口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条移动轨道上的流水孔,其数量为6-10个。【文档编号】B63B19/14GK203581321SQ201320750711【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专利技术者】汪学森 申请人:芜湖新远船业修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学森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新远船业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